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是說朗讀和背誦是幫助學習者感悟語言內涵、領略語言魅力、儲存語言材料有效而又重要的手段。
一、加強英語朗讀與背誦,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作用
1. 積累語言材料
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積累大量實用的英語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可以擴大視野,在腦子里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法;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地理知識等,還可以動員眼、耳、口等感覺器官同時參與學習,綜合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學習中,好些句子就會脫口而出。比如朗讀一個對話、一篇短文,讀得多了、熟了,就可以自然地在朗讀過程中記住單詞,學會句型、習慣用語甚至語法的實際運用,這樣日積月累,語感會大大增強。
2. 朗讀和背誦能夠提高英語的聽力
聽力課上,常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學生聽不懂他們本來熟悉的詞、句子,如果把這些詞、句子寫出來,學生讀來卻很容易理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腦子里只儲存著通過眼睛輸入的英語單詞的形的信息,卻沒有將有聲信息通過耳朵同時與形的信息融合。多聽固然是解決聽力問題的一個辦法,熟能生巧嘛,可是許多人卻不明白朗讀和背誦對提高聽力的作用不亞于多聽。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讀小學時學漢語的詞、課文經久不忘,而成年后看的一些東西卻不易留下印象。這里有年齡的因素,而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字輸入大腦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時候學的文章多數是通過朗讀和背誦的方法輸入大腦的,隨著年齡增長,閱讀量增加了,但是朗讀和背誦卻大大減少了。如此一來,記憶的牢固程度就會減弱。研究表明,通過調動人的多個器官——眼、口、耳輸入大腦的信息要比單純通過視覺儲存到大腦的信息更牢固。通過視覺只能輸入詞形的信息,而通過朗讀和背誦存入的信息是音和形的結合。因此,只有在平時英語教學中學生反復朗讀和背誦才能正確掌握,因而朗讀或背誦能很好服務于聽力。
二、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朗讀和背誦
1. 在背誦英語課文前要掃除語音障礙
單詞讀不準音或不會讀是背誦的一大障礙,一篇課文中如果有太多生疏的單詞,就會影響同學們背誦的信心,因此要先聽后背。既然背課文是練習英語口語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在背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學語言模仿是關鍵,在背之前要先聽,聽要聽原裝正版的錄音,當然推薦外籍教師的錄音,這樣能夠學到非常地道的發音。而且要反復聽,直到能夠模仿得很像為止,這一個階段是比較枯燥的,但非常有效。同時,還要注意句子的語調、不完全爆破、重弱讀等語音現象,增強誦讀的節奏,提高背誦的效果。文章是由詞匯,短語,及句子構成的,想背誦文章當然要從詞匯開始,詞匯是文章的基礎。怎樣打好基礎,我的做法是,七年級上學期重點指導學生背單詞,短語,這實際上也只是以課本為依據。單詞關過了,以后背課文就容易多了。對初學者來說,背單詞是件天大的難事,大部分初學者都會有畏難情緒產生,這時老師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我一般是利用零碎的時間,在學生遺忘前再帶領學生復習。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強調說:“應用不斷的復習來防止遺忘,而不是在忘記之后再重復記憶。”這說明及時有效的復習是克服遺忘的最重要辦法,必須做到在記憶消失前強化記憶,使遺忘減少到最低程度。
2. 先理解后背誦,會斷句
背誦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對初中學生而言,主要是通過先用中文把它的意思和內在邏輯記清楚,這樣頭腦中就有了作者表達思想的邏輯線索,然后再背,就容易多了。有時,學生甚至可以把文章的每一句話都翻譯成中文,背過中文后,邊想著中文,邊背著英文,效果顯著。 教師在講解課文時,應該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斷句,以便他們能讀出更動聽的文章。
3. 合理選擇背誦材料
進行背誦活動就必須選擇好背誦材料,首先背誦的材料必須是學生能夠理解的材料,其次學生是為了學習英語而背誦,就必須選擇語言規范的材料。(1)重要的詞匯和習慣用語,主要是英語教材中需要掌握的單詞、詞組。(2)單個的英語句子、含哲理、欣賞價值的諺語、名人名言或其它重要的、語言優美的英語句子。(3)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簡短的對話,如電話對話、購物對話、問路對話、看病對話等。(4)精彩的段落和篇章,可以是重要的、語言規范優美的課文段落或書面表達范文,也可以是報刊雜志上的短而精的文章。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