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上半葉法國成為歐洲歌劇之都,創造了盛極一時的“大歌劇”。邁耶貝爾(G,Meyerbeer,1791~1864)是法國大歌劇名噪一時的作曲家。他的1了部歌劇大都獲得成功與聲望。他的作品充分發展了法國大歌劇的富麗堂皇、結構嚴謹、色彩豐富的特點。下面我們介紹的就是由邁耶貝爾作曲的法國三幕喜歌劇《迪諾拉》(Dinorab沖的詠嘆調“輕巧的影子”。
《迪諾拉》的故事大綱是根據法國布里多尼的童話“尋寶”與“阿莫的裝備”創作而來。劇中人物霍爾與迪諾拉是一對將要結婚的情侶,而就在結婚當天,新郎失蹤了,原來他發現了一個寶藏的下落,根據傳說,誰碰到寶藏都將會滅亡。霍爾沒有理會不祥的預示,尋求朋友克林登協助尋寶,不明真相的迪諾拉一度精神恍惚,為了尋回她的愛情,抱著她心愛的小山羊到處流浪尋找霍爾。從迪諾拉口中,克林登了解到傳說的故事,之后克林登與霍爾分別邀請對方第一個去檢查寶藏。就在此時,迪諾拉在月光下尋找著自己的影子,并邊唱邊跳一不小心掉進河里,差點被淹沒,幸好聰明的霍爾急中生智成功將其解救。
這首“輕巧的影子”是迪諾拉在歌劇第二幕中演唱的詠嘆調。此曲是一首回旋曲式。第一部分是宣敘調。孤獨失落的迪諾拉面對山間夜晚的寒冷和陰暗,看到一輪明月高懸天空,這時她將自己的影子和山谷間的樹枝蔭影當作伴侶,向它們訴說并邀請它們一道唱歌跳舞:“月光、樹影,快樂的伙伴,請不要走開”。第二部分是3/8拍輕巧活潑的圓舞曲風格,音樂以模進的創作手法使音樂不斷富有動力,并且在旋律中出現轉調,要求歌者以不同的語氣重復相同的旋律,在聽覺上有種類似于回聲的感覺,像影子般相隨,瘋癲的迪諾拉在歌中唱道:“輕巧的影子追隨我的腳步,不要走、不要走。隨著我的聲音來跳舞,不要走,不、不、不,不要走,和我一起跳起來,回答我。啊,很好。”演唱時要注意小節的重拍以及圓舞曲的表達發式。另外在幾個“Non,non,non”(不、不、不)要做減慢及音色變化的處理;當音樂轉成6/8拍節奏后速度稍做加快。幾乎都是華彩片段,在演唱時要做好吸氣的準備,以小節的第一、第三拍為拍點稍作停頓,但氣息要連貫,使華彩樂段的音樂流暢而輕巧靈動,后句代表的是前句影子的回音,演唱時做好兩句強弱對比,在音量、音色等聲音上有不同處理;在3/8拍的圓舞曲之后進入到2/4拍的抒情風格,這一段是相對緩慢的行板節奏,相對前面歡快的氣氛,這里表現出迪諾拉心中的孤獨和憂郁的心情,樂句連貫悠長,全新的旋律與伴奏的織體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給人以充分的想象,并逐漸將樂曲推向高潮。最后主題重現“輕巧的影子,請留下來吧”,隨后進入尾聲,此處只有襯詞“啊”,是歌者的花腔華彩樂段。音樂跨度大,樂句長,需要歌者的演唱技能達到一定的水準方能完美演繹,此樂段也是最能體現歌者的演唱技能。這段華彩可以根據演唱者的歌唱能力來調整難度。在演唱時要注意相同旋律音色、強弱力度對比的處理,聲音要保持高位置,每個音符要準確且富有顆粒性和靈活性,音樂要流暢,充滿跳躍感。顯示出迪諾拉熱情、活潑的性格。
整首歌曲的風格華麗、明快,是屬于輕型抒情、花腔女高音的作品,要求演唱者要具有一定花腔演唱的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