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偉
摘要:為了積極響應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高中政治選修課程的開設既要符合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又要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將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關注學生生活,激勵其求知欲,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選修課程;開發;貼近生活;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8-0236-02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通知》強調:按照“調結構、減總量、優方法、改評價、創條件”的總體思路,堅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的原則,加快選修課程建設,轉變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更多的課程開發權交給教師,把更多的課程設置權交給學校,促進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實現學生在共同基礎上有個性地發展。可見,隨著我省新一輪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大幕的拉開,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已經擺在每位高中教師眼前必須思考與操作的課題。選修課程的開設又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突出特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根本任務是全面改革基礎教育的觀念、功能、結構、內容與教學方式,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課程體系。高中課改倡導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定位、新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開設要堅持“生活化”原則
生活化的政治課堂至少應該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課堂教學內容要力求體現學生生活,并能夠有效指導學生生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二是課堂教學形式即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必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必須是學生憑借生活經驗能夠容易感知和有效參與的。將政治課堂生活化有助于使復雜、深奧的教學內容簡單化、通俗化,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形成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以及價值觀。
并且與高中政治新課標的內容相適應,因此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不管從主題名稱,還是從課程實質內容,均要體現與生活前所未有的緊密結合。
二、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開設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
陶行知先生一貫主張“學生是活的人,要施以活的教育”。選修課程的開設應從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主題,其內容應面向學生整個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而不把學科知識學科結構強化為核心內容。選修課程既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也不能簡單地還原學生的生活,教育必須高于生活,選修課程的內容和活動是對學生生活的提煉和超越。每一所學校開設選修課程都應考慮本校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科學設計課程與教學方案,合理組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全面而主動地發展提供課程保障。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甚至自身就是參與者的事,學生往往非常重視,對這些事情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受知識和經驗的局限,有時他們會對這些事情感到困惑和茫然。因此,政治選修課程科目的設置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引導學生回歸生活、感悟生活,切實提高學生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找回學習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三、政治選修課程的教學要以生活為素材培養學生情感
以往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特別強調教材內容的系統傳授,學生學習就是為了習得教材中的內容,仿佛學生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教材活著,不是為現實生活活著,而是為理想生活活著。那么在政治選修課程中就可以充分改變這一現狀,例如:開設《生活中的經濟學》這門選修課程,就可以充分利用我市私營經濟、個體經濟、外資經濟非常發達的現狀,進行教學設計,可以收集有關臺州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的文字、視頻等方面的素材讓學生分析思考。要求學生學會如何投資,讓生產要素活力迸發,如何經營一家經濟實體等,這些均是當前參與現代經濟生活的必備技能。
再如:開設《趣味哲學》這門選修課程,先講解獵豹是野牛的天敵,當野牛遭受獵豹的攻擊時,自然的本能和習性決定了野牛只會逃跑,而且它們只會跑成一條直線,然后很輕易地被獵豹捕獲。接下來讓學生觀看《動物世界》:荒野里,一只健壯的野牛在狂奔,后面跟著一只同樣狂奔的獵豹,它們的蹄子騰起了滿天的塵土。獵豹慢慢接近了野牛,它的利爪也能摸到野牛的身體,只要獵豹奮起一撲,便可把野牛撲到在地。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野牛突然停止了狂奔的腳步,急速轉過身爆裂地叫著,并低頭用頭上的尖角挑向猛撲上來的獵豹,直到獵豹斃命。看完視頻后讓學生思考討論這說明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點評分析,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敢于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按照常規的思路,奔逃中的野牛很快就會被獵豹所捕殺,電視上將會再現一幅我們司空見慣的動物世界中強者撕咬、吞服弱者的血腥畫面,但那頭野牛卻選擇了另一種逃生方式,那就是以積極防御代替消極防御,停止逃跑,并主動向對手發起攻擊,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四、政治選修課程的考核評價要注重生活實踐
選修課程評價中要根據不同的評價目標和具體的評價標準選擇相應的評價方法。選修課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生活動方式是選擇評價方法的重要依據。選修課程評價過程是促進學生潛能充分發展的過程,是教師了解和研究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原有水平基礎上主動發展的過程,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過程,是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教師改進教學的過程。政治選修課的評價在注重基礎的同時,更多著眼于差異性和多樣性。選修課的評價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劃一的傳統評價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評價方式促進目標的達成。要注意各類選修課本身的特點和要求,因課制宜地制訂評價方案,密切聯系社會實踐活動和理論的實際運用,使評價更富實效,如下表。
課程評價有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其優勢和局限,都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學生發展的不同側面有不同特點和表現形式,對評價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書面的政治考試較適合評價認知水平,觀察活動較適合評價學生的興趣特長,成長記錄能較全面地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實踐能力等。再如,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過程、重體驗的特點,所以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簡單地以活動結果作為主要依據,而應將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與結果統一起來,以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現,如態度、創意、責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參與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為評價的重點。要努力探尋適合不同目的的評價手段和方法,提高評價效率。
參考文獻:
[1]鄭強.實施高中新課程前沿論壇[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2]鐘倩.新課程呼喚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M].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2).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學政治教學參考[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endprint
