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丹
摘 要: 作者以自身的幼師教學工作經驗為基礎,對幼兒大班國畫教學中的范畫運用予以研究,探究其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有所收獲。
關鍵詞: 幼兒教育 國畫教學 范畫運用 改革措施
中國文化悠久深遠,中國畫作為我國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審美特性,被廣泛運用于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幼兒大班學前國畫教學就是重要一環。通過對傳統國畫藝術的學習與臨摹借鑒,幼兒從小受到很好的藝術情操熏陶和審美情趣培養,而在此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對于范畫的合理運用對教學效果有極為關鍵的作用。
一、“范畫運用”基本概述
1.“范畫”。所謂“范畫”,通俗而言就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的提前畫好的(或照好的)范例圖畫,以此作為教學內容指引學生參考。對于幼兒園大班國畫教學而言,其使用的“范畫”即是幼師收集并展示的國畫成品,這些作品既可以是聲名遠揚的名家名作,又可以是同齡幼兒園學生的優秀之作,畢竟教學中對范畫的選擇并不在于它的藝術水平,只側重其對幼兒園學生的引導與參考借鑒價值。
2.“范畫”的運用對幼兒大班國畫教學的意義。(1)激發幼兒學習國畫的興趣:優秀的范例國畫作品在繪畫內容與繪畫技藝上都有很高的水平,往往讓人看后賞心悅目。幼兒天生對周邊事物充滿好奇,這些形象生動鮮明的國畫范畫能夠很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發其學習與臨摹國畫的興趣,提高幼兒大班國畫教學效率。(2)充實完善幼兒事物認知水平:繪畫的基礎在于對事物特征的認知與了解,而幼兒在這方面較缺乏,教師通過對良好、生動形象范畫的展示與引導,啟發幼兒認真思考,熟悉相關事物的結構特征,提高認知水平。(3)培養幼兒的審美水平:人類的審美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的,幼兒時期更關鍵。而在幼兒教師指導大班學生學習國畫的過程中,對于極富藝術感染力范畫的應用可以指導幼兒發現并感受畫作中蘊含的美感與色彩,逐步形成良好的審美感知。
二、現行幼兒大班國畫教學中“范畫”運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國幼兒大班國畫教學普遍采用“范畫借鑒、臨摹為主”的教學模式,重視對經典名作筆墨技巧與視覺習慣的模仿,這是傳承與借鑒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程序,但其在范畫的應用上仍存在很多問題,例如:(1)范畫選擇過于狹隘。幼兒教師在對大班國畫教學中的范畫選擇上,常常以吸引幼兒、提高幼兒繪畫技能的范畫為主,但對幼兒想象創新力及藝術審美的提高并不重視,導致幼兒對繪畫的學習趨于模板、單一化,缺乏良好的創新精神,而且由于過于注重范畫的技術水平,幼師可能會選擇一些具備高藝術價值與繪畫技巧的畫作,但幼兒由于認知有限,無法真正感知其具有的藝術內涵與價值,導致整體教學效率反而有所下降。(2)范畫運用創新引導性不強。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大綱要求,對于幼兒的藝術教育應強調對情感的培育,而不應偏向技能培養,但在實際幼兒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某些國畫范畫的展示往往只用做標準的示范,對于幼兒創新性的引導不到位,導致幼兒在創作國畫時不由自主地將范畫定位為“標準樣板”,一旦有所改變就誤認為是錯誤的,必須改正,從而不利于幼兒個性與創新性的培養。(3)范畫教學模式單一。常見的幼兒園大班國畫教學都以老師手把手教導為主,范畫大多選擇名家作品,這種方式固然非常正規,卻容易造成教師對幼兒主體意識的忽視。老師對于同齡學生作品的展示較少,留給幼兒自主發揮的空間很小。這樣很容易造成幼兒對老師的依賴,缺乏自主審美觀念。
2.問題的原因。造成幼兒大班國畫教學中范畫運用問題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傳統幼兒國畫教學模式的制約,過于強調技術與臨摹技巧的教導,不但局限范畫選材范圍,而且制約孩子思想與個性的形成;二是教師水平與教學能力有限,國畫是中國古典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如果對中國國畫筆墨技藝與文化內涵了解掌握不足,就不能有針對性地為幼兒選擇合適的范畫,在教學過程中會將國畫教學與其他美術教學相混淆。
三、未來幼兒大班國畫教學中“范畫”綜合運用及改革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學家B·A·Cyxomjnhcknn(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學的目標不是用框架限制學生,而是要激發他們的內在潛力與創造力?!痹谟變捍蟀鄧嫿虒W中,應合理選擇并運用好范畫,努力提高幼兒的藝術審美與鑒賞能力。
1.合理選擇國畫范畫。相對于其他繪畫方式,國畫在繪畫技巧與藝術內涵上別具一格且種類繁多,為此,對于不同階段的幼兒國畫教學,幼兒教師應合理選擇示范的范畫種類,不要專挑過于專業、繁瑣的國畫作品,因為幼兒難以領會其深度內涵。應針對學前幼兒的喜好與繪畫風格,多選代表性強、色彩強烈的作品,通過循序漸進的逐步引導,培養其對文化與藝術的興趣。
2.重視范畫的“創新性”引導。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小小的腦袋里充滿對未來的幻想與美好的愿望,極具想象力與創造力,而幼兒教師的目標就是將他們的創造力逐漸發掘出來。為此,在幼兒大班國畫范畫教學中,要突破傳統,不單純采用“欣賞加臨摹”的死板教學模式,要重視對孩子進行創新性培養。如先教孩子基礎繪畫技術,待其掌握后,再針對性地進行范畫講解,同時給孩子自主發揮的空間,教導其在臨摹的基礎上發揮想象。
3.范畫及其他教學模式相結合。并不是所有國畫繪畫教學都需要采用范畫教學模式,針對孩子年齡特點及豐富的想象能力,幼兒老師應有選擇性地適時適量地使用范畫,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想象繪畫、刮畫、沙畫等多種繪畫方式教導幼兒進行藝術創作與審美培養,通過多種教學模式的共同實施,提高幼兒的國畫藝術認知與技藝水平。
四、結語
幼兒園作為幼兒學前教育的起點,其藝術教學不但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還直接關系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這在幼兒國畫教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所以我們必須加以重視,通過對傳統國畫“范畫”教學的改革與完善,不斷提高幼兒的創新力與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謝子靜.幼兒園國畫教學的現狀與反思[J].學前教育研究,2008(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