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芳
(民權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河南商丘 476800)
近年來,剖宮產率在不斷升高,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產婦也在不斷增加,再次進行剖宮產術有許多弊端[1]。臨床上一般都盡量采取陰道試產分娩的方式,避免進行剖宮產,從而減少再次剖宮產對孕婦及嬰兒產生的不良影響,同時還需要注意分娩過程中子宮破裂對孕婦和嬰兒產生的危害[2]。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民權縣人民醫院就再次妊娠對產婦子宮下段肌層厚度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以期為臨床分娩方式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對民權縣人民醫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再次妊娠的孕婦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的孕婦均有剖宮產史。其中實驗組有20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6.34±4.31)歲,均做過1次剖宮產;對照組有10例,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7.35±3.28)歲,沒有做過剖宮產。所選的30例孕婦都屬于單胎妊娠,嬰兒頭先露。排出標準:胎盤前置、子宮下段肌瘤、子宮畸形、胎兒畸形、羊水沒有達到標準值等。實驗組和對照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孕期為31~33周和37~39周的孕婦進行子宮超聲檢查,對其子宮下段肌層厚度進行測量[3]。讓孕婦平躺在床位上,先用探頭觀察胎兒的狀況、先露方式,測量股骨長、羊水的最大深度等,最后用探頭確定孕婦子宮肌層最薄的區域[4],然后采用線陣探頭的方式觀察孕婦子宮下段的連續性,確定準確的測量點,測量子宮肌層最薄處的厚度,測量3次,然后取3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將基層厚度小于1.6 mm作為子宮下段肌層厚度變薄的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用()表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子宮下段肌層的聲像圖特點 一般而言,正常的聲像圖特點有3層結構,最內層結構為絨毛膜和蛻膜層,中間是低回聲肌層,最外層結構為漿膜層。內層超聲和外層超聲均呈現狀高回聲肌層,中間層為具備一定厚度的低回聲肌層。
2.2 子宮下段肌層厚度 實驗組和對照組孕婦在37~39周孕期內子宮下段肌層厚度比孕期為31~33周的薄,P<0.05。實驗組孕期在31~33周的孕婦和孕期在37~39周的孕婦子宮下段肌層厚度比對照組的薄,P<0.05,見表 1。孕期為 37~39周的孕婦,實驗組中有38.53%子宮下段肌層變薄,對照組中有9.36%。
表1 兩組雙頂徑、羊水深度、子宮下段肌層厚度比較()

表1 兩組雙頂徑、羊水深度、子宮下段肌層厚度比較()
剖宮產術中出現的最嚴重的并發癥是子宮破裂,剖宮產瘢痕是導致該并發癥的常見原因。孕婦子宮下段肌層厚度通常很薄[5],醫生一般通過這個區域進行剖宮產手術,但是瘢痕組織也容易讓孕婦的子宮出現破裂,子宮下段肌層變薄也會增加孕婦子宮破裂的風險。
就目前而言,妊娠子宮肌層問題出現不同報道,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界值標準不一和測量的方法不同導致的。對孕婦子宮下段進行測量可以采用凸陣探頭、經陰道探頭、高頻線陣探頭,經腹凸陣探頭分辨率和頻率均很低,存在較大的誤差,經陰道探頭的頻率則高出許多,在國外應用比較廣泛,但在國內還沒有得到普及。另外,當對孕婦的子宮全層進行測量時[6],由于子宮內層和外層均會顯示高回聲,如果二者緊貼則無法準確區分,在超聲下同時難以區分的是子宮漿膜層、臟層腹膜和膀胱壁,所以測量的結果會有不同程度的誤差。民權縣人民醫院這次的研究主要采用高頻線陣探頭對孕婦的子宮肌層進行測量,能夠有效地避免上述的不利因素。高頻線陣探頭具備較高的分辨率,能夠清晰的顯示所測量的圖像,將子宮肌層的最薄處作為測量點[7],距離手術切口區域較近,有一些孕婦由于先露位置過低給測量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可以囑咐孕婦適當憋尿以使膀胱充盈,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測量效果。
[1]吳寧寧,申志揚,喻紅霞,等.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子宮內膜癌浸潤子宮肌層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906-4907.
[2]張敏.孕早期宮角妊娠與子宮肌層妊娠的聲像圖特征[J].安徽醫學,2012,(33):68-70.
[3]梁鋒,孫莉,孫茂蓮,等.子宮肌層內膜異位囊腫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45-47.
[4]李振彩,陸兆齡,高娟.靜態超聲彈性成像在子宮肌層良性病變微波消融效果評估中的應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149-152.
[5]張利宏,陳誠,王琳,等.分娩相關基因在早產和足月產子宮肌層的差異表達及其意義[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0,32(10):1083-1086.
[6]秦毅,武國良.子宮肌層囊腫合并妊娠超聲表現一例[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11):80.
[7]李瑋,江慶霖,劉洋,等.B超測量子宮肌層厚度預測未足月胎膜早破臨產時間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醫藥月刊,2008,(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