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麗
學生怕寫作文,老師怕教作文,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學生怕寫作文,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生活體驗,沒有寫作的興趣和欲望;其次是由學生課業負擔太重,閱讀課外書少,積累素材少,詞匯貧乏等造成的。因此,作為語文教師,關鍵要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著手,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樂于寫作,愛上寫作。
一、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作家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可見,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覺地經常練筆,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學中,我根據習作要求,創設相關的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教孩子們寫“玩得真開心”。為了指導好學生作文,習作前,我讓孩子們做“貼鼻子”的游戲,并要求大家要細心觀察同學們做游戲時的動作、語言、神態等。在游戲中,同學們個個興致勃勃,樂不可支。當有的同學把鼻子貼在了頭像的頭上、嘴上或頭的外面時,教室里爆發出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做完游戲后,我再讓學生描述做游戲的場面。孩子們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描述起來繪聲繪色,如出現“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怦怦直跳”“笑得前俯后仰”“哄堂大笑”等生動的場面。最后我再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再覺得寫作是什么難事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十分生動活潑。又如教學生寫“自已喜愛的一種水果”時,我讓學生把自己喜愛的水果帶到學校。課堂上,我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大小,然后讓學生用鼻子聞一聞,感覺它的氣味,最后讓大家親口嘗一嘗,品味一下它的味道如何。由于有實物的觀察和感受,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也讓大家全面地了解了這些水果的特點。同時,我還讓同學們查閱有關這種水果的生長情況的資料,然后再把《我喜愛的一種水果》寫下來。這樣,學生便不愁無話可說了,寫出來的文章都很真實、形象。
二、把握契機,點燃寫作熱情
學生寫作的素材來自生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細心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為寫作積累素材,而且有時候還要把握好寫作的契機,適時指導學生寫作,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例如有一天下午上課的時候,外面突然刮起了大風,我覺得這是讓學生觀察刮風的最好的機會。于是,我馬上組織學生來到教室外,讓學生仔細觀察刮風的情景,并讓大家根據看到的展開想象。觀察后,我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說一說,再寫下來。結果,學生寫出了一個個精彩的片段。有的寫道:“今天的風可真大呀,讓我覺得有點冷。只見大風把樹上的葉子嘩啦嘩啦地刮下來,葉子在空中隨風飄散,像一個個蝴蝶在翩翩起舞,真好看!”有的寫道:“風把我們的衛生區的葉子吹到了角落里,堆了三個大堆。我高興地想:這下好了,不用我們掃地了,我應該怎么謝謝風伯伯呀!”還有的寫道:“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地上的灰塵吹得到處亂飛,如煙,如霧……”由于學生親眼觀察了刮大風的情景,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因此,寫出的文章非常生動形象。又如本學期學校舉行一次“地震安全演練”活動,我覺得這也是一次練習寫作的好機會,所以,演練前我先告知學生要認真觀察、體會演練過程中老師、同學們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等,注意遇到危險時大家的表現,作好寫作文的準備。演練后,我立即引導學生將聽到的、看到的、自己做的和當時自己心里想的,說一說,再寫下來。由于大家剛剛親身經歷過、感受過,所以個個意猶未盡,津津樂道,描述起來充滿激情,十分生動具體。因此,寫的文章很有真情實感。
三、借助網絡,讓學生樂于積累素材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寫作時之所以無從下筆,不知寫什么,或者有話寫不出,主要是因為缺乏寫作素材。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呢?根據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都喜歡上網的特點,教師便可借助網絡這個平臺,引導學生瀏覽和搜集寫作的資料,養成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網絡資源極其豐富,包羅萬象,網絡的寫作素材更是豐富多彩、層出不窮。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留心關注、瀏覽這些資料,教會他們搜集資料的方法,并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如可以指導學生建立寫作素材庫,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等五類作文進行編輯,創建多個分類文件夾等等,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名人故事、成語典故、詩文集錦以及各種生活場景真實及時地下載到寫作素材庫中。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通過QQ群、微博、辯論會、佳作賞析等形式將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互相交流,并引導大家把搜集到的資料在全班同學中共享。由于上網是學生們喜歡做的事情,搜集資料和網上交流他們也樂于去做。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不僅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還為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解除了學生難于“無米之炊”的困惑。
四、贊賞激勵,提高寫作積極性