摘要:為了積極響應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高中政治選修課程的開設既要符合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又要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將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關注學生生活,激勵其求知欲,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選修課程;開發;貼近生活;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8-0236-02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通知》強調:按照“調結構、減總量、優方法、改評價、創條件”的總體思路,堅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的原則,加快選修課程建設,轉變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更多的課程開發權交給教師,把更多的課程設置權交給學校,促進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實現學生在共同基礎上有個性地發展。可見,隨著我省新一輪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大幕的拉開,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已經擺在每位高中教師眼前必須思考與操作的課題。選修課程的開設又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突出特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根本任務是全面改革基礎教育的觀念、功能、結構、內容與教學方式,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課程體系。高中課改倡導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定位、新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開設要堅持“生活化”原則
生活化的政治課堂至少應該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課堂教學內容要力求體現學生生活,并能夠有效指導學生生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二是課堂教學形式即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必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必須是學生憑借生活經驗能夠容易感知和有效參與的。將政治課堂生活化有助于使復雜、深奧的教學內容簡單化、通俗化,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形成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以及價值觀。
并且與高中政治新課標的內容相適應,因此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不管從主題名稱,還是從課程實質內容,均要體現與生活前所未有的緊密結合。
二、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開設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
陶行知先生一貫主張“學生是活的人,要施以活的教育”。選修課程的開設應從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主題,其內容應面向學生整個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而不把學科知識學科結構強化為核心內容。選修課程既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也不能簡單地還原學生的生活,教育必須高于生活,選修課程的內容和活動是對學生生活的提煉和超越。每一所學校開設選修課程都應考慮本校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科學設計課程與教學方案,合理組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全面而主動地發展提供課程保障。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甚至自身就是參與者的事,學生往往非常重視,對這些事情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受知識和經驗的局限,有時他們會對這些事情感到困惑和茫然。因此,政治選修課程科目的設置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引導學生回歸生活、感悟生活,切實提高學生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找回學習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三、政治選修課程的教學要以生活為素材培養學生情感
以往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特別強調教材內容的系統傳授,學生學習就是為了習得教材中的內容,仿佛學生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教材活著,不是為現實生活活著,而是為理想生活活著。那么在政治選修課程中就可以充分改變這一現狀,例如:開設《生活中的經濟學》這門選修課程,就可以充分利用我市私營經濟、個體經濟、外資經濟非常發達的現狀,進行教學設計,可以收集有關臺州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的文字、視頻等方面的素材讓學生分析思考。要求學生學會如何投資,讓生產要素活力迸發,如何經營一家經濟實體等,這些均是當前參與現代經濟生活的必備技能。
再如:開設《趣味哲學》這門選修課程,先講解獵豹是野牛的天敵,當野牛遭受獵豹的攻擊時,自然的本能和習性決定了野牛只會逃跑,而且它們只會跑成一條直線,然后很輕易地被獵豹捕獲。接下來讓學生觀看《動物世界》:荒野里,一只健壯的野牛在狂奔,后面跟著一只同樣狂奔的獵豹,它們的蹄子騰起了滿天的塵土。獵豹慢慢接近了野牛,它的利爪也能摸到野牛的身體,只要獵豹奮起一撲,便可把野牛撲到在地。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野牛突然停止了狂奔的腳步,急速轉過身爆裂地叫著,并低頭用頭上的尖角挑向猛撲上來的獵豹,直到獵豹斃命。看完視頻后讓學生思考討論這說明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點評分析,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敢于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按照常規的思路,奔逃中的野牛很快就會被獵豹所捕殺,電視上將會再現一幅我們司空見慣的動物世界中強者撕咬、吞服弱者的血腥畫面,但那頭野牛卻選擇了另一種逃生方式,那就是以積極防御代替消極防御,停止逃跑,并主動向對手發起攻擊,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四、政治選修課程的考核評價要注重生活實踐
選修課程評價中要根據不同的評價目標和具體的評價標準選擇相應的評價方法。選修課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生活動方式是選擇評價方法的重要依據。選修課程評價過程是促進學生潛能充分發展的過程,是教師了解和研究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原有水平基礎上主動發展的過程,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過程,是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教師改進教學的過程。政治選修課的評價在注重基礎的同時,更多著眼于差異性和多樣性。選修課的評價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劃一的傳統評價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評價方式促進目標的達成。要注意各類選修課本身的特點和要求,因課制宜地制訂評價方案,密切聯系社會實踐活動和理論的實際運用,使評價更富實效,如下表。
課程評價有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其優勢和局限,都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學生發展的不同側面有不同特點和表現形式,對評價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書面的政治考試較適合評價認知水平,觀察活動較適合評價學生的興趣特長,成長記錄能較全面地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實踐能力等。再如,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過程、重體驗的特點,所以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簡單地以活動結果作為主要依據,而應將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與結果統一起來,以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現,如態度、創意、責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參與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為評價的重點。要努力探尋適合不同目的的評價手段和方法,提高評價效率。
參考文獻:
[1]鄭強.實施高中新課程前沿論壇[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2]鐘倩.新課程呼喚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M].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2).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學政治教學參考[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endprint
