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華
(海南省歌舞團 海南 ???570100)
舞蹈是用動作來抒發人情感的表現手段,其運用舞蹈語言、舞蹈表情和舞蹈構圖等一些要素來刻畫舞蹈形象,除此之外神韻是舞蹈表達方式的基本要素,如何塑造出舞蹈神韻來表達人們的情感是舞蹈藝術的最高追求。
來源于它們內在的本質屬性和特殊的表現手段,舞蹈這一類表情藝術,難以摹擬或再現客觀對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表現力。例如50年代著名的《紅綢舞》和《花鼓舞》,就是通過男女演員手持飛舞的紅綢或變化多端的擊鼓舞姿,直接抒發出喜悅興奮的時代情感。例如三人舞《金山戰鼓》,取材于南宋女將梁紅玉擂鼓戰金山著名故事,作品不拘泥或局限于敘述故事,而是致力于表現梁紅玉誓死抗金的英雄氣概和愛國激情,尤其是高潮時梁紅玉一連串的翻身擊鼓動作,以高難度的技巧動作和震撼人心的鼓聲,起到了刻畫人物,供托氣氛,抒發激情的藝術效果,大大增強了這個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舞蹈在塑造藝術形象的時候,都必須經過表演這個環節才能完成。正是這一審美特征,使得它們同作家直接創造的文學形象和畫家直接創造的繪畫形象之間,有了明顯的區別。
沒有表演,也就沒有音樂和舞蹈,波蘭當代著名音樂理論家麗莎認為:“屬于音樂的特殊性的,還有作品與聽眾之間的中間環節,即表演,它具有自己的歷史發展規律,具有自己的美學價值,并在很大程度上服從于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改變著作品本身的面貌。構成音樂特殊性的這個因素同戲劇藝術和舞蹈藝術是共同的?!庇捎谖璧甘且匀梭w的姿態、表情、造型,尤其是動作來表現思想情感,表演在塑造舞蹈形象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德國現代舞蹈家瑪麗,魏格曼指出:“舞蹈屬于一種表演藝術。舞蹈的舞臺現實,有賴于合格的解釋者,即舞蹈表演家?!彼J為舞蹈史就是由一批偉大的舞蹈設計家和舞蹈表演藝術家共同組成的。確實,同樣是著名的民族舞蹈家,同樣是演出以吉祥的孔雀為題材的傣族女子獨舞,刀美蘭演出的《金色的孔雀》和楊麗萍演出的《孔雀舞》各有自己不同的藝術風格。楊麗萍的表演既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又有鮮明的時代風韻,尤其是從生活的土壤中吸取了大量的豐富營養,創作出新穎的舞蹈語言和別致的藝術手法,使她的作品在這個題材領域中脫穎而出,具有非凡的藝術感染力。從這種意義上講,對于舞蹈這類表演藝術,表演性對于突出舞蹈神韻美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同其他藝術種類一樣,形象性是舞蹈藝術的最直接體現,然舞蹈藝術形象又具有自己的固有特點。其形象藝術的塑造完全靠舞蹈演員的人體動作來完成,如何表演的更加形象富有神韻舞蹈演員的表演性是基礎例如,榮獲一等獎的女子獨舞《水》,編導長期深入傣族地區生活,從傣族婦女洗發、擔水、戲水的生活細節中得到啟發,結合傣族舞蹈“三道彎”這一形式神韻美的特點,加工提煉成舞臺上的舞蹈形象,再通過演員精湛的表演,描繪出瀾滄江畔、夕陽余輝,傣族少女江邊汲水的優美意境,猶如田園抒情詩一樣耐人尋味。總之,不論是塑造人物,還是表現意境,舞蹈形象都需要依靠動作和姿態來表現人物性格,創造情緒氛圍,使得舞蹈形象總更具神韻特征。
舞蹈節奏常常體現為人體動作的神韻美。我國著名舞蹈理論家吳曉邦曾經說過,舞蹈的基本要素是由表情、節奏和構圖組成的。“舞蹈的表情,就是由人的內在感情所表達出來的各種姿態和動作。例如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這出舞劇最鮮明的藝術特色,就是從燦爛的敦煌壁畫中吸取了大量藝術營養,以壁畫上的舞姿為基礎創作出新穎的舞蹈語匯,并且運用中國古典舞蹈的節奏和韻律,將舞蹈動作與靜態造型完美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尤其是劇中女主人公英娘的一段獨舞,從“反彈琵琶”的造型開始,動作節奏由緩到急,動作幅度由小到大,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人物情感的起伏變化;呈現了完美的舞蹈形象。在這種情景交融的環境下,使觀眾享受了神韻兼備的舞蹈美。
[1] 于平.中國舞蹈文化研究四題[J].民族藝術.1992(02).
[2] 李愛順.崔承喜與中國舞蹈[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