小學生都喜歡表揚、夸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發掘他們寫作的閃光點,適時贊賞激勵,以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在平時習作指導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有新穎的選材,巧妙的構思,一個特別的開頭或結尾等等,教師都要及時地以贊賞的口吻進行評價。如有一次寫《我最開心的一件事》時,有個學生這樣開頭:今天,我覺得一切好像都是那么美好,同學們見到我個個點頭微笑,路邊的小樹向我招手,樹上的小鳥也為我歌唱。放學后,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一路小跑回家去。剛到家門口,我就大聲地喊道:“媽媽,媽媽,我的作文獲獎了!”……我覺得這個開頭很特別,便在班上大加贊賞地評價:這篇文章的開頭很有特色,通過寫景(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襯托了他快樂的心情;通過動作、語言的描述(細致描寫)表現了他快樂的心情。我的評價,不僅使這位學生信心倍增,激發了他寫作的積極性,而且也使其他同學受到啟發。在作文的評改中,教師的評語更要注意激勵性。教師的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想寫作文,樂于作文。反之,會使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習作評語時,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價。對于寫作好的學生要求要高,要恰如其分地評議,以評價優點為主,多用鼓勵性語言,同時也要針對習作的不足之處提出有效的建議,使其不斷地改進。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要盡量挖掘其閃光點,哪怕用了一個好詞、好句也要大加贊賞,使他們嘗到寫作的甜頭,以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五、展示成果,使學生樂于寫作
要想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寫作,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寫作成果的機會和天地。為此,我想方設法開辟了各種途徑。首先,我在班上建立“作文園地”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的作品有兩種,一種是每單元作文評改后,凡是寫得好的文章我都讓學生重新抄寫貼在上面;第二種是學生的自由作文,文體、形式等不限,只要學生覺得滿意的作品都可以貼上去。這樣,使全體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很多同學都樂于動筆,充分調動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我要求學生把優秀的作品打印出來,然后收集整理,裝訂成《優秀作文集》,在班級里展覽,讓同學們輪流傳閱。其次,針對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我組織全班同學加入了班級的QQ群,設置了班級的“作文小天地”,讓大家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流探討,并把自己搜集的寫作資料以及自己的佳作上傳到班級的資料庫,實現了佳作展示,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家的寫作水平。此外,我還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參加各種作文競賽。如在每年舉行的“全國小學生冰心作文大賽”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舉行的“作文大王杯”競賽中,我都認真做好指導和修改工作,使不少學生的作品獲得了獎勵。獲獎的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產生一種愉悅感和成就感,從而對自己充滿自信,更加增強了對寫作的興趣,逐漸喜歡寫作,愛上寫作。
作文教學,確實是語文教師教學中的一大挑戰。這就需要廣大語文教師大膽嘗試,勇于創新,不斷地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抓住寫作的契機來點燃學生寫作的熱情,借助網絡讓學生樂于積累寫作素材,采用贊賞激勵、展示寫作成果等各種辦法,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慢慢地喜歡寫作,樂于寫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任編輯 鄒韻文endprint
學生怕寫作文,老師怕教作文,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學生怕寫作文,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生活體驗,沒有寫作的興趣和欲望;其次是由學生課業負擔太重,閱讀課外書少,積累素材少,詞匯貧乏等造成的。因此,作為語文教師,關鍵要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著手,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樂于寫作,愛上寫作。
一、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作家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可見,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覺地經常練筆,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學中,我根據習作要求,創設相關的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教孩子們寫“玩得真開心”。為了指導好學生作文,習作前,我讓孩子們做“貼鼻子”的游戲,并要求大家要細心觀察同學們做游戲時的動作、語言、神態等。在游戲中,同學們個個興致勃勃,樂不可支。當有的同學把鼻子貼在了頭像的頭上、嘴上或頭的外面時,教室里爆發出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做完游戲后,我再讓學生描述做游戲的場面。孩子們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描述起來繪聲繪色,如出現“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怦怦直跳”“笑得前俯后仰”“哄堂大笑”等生動的場面。最后我再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再覺得寫作是什么難事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十分生動活潑。又如教學生寫“自已喜愛的一種水果”時,我讓學生把自己喜愛的水果帶到學校。課堂上,我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大小,然后讓學生用鼻子聞一聞,感覺它的氣味,最后讓大家親口嘗一嘗,品味一下它的味道如何。由于有實物的觀察和感受,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也讓大家全面地了解了這些水果的特點。同時,我還讓同學們查閱有關這種水果的生長情況的資料,然后再把《我喜愛的一種水果》寫下來。這樣,學生便不愁無話可說了,寫出來的文章都很真實、形象。
