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巧琳 胡斌 徐翠香 張淑君 任珊

摘 要:目的 以《經絡腧穴學》實訓課為例,研究PBL教學法在針推新設專業實訓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針灸推拿專業(中國功夫方向)班級61人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PBL教學法組)37人,對照組(傳統教學法組)24人。兩組均進行形成性成績評價和終末性成績評價,并進行比較。結果 PBL教學法組的形成性成績、終末性成績均優于傳統教學法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PBL教學法不失為一種解決新開設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PBL教學法 新設專業 中醫實訓課 經絡腧穴學 中國功夫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052-02
目前,許多高校都將提高辦學水平的著眼點放在“學科交叉,特色突破”方面,以充分發揮學科交叉優勢,培養特色型復合人才[1]。從2009年開始,我校也與登封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聯合,開創性的開辦了針灸推拿學(中國功夫方向)專業,充分體現了區域辦學的優勢。然而,新專業的開辦,也伴隨著許多問題和矛盾的出現。因此,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就成為了實現教學內容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
PBL教學法作為西方教育發達國家的主流教學模式[2~3],即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問題式學習”或“問題導向學習”的自主學習模式,是倡導讓學生通過自學、研究、討論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綜合思考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4]。因此,在以往開展PBL教學法探索的基礎上,我們在新設專業——針灸推拿專業(中國功夫方向)的《經絡腧穴學》(《針灸學基礎》)實訓課中,開展了PBL教學法并進行研究,以期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1 實施方案
1.1 研究對象
河南中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2009級針灸推拿專業(中國功夫方向)班,61人。
1.2 研究內容
研究PBL教學法在《經絡腧穴學》(《針灸學基礎》)實訓課中的應用,并對應用情況及成績進行評價。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組
參照以往經驗,根據教務處有關實驗分組的規定,按照隨機區組設計,將本班61人分為2組,實驗組37人,作為PBL教學法組,對照組24人,實施傳統教學法。實驗組內再隨機分成7個PBL學習討論小組,每組人數5~6人。
1.3.2 主要的教學步驟
(1)前期準備工作。
遵照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統編教材《經絡腧穴學》的內容,按照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涵蓋全部實訓課章節(18學時),包括基本教學內容:腧穴的定位方法、點穴認經(十四經與十四經穴)。
PBL教學法組:選取相關內容的典型案例,每個章節編寫1~2個PBL教學案例。提前安排好教學場所,并準備好有關器材,教會并引導學生上網查閱和檢索醫學資源。開學初及授課前兩周將相應教學案例等資料發給或告知學生,學生以PBL實習討論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討論,最后總結歸納“學習問題”,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收集的資料做出問題答案,形成討論提綱,并在實訓課當堂演示講解。
傳統教學法組:課前提示學生做好預習,了解課堂即將講解的章節、內容。
(2)課堂教學實施的主要環節。
PBL教學法組:①學生演示并講解經絡的循行和腧穴的分布;②學生們分組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③學生總結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和得失;④教師總結評價本堂課。其中每個小組分別選1名同學做中心發言演示,其他同學指導和補充,全體師生共同參加討論,自由發言,討論主持人由同學輪流擔任并負責總結本次課的重點和難點,最后由教師做適當的補充和修正,并對演示學生的表現進行客觀的鼓勵性評價。
傳統教學法組:課堂以教師講授、演示為主,并將重點、難點作詳細講授。教師教授結束,由學生自行對本次課內容進行練習。
1.4 教學效果評價
兩組均分為形成性成績和終末性成績兩部分進行評價。形成性成績(40分制)來自每次實訓課教學內容結束后的考核,為實踐技能考核。評價環節主要包括對腧穴定位的掌握、各種取穴方法的運用、腧穴定取位置的準確性、腧穴定位的意義和應用、經絡的循行情況等。終末性成績(100分制)來自期末考試成績。
1.5 統計方法
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形成性成績比較(見表1)
2.2 終末性成績比較(見表2)
3 結論
PBL教學法組與傳統教學法組相比,形成性成績、終末性成績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采用PBL教學法在學生的形成性成績和終末性成績方面均優于傳統教學法。
4 討論
隨著科學的發展,新學科、新專業的開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學科交叉領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復合型人才,推動了社會和科技的進步。然而,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和矛盾的出現,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傳統教育理念和方法與新專業教育模式的矛盾、課程不能完全兼容的矛盾、教學資源整合利用障礙的矛盾等[5]。這些矛盾體現在課堂教學上,表現形式就是教學任務量大而課時量縮減,處理不當就會影響教學質量。
我校對新專業課程的設置不是對綜合性大學的教學計劃照搬照抄或者簡單修改,也不是對我校原來的優勢專業課程的拼湊,而是在開設的同時改接教學方法,將教學的重點由教會學生知識向教會學生學習轉變。如此以來,一則避免了新開課程的門類、數量眾多繁雜;再則避免了課程相互間的耦合不夠[6],不能形成優化組合,反而會偏離培養目標的現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我校新開設的針灸推拿學(中國功夫方向)專業,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漢語國際推廣項目,以針灸推拿學教育和英語語言訓練為基礎,以少林武術和太極拳為載體,實施“針灸推拿+中國功夫+英語”的套餐式教學模式,目標是培養“精針推、通功夫、懂英語”的復合型、外向型人才。《經絡腧穴學》作為針灸推拿專業課中的主干課程,不僅是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中醫針灸及科研人才的必修課,而且該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7]。其實訓課程部分直觀性、實踐性、科研性及綜合性較強,決定了它在針灸專業教學體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研究表明,PBL教學法符合更新教學觀念、增強創新意識、深化教學改革的要求,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探索性、主動性,更加具有問題性和參與性,能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法相比具有明顯優勢,既解決了新開設專業知識版塊增加和課時減少的矛盾,又解決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擴大信息量、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課時消減的矛盾[8]。這一教學方法在我校新開設的針灸推拿學(中國功夫方向)專業的引入,再次證明了這一教學觀念與方法的優越性。
本研究中,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引入了形成性成績。形成性成績作為期末課程成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更重視平時學習,而且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進自主學習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綜合能力[9]。
本研究結果顯示,PBL教學法組的形成性成績、終末性成績均優于傳統教學法組,證明采用PBL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平時成績,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期末總成績;不僅實現了理想的知識教育效果,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因此,PBL教學法不失為一種解決新開設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趙伶俐,潘莉.發展交叉學科:21世紀高等學校創新的主題和難題[J].現代大學教育,2003(4):39-41.
[2] Lohfeld L,Neville A,Norman G.PBL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views of Canadian residents [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05,10(3):189-214.
[3] Price KJ,Eijs PW,Boshuizen HP et al.General competencies ofproblem-based learning(PBL)and non-PBL graduates[J].MedEduc,2005,39(4):394-401.
[4] 崔炳權,何震宇,王慶華,等.PBL教學法的研究綜述和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7):105,118.
[5] 吳緒平,王述菊,陳邦國,等.試議《經絡腧穴學》的實踐教學改革[J].湖北中醫學院學報,2009,11(1):63.
[6] 夏明,管婧婧.關于在高等中醫院校建設食品專業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6(4):274-276.
[7] 王衛,魏連海,孟向文.《經絡腧穴學》互動式教學法的實踐體會[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7(4):274-275.
[8] 黃亞玲,劉亞玲,彭義香,等.中國學生應用PBL學習方法可行性論證[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3-4.
[9] 陳蘭.基于形成性考核評價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