摘要:為了積極響應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高中政治選修課程的開設既要符合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又要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將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關注學生生活,激勵其求知欲,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選修課程;開發;貼近生活;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8-0236-02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通知》強調:按照“調結構、減總量、優方法、改評價、創條件”的總體思路,堅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的原則,加快選修課程建設,轉變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更多的課程開發權交給教師,把更多的課程設置權交給學校,促進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實現學生在共同基礎上有個性地發展。可見,隨著我省新一輪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大幕的拉開,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已經擺在每位高中教師眼前必須思考與操作的課題。選修課程的開設又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突出特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根本任務是全面改革基礎教育的觀念、功能、結構、內容與教學方式,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課程體系。高中課改倡導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定位、新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開設要堅持“生活化”原則
生活化的政治課堂至少應該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課堂教學內容要力求體現學生生活,并能夠有效指導學生生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二是課堂教學形式即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必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必須是學生憑借生活經驗能夠容易感知和有效參與的。將政治課堂生活化有助于使復雜、深奧的教學內容簡單化、通俗化,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形成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以及價值觀。
并且與高中政治新課標的內容相適應,因此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不管從主題名稱,還是從課程實質內容,均要體現與生活前所未有的緊密結合。
二、政治選修課程的開發與開設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
陶行知先生一貫主張“學生是活的人,要施以活的教育”。選修課程的開設應從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主題,其內容應面向學生整個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而不把學科知識學科結構強化為核心內容。選修課程既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也不能簡單地還原學生的生活,教育必須高于生活,選修課程的內容和活動是對學生生活的提煉和超越。每一所學校開設選修課程都應考慮本校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科學設計課程與教學方案,合理組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全面而主動地發展提供課程保障。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甚至自身就是參與者的事,學生往往非常重視,對這些事情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受知識和經驗的局限,有時他們會對這些事情感到困惑和茫然。因此,政治選修課程科目的設置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引導學生回歸生活、感悟生活,切實提高學生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找回學習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三、政治選修課程的教學要以生活為素材培養學生情感
以往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特別強調教材內容的系統傳授,學生學習就是為了習得教材中的內容,仿佛學生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教材活著,不是為現實生活活著,而是為理想生活活著。那么在政治選修課程中就可以充分改變這一現狀,例如:開設《生活中的經濟學》這門選修課程,就可以充分利用我市私營經濟、個體經濟、外資經濟非常發達的現狀,進行教學設計,可以收集有關臺州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的文字、視頻等方面的素材讓學生分析思考。要求學生學會如何投資,讓生產要素活力迸發,如何經營一家經濟實體等,這些均是當前參與現代經濟生活的必備技能。
再如:開設《趣味哲學》這門選修課程,先講解獵豹是野牛的天敵,當野牛遭受獵豹的攻擊時,自然的本能和習性決定了野牛只會逃跑,而且它們只會跑成一條直線,然后很輕易地被獵豹捕獲。接下來讓學生觀看《動物世界》:荒野里,一只健壯的野牛在狂奔,后面跟著一只同樣狂奔的獵豹,它們的蹄子騰起了滿天的塵土。獵豹慢慢接近了野牛,它的利爪也能摸到野牛的身體,只要獵豹奮起一撲,便可把野牛撲到在地。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野牛突然停止了狂奔的腳步,急速轉過身爆裂地叫著,并低頭用頭上的尖角挑向猛撲上來的獵豹,直到獵豹斃命。看完視頻后讓學生思考討論這說明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點評分析,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敢于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按照常規的思路,奔逃中的野牛很快就會被獵豹所捕殺,電視上將會再現一幅我們司空見慣的動物世界中強者撕咬、吞服弱者的血腥畫面,但那頭野牛卻選擇了另一種逃生方式,那就是以積極防御代替消極防御,停止逃跑,并主動向對手發起攻擊,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四、政治選修課程的考核評價要注重生活實踐
選修課程評價中要根據不同的評價目標和具體的評價標準選擇相應的評價方法。選修課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生活動方式是選擇評價方法的重要依據。選修課程評價過程是促進學生潛能充分發展的過程,是教師了解和研究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原有水平基礎上主動發展的過程,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過程,是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教師改進教學的過程。政治選修課的評價在注重基礎的同時,更多著眼于差異性和多樣性。選修課的評價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劃一的傳統評價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評價方式促進目標的達成。要注意各類選修課本身的特點和要求,因課制宜地制訂評價方案,密切聯系社會實踐活動和理論的實際運用,使評價更富實效,如下表。
課程評價有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其優勢和局限,都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學生發展的不同側面有不同特點和表現形式,對評價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書面的政治考試較適合評價認知水平,觀察活動較適合評價學生的興趣特長,成長記錄能較全面地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實踐能力等。再如,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過程、重體驗的特點,所以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簡單地以活動結果作為主要依據,而應將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與結果統一起來,以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現,如態度、創意、責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參與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為評價的重點。要努力探尋適合不同目的的評價手段和方法,提高評價效率。
參考文獻:
[1]鄭強.實施高中新課程前沿論壇[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2]鐘倩.新課程呼喚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M].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2).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學政治教學參考[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