二、把握契機,點燃寫作熱情
學生寫作的素材來自生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細心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為寫作積累素材,而且有時候還要把握好寫作的契機,適時指導學生寫作,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例如有一天下午上課的時候,外面突然刮起了大風,我覺得這是讓學生觀察刮風的最好的機會。于是,我馬上組織學生來到教室外,讓學生仔細觀察刮風的情景,并讓大家根據看到的展開想象。觀察后,我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說一說,再寫下來。結果,學生寫出了一個個精彩的片段。有的寫道:“今天的風可真大呀,讓我覺得有點冷。只見大風把樹上的葉子嘩啦嘩啦地刮下來,葉子在空中隨風飄散,像一個個蝴蝶在翩翩起舞,真好看!”有的寫道:“風把我們的衛生區的葉子吹到了角落里,堆了三個大堆。我高興地想:這下好了,不用我們掃地了,我應該怎么謝謝風伯伯呀!”還有的寫道:“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地上的灰塵吹得到處亂飛,如煙,如霧……”由于學生親眼觀察了刮大風的情景,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因此,寫出的文章非常生動形象。又如本學期學校舉行一次“地震安全演練”活動,我覺得這也是一次練習寫作的好機會,所以,演練前我先告知學生要認真觀察、體會演練過程中老師、同學們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等,注意遇到危險時大家的表現,作好寫作文的準備。演練后,我立即引導學生將聽到的、看到的、自己做的和當時自己心里想的,說一說,再寫下來。由于大家剛剛親身經歷過、感受過,所以個個意猶未盡,津津樂道,描述起來充滿激情,十分生動具體。因此,寫的文章很有真情實感。
三、借助網絡,讓學生樂于積累素材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寫作時之所以無從下筆,不知寫什么,或者有話寫不出,主要是因為缺乏寫作素材。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呢?根據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都喜歡上網的特點,教師便可借助網絡這個平臺,引導學生瀏覽和搜集寫作的資料,養成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網絡資源極其豐富,包羅萬象,網絡的寫作素材更是豐富多彩、層出不窮。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留心關注、瀏覽這些資料,教會他們搜集資料的方法,并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如可以指導學生建立寫作素材庫,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等五類作文進行編輯,創建多個分類文件夾等等,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名人故事、成語典故、詩文集錦以及各種生活場景真實及時地下載到寫作素材庫中。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通過QQ群、微博、辯論會、佳作賞析等形式將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互相交流,并引導大家把搜集到的資料在全班同學中共享。由于上網是學生們喜歡做的事情,搜集資料和網上交流他們也樂于去做。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不僅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還為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解除了學生難于“無米之炊”的困惑。
四、贊賞激勵,提高寫作積極性
小學生都喜歡表揚、夸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發掘他們寫作的閃光點,適時贊賞激勵,以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在平時習作指導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有新穎的選材,巧妙的構思,一個特別的開頭或結尾等等,教師都要及時地以贊賞的口吻進行評價。如有一次寫《我最開心的一件事》時,有個學生這樣開頭:今天,我覺得一切好像都是那么美好,同學們見到我個個點頭微笑,路邊的小樹向我招手,樹上的小鳥也為我歌唱。放學后,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一路小跑回家去。剛到家門口,我就大聲地喊道:“媽媽,媽媽,我的作文獲獎了!”……我覺得這個開頭很特別,便在班上大加贊賞地評價:這篇文章的開頭很有特色,通過寫景(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襯托了他快樂的心情;通過動作、語言的描述(細致描寫)表現了他快樂的心情。我的評價,不僅使這位學生信心倍增,激發了他寫作的積極性,而且也使其他同學受到啟發。在作文的評改中,教師的評語更要注意激勵性。教師的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想寫作文,樂于作文。反之,會使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習作評語時,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價。對于寫作好的學生要求要高,要恰如其分地評議,以評價優點為主,多用鼓勵性語言,同時也要針對習作的不足之處提出有效的建議,使其不斷地改進。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要盡量挖掘其閃光點,哪怕用了一個好詞、好句也要大加贊賞,使他們嘗到寫作的甜頭,以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五、展示成果,使學生樂于寫作
