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新雨
人活著,就像是在描繪一本畫冊。它記載了每一個屬于你的畫面,有悲傷、有喜悅。而有時因“不小心”畫筆污染了畫面,失去了原有意境。正如在一幅畫中,只剩天空的襯托還未完成,此時黑筆一搞怪在天空中享受獨有地位。啊,我的畫!該怎么辦?何不多添加一筆紅色?太陽的余光正穿過斜云照耀大地。整幅畫多了一種沖破困難,將是光明的蘊意呢?啊,這一筆不正是在他人遭受苦難時,我們慈善之心所打開的天窗嗎?
慈善,如今的社會似乎在吞噬著它。難道對物欲追求換來了人們良心的缺失嗎?金錢,成了人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一切的交往都以金錢為基礎。而我認為真正的富有在于那種深藏不露的品質。善良,慈祥,富有愛心詮釋了慈善二字。多做一件善事,正如在平淡無味的白開水中再滴入一滴水,會使杯中水震動起來,蕩起美麗的漣漪,波及有愛心的人,因為那滴水是甜的。
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發現可做的慈善有很多,她就隱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同學間的幫助,老師無私地對我們奉獻知識,過路人無聲的扶持,家長背后的支持。
對于我來說,慈善的人緊緊環繞在我的身邊。我們要有一顆慈善的心靈,讓這些愛滋潤我們的心靈。有的我還未知他的面孔卻早已摸到了她的心靈深處,有的我極為熟悉,感受他們對我的一次次關心,我的淚總會掛在眼邊,我不知道該如何去感激、報答。
家庭雖窮,但精神富有。我總是不在乎物質,錢只是交換物質的一種工具罷了,這種工具在我眼中極為渺小。但可能“家丑”外揚的緣故吧,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也希望給予我物質上的幫助。雖然這是一種形式,但卻讓我感到溫暖。就似處于極地的我心已冰凍,似無感覺,但此時有人注入一滴水,冰便融化了。我有時會排斥這種幫助,我認為比我需要幫助的人還很多,他們的心靈比我還脆弱,起碼我會忍,會堅持,會將糟糕的事想成幸福的事。媽媽去世后,我對“媽媽”二字特別敏感,真希望從我的生活中徹底消失這兩個字。漸漸地我對“媽媽”開始感到陌生。通過“愛心媽媽”這個慈善活動讓李阿姨認識了我。參加之前我是很不情愿的,然而見了她我感到久違的溫暖。雖然提起母親這件事我哭了好久,但她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也再沒有過問我媽媽以前的事。她不僅在物質上給予我幫助,而且時刻關注我的學習、生活。而她卻說這些對她來說微不足道。我感激,不知如何報答。我不僅僅感受到或者說享受到她母親般的關懷,我想更重要的是把她熱衷的慈善事業繼承下去。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遠,不管自己是貧窮是富裕,我會盡我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就算未來的路再苦再累,我也要帶著慈善的甜夢入睡。
人生在世,總要經歷各種艱辛與苦澀,但是加入慈善這一筆,再細細品味人生,苦澀過后就是甜!
(本文作者系博興六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