李敏
摘 要: 無論課堂經歷怎樣的變革,目的都是提高課堂效率,制約課堂效率提高的因素有多種,學生不認真聽講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本文從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入手,從“提高認識”、“明確要求”、“ 強化訓練”、“ 及時評價”、“ 聽說結合”這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訓練,以期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逐步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并使之成為習慣,讓學生終身受益。
關鍵詞: 傾聽 課堂效率 提高途徑
回顧我們的課堂改革之路,無論是單一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授課方式,還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新型教育方式,都不能忽視對學生傾聽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反而其重要性尤為突出。不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就無法獲取知識;不注意傾聽同學的發言,就無法發表自己的見解,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可見,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何其重要。傾聽作為獲取信息不可或缺的能力,作為課堂效率提高的法寶,已愈來愈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以下僅僅是我的一些拙見。
一、提高認識——理解傾聽的重要性
對學生來說,聽是多簡單的事情,剛出生的正常兒童都會,但會聽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我必須先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讓他們明白傾聽的重要性。我一般不會直接講道理,這樣太空洞了,往往會給學生講一些笑話,讓學生在笑中理解、感悟。如這樣一個笑話:兩個耳背的人都不愿意承認自己耳背。一天兩人碰到一塊,一個扛了根釣魚竿。沒扛魚竿的就問:“怎么著,去釣魚啊?”那位回答:“不是,我釣魚去。”這位恍然大悟:“咳,我還以為你是去釣魚呢。”學生聽后,往往都會哈哈大笑。我趁勢引導:你們看,兩人一直在釣魚這倆字上打轉,雖然誰也沒聽見對方在說什么,但都認為說到了點子上,什么原因啊?就是兩人都怕別人知道自己耳朵背,根本沒有認真聽,結果鬧了笑話。通過這樣的笑話,我不失時機地加以教育引導,學生對傾聽重要性的認識就更深了。
二、明確要求——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傾聽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逐步調整戰略,細心培養,假以時日,一定有明顯成效。
1.用眼睛傾聽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與眼神的交匯,聽者和說者都能感受到思維的碰撞。因此,我在講課時,要求學生停下手上所有動作,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神情專一,這樣我就能判斷學生是否認真傾聽。而當聽同學發言時,我則要求學生眼睛看著發言的同學,用微笑、點頭表示贊同,或者用懷疑的目光表示有疑問。我時刻提醒學生:課堂上,每一個人都是課堂的主人,不能以旁觀者的態度自居,你有責任和義務好好聽,你也有權利反駁同學的觀點,千萬不要只顧看“熱鬧”。
2.用肢體傾聽
肢體是一種很好的無聲語言,不同的肢體姿勢會暴露人物的心理。因此,我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將眼睛和肢體協調配合好,眼睛看著哪個方向,肢體就面向哪個方向,讓說話的人都能感受到你在認真傾聽,同時避免學生因為座位遠近等問題無視說話者,將自己置于旁觀者地步。比如:第一排的孩子面對的是老師,可他們發言時,后面的同學看不到他們的眼神,聽不清他們的說話聲,不利于后面學生傾聽與思考,因此,我要求第一排孩子發言時,轉過身子面向后面的同學,后面的同學無論是中間的,還是兩邊的,都不約而同地用身子面向發言者,認真傾聽他的發言。反之,如果是后排的同學發言,我則要求前排同學轉過身子,同樣面對著發言者。用肢體傾聽,發言者會感受到傾聽者的尊重與信任,從而充滿無限的自信;而傾聽者,通過自己的肢體,可以更好地認真傾聽,進行準確的思維或判斷,便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3.學會復述
復述是一種很好的傾聽習慣訓練方法,經常讓學生站起來復述老師的話或同學的發言,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傾聽意識,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久而久之便會形成習慣。同時,讓學生復述他人的發言,學生會逐步學會從機械復述到理解記憶,可謂一舉兩得。
三、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耐心傾聽的習慣
學生學會傾聽,但有時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聽到別的同學說錯時,全然不顧發言者的心情,急切地搶說:“老師,不對不對,我來說,我來說……”那陣式簡直跟炸開了鍋沒兩樣,這些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表達自己,而沒有傾聽別人的發言。因此,我引導學生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真耐心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哪怕回答錯誤。這不僅是對發言者的尊重,還是對自己耐心的考驗,更有利于培養自己認真傾聽、仔細分析、全盤思考的習慣。只有當同學發言完后,你才可以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及時評價——激發學生傾聽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面對學生的傾聽,要不失時機地加以點評,一句夸獎、一個贊揚、一絲微笑,或者一片掌聲,都是對學生最好的褒獎與鼓勵,有利于調動學生傾聽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傾聽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但切忌評價過于頻繁,這樣反而讓學生覺得不足為奇。
五、聽說結合——促進學生傾聽的可持續發展
聽和說是密不可分的,聽的目的是說,有了專注的聽,才會有準確的說。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將聽與說結合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傾聽的好習慣。例如:學生發言后,我會及時請其他同學進行點評、補充。學生朗讀后,及時請學生評價。把聽與說有機結合起來,賦予傾聽任務,傾聽將更積極、更有目的性。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傾聽習慣,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總之,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導和訓練。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而好習慣受用一生,但愿我們的良苦用心能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讓學生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