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亮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注重創設教學情境,對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現代科技材料融入到教學之中,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具有現代化科技意識并掌握現代科技的人才是最為重要的。下面,我根據自身教學經驗,談談初中物理中的情境教學。
一、教學中穿插精彩而簡短的故事。
課堂中引入故事很容易喚起學生的興趣,尤其是在引入課題的時候。在“浮力”教學中,首先用“曹沖稱象”這則故事設置疑問:為什么水達到同一刻度就表示石頭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呢?從而引入課題。在進行小結講到浮力知識的應用時,再用“阿基米德用浮力知識鑒定皇冠”加深理解。又如:在“平面鏡”教學中講到平面鏡的應用時,通過“阿基米德巧用平面鏡作凹面鏡聚集太陽光燃燒敵船而智退敵軍”的故事,進一步加深對平面鏡成像的理解,從而開拓學生思維。
二、利用辯論,加深對理論的建立和發展過程的理解。
物理規律的建立,往往都有其發展歷程和背景。要掌握一個定律理論,首先必須了解它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通過什么實驗或理論推導出來的。只有清楚地了解了這些內容,才能掌握真理,揚棄“想當然”的錯誤觀點,懂得創新。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可以讓一個學生扮演亞里士多德,提出他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在精彩的表演中設出疑問,讓學生分析這位科學家的理論是否正確。再讓另一同學扮演牛頓,提出他的觀點: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讓同學們分析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在特別的話劇形式中,學生興致高昂,在對比爭論中加深了對牛頓第一定律內容的理解,進而把生活中的現象與之對應起來,從而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糾正錯誤想法的效果。
三、通過多媒體展現物理現象,增強直觀性,豐富視聽環境,具有趣味性和啟發性。
多媒體是指如聲音、文字、圖形、圖像等多種信息媒體的表現和傳播方式。其以圖文聲像并茂的方式提供知識,采用示范、練習、討論等啟發式教學,具有較強的趣味性。例如:在“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的應用”的教學中,先通過多媒體電腦展示遨游太空和衛星發射及宇航員探索其他星球的情景,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界的熱情和興趣。而后通過播放月球繞地球轉、地球繞太陽轉的動畫,引導學生尋求處理天體運動的方法,從而使這節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大大拓寬學生視野。
四、把現代科技融入教學內容,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最新動態。
中學物理中有關現代科學的材料很少,教學時最頭痛的就是這種內容很少的理論課,所以平常注意積累有關科技知識的資料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發現”的教學中,課本只提到這兩大行星是什么時候發現的,師生對其他一無所知。如果只是照書泛泛講,則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時可以通過播放有關天體的電腦光盤,補充課外知識,擴大知識領域,結果使得枯燥的物理課變成了最有趣、最形象、獲取知識較多、最受歡迎的課。
五、創設以新信息為背景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處理新信息的能力。
當今社會信息高度發展,面對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必須具有處理日新月異的新信息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這種能力的培養。在創設以新信息為背景的問題情境時,要求問題中提供較多信息,新信息包括新知識、新方法、新情景,通過解答新信息問題,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提取信息、處理信息、轉換信息、運用信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到超導體應用時,可引導學生到網上搜索相關信息。我國上海已完成世界上第一條商業磁懸浮列車的應用開發并投入運行,可通過板報或電視錄像形式介紹給學生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引導學生思考。再如:“蹦極”是一種新興娛樂活動,但大部分學生沒有體驗過,甚至還有學生沒有看到過,課堂教學時也不可能體驗“蹦極”。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這一過程,在這樣的情境創設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討論小結,得出規律。現在網絡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因特網上,大量的生產生活信息與物理有密切聯系,具備新穎性和強時效性的為數不少,完全可以用來創設問題情境。
六、設置疑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不斷創設問題的情境,能使學生變成學習的主動者。在不斷的探索中,演示手搖發電機使小燈泡一閃一閃的情景,設置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個現象表明這種電流有什么特點?又如:從日常生活的例子出發,問學生:大家坐車,剎車時為何會向前傾?
七、通過情境創設可以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
記憶是思維的起點,而感知是記憶的基礎。根據思維理論,人的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知識的鞏固主要是通過長時間記憶實現的。這三種記憶既與記憶內容有關,又與記憶材料有關。教師的講課,語言稍縱即逝,學生聽課時往往形成瞬時記憶和短時記憶。如果在聽課的同時,為學生創設一些生動的物理情境,通過情境形成的鮮明形象,就可以實現長時記憶。教學中把記憶內容與物理情景相結合,以情景作為記憶載體,就是在發揮形象記憶的作用。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人用到多年前學過的物理知識的時候,他不但能準確回憶知識本身,而且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當年教師講課時的音容笑貌和形象事例,這就是情境創設的作用。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充分利用每堂課的寶貴時間,精心創設教學情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擴大學生知識面,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主動者。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現代化的科技意識并且掌握現代科技的人才,教師應該肩負起培養人才的責任,不斷尋思、探索素質教育的新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