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榮
我校以市級“十二五”規劃課題“引導學生深入參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為抓手,帶動學校各學科教師潛心研究,帶題學習,帶題備課,帶題上課,帶題反思,強化科研意識,全面提高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健全組織,管理到位
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課題組長的課題領導組織機構,負責課題的整體規劃、階段目標的確定及組織落實工作;成立了以科研骨干為重點的研究組織,選拔了學歷高、業務能力強的青年骨干教師擔任子課題組長,負責制定階段性實驗計劃,指導并帶領本組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學期末進行專題匯報。
為保證課題的順利開展我校對科研課題的組織申報、實施、檢查、結題、經費補貼和具體的管理都規范有序,形成以課題申報立項、中期論證、成果鑒定為主要內容的科研課題過程管理。為鼓勵教師參與科研,還出臺了《密云六小關于教育教學,教研科研成果獎勵辦法》。學校規范科研工作的每一個過程,從制度上確保了課題研究工作能夠取得實效。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采取自評、互評、組長評、領導評多種方式,制定了課堂教學的評價細則,從評價內容、方式等幾方面做了具體規定,為教師研究提供導向。
強化常規落實,保證課題研究的開展
我校加強各科任課教師的責任意識,牢固樹立“功在課前,常態質量是第一生命力”的思想,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我們關注每一節常態課的教學,嚴把每一節課的目標關,講透每節課的知識點,關注每堂課的課堂效益。學校領導還隨機聽課,檢查教案。
學校狠抓教師常態課管理,進一步落實課堂教學“十項”要求,繼續強化“雙20”,力求精講多練。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培養學生傾聽和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搜集、運用課外資料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率,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增強教師的課后反思意識,構建有效課堂,力爭常態課的有效課堂達標率達到90%以上。
我校還發揮電子備課優勢,改變電子備課造成不備課的弊端,努力提高備課質量。改變電子備課格式,一部分采用原有教案,一部分采取集體備課,一部分采用個性化內容。在進行個性化修改時,重點找準學生在本節課中的參與點,并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教師是如何引導學生深入參與的;每周至少組織一次備課活動,提前布置研討內容,把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加大管理和檢查的力度,隨機聽課同時檢查教案,出現問題及時解決。
學校要求課堂上學生思維、動口、動筆、動手的時間不少于10分鐘,重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將學生的參與狀態和實效性作為課堂評價重要指標,追求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的課堂教學,形成課堂教學扎實、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良好習慣逐漸形成、學習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
開展活動,促進課題研究深入開展
為了扎實進行課題研究,確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找出學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子課題,我們在2012年1月對學校的全體教師進行調查問卷,進行了數據統計,做出了問卷分析。
我們召開了子課題組長會議,會上首先帶領組長學習了開題報告,明確了課題中的概念界定、研究目標、研究內容,以便于更好地帶領本組教師進行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為了能讓全體教師積極有效地參與課題研究,我們為全校教師做了相關講座,為扎實有效地進行課題研究奠定了基礎。我校還分別請了朱懋勛、蔡歆、孫建龍等專家來校進行課題研究的指導。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2011年11月我校被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評為北京市科研先進單位;10名骨干教師參加錄像課評比,其中7節獲得一等獎、1節獲二等獎、2節獲三等獎;15篇論文獲得市級獎勵,在教學設計評比中獲得市級一等獎1節、二等獎1節;2012年我校3個學科的5名骨干教師承擔了北京BDS的錄課任務。
“引導學生深入參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教學的研究”正處于研究階段,我們將圍繞課題研究方案,繼續探索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方法,進一步深入開展課題研究。
編輯 吳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