要想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寫作,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寫作成果的機會和天地。為此,我想方設法開辟了各種途徑。首先,我在班上建立“作文園地”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的作品有兩種,一種是每單元作文評改后,凡是寫得好的文章我都讓學生重新抄寫貼在上面;第二種是學生的自由作文,文體、形式等不限,只要學生覺得滿意的作品都可以貼上去。這樣,使全體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很多同學都樂于動筆,充分調動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我要求學生把優秀的作品打印出來,然后收集整理,裝訂成《優秀作文集》,在班級里展覽,讓同學們輪流傳閱。其次,針對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我組織全班同學加入了班級的QQ群,設置了班級的“作文小天地”,讓大家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流探討,并把自己搜集的寫作資料以及自己的佳作上傳到班級的資料庫,實現了佳作展示,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家的寫作水平。此外,我還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參加各種作文競賽。如在每年舉行的“全國小學生冰心作文大賽”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舉行的“作文大王杯”競賽中,我都認真做好指導和修改工作,使不少學生的作品獲得了獎勵。獲獎的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產生一種愉悅感和成就感,從而對自己充滿自信,更加增強了對寫作的興趣,逐漸喜歡寫作,愛上寫作。
作文教學,確實是語文教師教學中的一大挑戰。這就需要廣大語文教師大膽嘗試,勇于創新,不斷地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抓住寫作的契機來點燃學生寫作的熱情,借助網絡讓學生樂于積累寫作素材,采用贊賞激勵、展示寫作成果等各種辦法,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慢慢地喜歡寫作,樂于寫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任編輯 鄒韻文endprint
學生怕寫作文,老師怕教作文,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學生怕寫作文,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生活體驗,沒有寫作的興趣和欲望;其次是由學生課業負擔太重,閱讀課外書少,積累素材少,詞匯貧乏等造成的。因此,作為語文教師,關鍵要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著手,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樂于寫作,愛上寫作。
一、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作家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可見,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覺地經常練筆,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學中,我根據習作要求,創設相關的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教孩子們寫“玩得真開心”。為了指導好學生作文,習作前,我讓孩子們做“貼鼻子”的游戲,并要求大家要細心觀察同學們做游戲時的動作、語言、神態等。在游戲中,同學們個個興致勃勃,樂不可支。當有的同學把鼻子貼在了頭像的頭上、嘴上或頭的外面時,教室里爆發出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做完游戲后,我再讓學生描述做游戲的場面。孩子們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描述起來繪聲繪色,如出現“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怦怦直跳”“笑得前俯后仰”“哄堂大笑”等生動的場面。最后我再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再覺得寫作是什么難事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十分生動活潑。又如教學生寫“自已喜愛的一種水果”時,我讓學生把自己喜愛的水果帶到學校。課堂上,我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大小,然后讓學生用鼻子聞一聞,感覺它的氣味,最后讓大家親口嘗一嘗,品味一下它的味道如何。由于有實物的觀察和感受,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也讓大家全面地了解了這些水果的特點。同時,我還讓同學們查閱有關這種水果的生長情況的資料,然后再把《我喜愛的一種水果》寫下來。這樣,學生便不愁無話可說了,寫出來的文章都很真實、形象。
二、把握契機,點燃寫作熱情
學生寫作的素材來自生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細心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為寫作積累素材,而且有時候還要把握好寫作的契機,適時指導學生寫作,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例如有一天下午上課的時候,外面突然刮起了大風,我覺得這是讓學生觀察刮風的最好的機會。于是,我馬上組織學生來到教室外,讓學生仔細觀察刮風的情景,并讓大家根據看到的展開想象。觀察后,我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說一說,再寫下來。結果,學生寫出了一個個精彩的片段。有的寫道:“今天的風可真大呀,讓我覺得有點冷。只見大風把樹上的葉子嘩啦嘩啦地刮下來,葉子在空中隨風飄散,像一個個蝴蝶在翩翩起舞,真好看!”有的寫道:“風把我們的衛生區的葉子吹到了角落里,堆了三個大堆。我高興地想:這下好了,不用我們掃地了,我應該怎么謝謝風伯伯呀!”還有的寫道:“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地上的灰塵吹得到處亂飛,如煙,如霧……”由于學生親眼觀察了刮大風的情景,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因此,寫出的文章非常生動形象。又如本學期學校舉行一次“地震安全演練”活動,我覺得這也是一次練習寫作的好機會,所以,演練前我先告知學生要認真觀察、體會演練過程中老師、同學們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等,注意遇到危險時大家的表現,作好寫作文的準備。演練后,我立即引導學生將聽到的、看到的、自己做的和當時自己心里想的,說一說,再寫下來。由于大家剛剛親身經歷過、感受過,所以個個意猶未盡,津津樂道,描述起來充滿激情,十分生動具體。因此,寫的文章很有真情實感。
三、借助網絡,讓學生樂于積累素材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寫作時之所以無從下筆,不知寫什么,或者有話寫不出,主要是因為缺乏寫作素材。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呢?根據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都喜歡上網的特點,教師便可借助網絡這個平臺,引導學生瀏覽和搜集寫作的資料,養成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網絡資源極其豐富,包羅萬象,網絡的寫作素材更是豐富多彩、層出不窮。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留心關注、瀏覽這些資料,教會他們搜集資料的方法,并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如可以指導學生建立寫作素材庫,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等五類作文進行編輯,創建多個分類文件夾等等,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名人故事、成語典故、詩文集錦以及各種生活場景真實及時地下載到寫作素材庫中。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通過QQ群、微博、辯論會、佳作賞析等形式將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互相交流,并引導大家把搜集到的資料在全班同學中共享。由于上網是學生們喜歡做的事情,搜集資料和網上交流他們也樂于去做。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不僅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還為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解除了學生難于“無米之炊”的困惑。
四、贊賞激勵,提高寫作積極性
小學生都喜歡表揚、夸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發掘他們寫作的閃光點,適時贊賞激勵,以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在平時習作指導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有新穎的選材,巧妙的構思,一個特別的開頭或結尾等等,教師都要及時地以贊賞的口吻進行評價。如有一次寫《我最開心的一件事》時,有個學生這樣開頭:今天,我覺得一切好像都是那么美好,同學們見到我個個點頭微笑,路邊的小樹向我招手,樹上的小鳥也為我歌唱。放學后,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一路小跑回家去。剛到家門口,我就大聲地喊道:“媽媽,媽媽,我的作文獲獎了!”……我覺得這個開頭很特別,便在班上大加贊賞地評價:這篇文章的開頭很有特色,通過寫景(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襯托了他快樂的心情;通過動作、語言的描述(細致描寫)表現了他快樂的心情。我的評價,不僅使這位學生信心倍增,激發了他寫作的積極性,而且也使其他同學受到啟發。在作文的評改中,教師的評語更要注意激勵性。教師的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想寫作文,樂于作文。反之,會使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習作評語時,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價。對于寫作好的學生要求要高,要恰如其分地評議,以評價優點為主,多用鼓勵性語言,同時也要針對習作的不足之處提出有效的建議,使其不斷地改進。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要盡量挖掘其閃光點,哪怕用了一個好詞、好句也要大加贊賞,使他們嘗到寫作的甜頭,以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五、展示成果,使學生樂于寫作
要想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寫作,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寫作成果的機會和天地。為此,我想方設法開辟了各種途徑。首先,我在班上建立“作文園地”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的作品有兩種,一種是每單元作文評改后,凡是寫得好的文章我都讓學生重新抄寫貼在上面;第二種是學生的自由作文,文體、形式等不限,只要學生覺得滿意的作品都可以貼上去。這樣,使全體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很多同學都樂于動筆,充分調動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我要求學生把優秀的作品打印出來,然后收集整理,裝訂成《優秀作文集》,在班級里展覽,讓同學們輪流傳閱。其次,針對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我組織全班同學加入了班級的QQ群,設置了班級的“作文小天地”,讓大家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流探討,并把自己搜集的寫作資料以及自己的佳作上傳到班級的資料庫,實現了佳作展示,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家的寫作水平。此外,我還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參加各種作文競賽。如在每年舉行的“全國小學生冰心作文大賽”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舉行的“作文大王杯”競賽中,我都認真做好指導和修改工作,使不少學生的作品獲得了獎勵。獲獎的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產生一種愉悅感和成就感,從而對自己充滿自信,更加增強了對寫作的興趣,逐漸喜歡寫作,愛上寫作。
作文教學,確實是語文教師教學中的一大挑戰。這就需要廣大語文教師大膽嘗試,勇于創新,不斷地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抓住寫作的契機來點燃學生寫作的熱情,借助網絡讓學生樂于積累寫作素材,采用贊賞激勵、展示寫作成果等各種辦法,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慢慢地喜歡寫作,樂于寫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任編輯 鄒韻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