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華
遙想遠去的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自此,每年的9月10日成為中國教師節。
2014年,即將迎來第30個教師節,“三十而立”了,我想,教師節,她也該走向成熟了吧?
我是教師,多年的教學生涯,16個教師節的輪回,使平日里孕育的一些節日回憶存懷于心,在時間罅隙里重逢、交融、沉淀,百感而出。
這也算是“桃花源中人”說“桃花源中事”吧!
獨特的賀卡
歲月是譜,生活若弦,細看歲月匆匆流逝的痕跡,竟似一夕成長,轉眼之間,我已過了16個教師節。
收拾行進中的收獲背囊,折疊整齊、形態各異、顏色不一的一捆捆賀卡,分類有序地擺放在我的書房櫥柜里,成了我最厚重的節日回憶。
這些賀卡都是每年教師節班上學生送我的,宛如遷徙的候鳥,每當季節來臨,定會翩飛而來。
除了教師,您可能很少能收到很少能看到這樣的賀卡,因為沒有任何商店有售,她們多是純手工制作,溢滿真情,比任何物質更貴重。
我清晰記得第一次教師節收到祝福賀卡的情景。那是全國第12個教師節,時光倒流到1997年9月10日,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長沖高級中學高一(7)班,給我留存這樣甜蜜的光影:
那天,秋高氣爽,天空碧透。“叮鈴鈴”,我踏進教室時感覺靜得出奇,走上講臺,突然發現昔日整潔的講桌上鋪滿了紅紅綠綠的賀卡,做得那樣精致,那樣鮮艷,那樣漂亮,那樣熱烈。“老師,您辛苦了!節日快樂”,全班學生齊聲祝福,突然響起的掌聲讓初為人師的我流淌著一股暖流……
里面有張賀卡這樣寫著:老師/您是風兒我是花/風兒吹拂我長大/老師/您是陽光和雨露/照亮澆灌我的人生路……
我的高考志愿是父親確定的,當了一輩子農民的他對我說:“就當老師吧,干凈,不曬太陽不淋雨的。”說實話,我對當老師曾有過抵觸。但在那一刻,看到學生們稚氣的面孔,以及與他們相處時的純凈快樂,我當時捧著那一厚沓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用心制作的賀卡,對自己說:“努力當一個好老師吧!”
跨越時空的祝福
我不能用優美的舞姿演繹我的人生,不能用調色板描繪出斑斕的世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唱著波蘭兒歌“粉刷匠”的快樂旋律,教書育人。
由于家庭原因, 10年前,我來到廣東省著名僑鄉開平市開僑中學任教。
十幾年里,我很多同學在社會中沉浮,磨得焦頭爛額。但我與學生之間的師生情誼如磐依舊,馨香淡淡。
開僑中學是廣東著名僑校,僑鄉的學生思想活躍,視野開闊。來到異域他鄉的第一個教師節,是全國第18個教師節。9月10日那天,學校早早掛上了節日祝福的紅條幅,分發了學校董事會、華僑的慰問禮物;我作為外地老師代表參加了市政府“外地教師教師節座談會”,政府領導親切地祝福我們教師節快樂,還對我們不遠萬里對僑鄉教育的貢獻表示真摯的感謝,真摯的語言,親切的問候,消弭了我當年來到異鄉的鄉愁!
下午,回到學校辦公室,突然發現辦公桌擺滿了賀卡,個性依舊,熟悉依舊;放了一堆巧克力,一大束鮮花,幾鐵盒“王老吉”潤喉糖……我打開其中一張賀卡:“阿華田,教師節快樂哇!我係班長啦……,還有係您那獨具湖北特色的普通話,好有型啊……”,“王來吉”上的紙條留有一行娟秀的字跡:“老師,看見您喉嚨發炎了,注意啦,廣東容易上火啊!少吃辣啦!”……
那次,我還收到了家鄉湖北原來那所學校的學生跨越千里郵寄來的賀卡,沒有指責我對他們“始教終棄”,而是深深的祝福與懷念;一個只讀幾天就全家移民加拿大的學生,也在我的電腦郵箱里送來遙遠的來自多倫多的網絡節日卡……
一樣的節日,不同的歲月;一樣的祝福,不同的地域。
這種祝福跨越了時空,演繹著當下久已稀缺的真誠!
美好的設想
2013年,是我高中畢業20年,回想昔日的青蔥年華,不勝唏噓;回憶健在的昔日老師,萬分感嘆!
我們決定在20周年同學會之際,給昔日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送去祝福。
我們將設想付諸實施。大家看望了霜染兩鬢的老師,送上了裝裱雅正的錦屏,萬般情感濃縮為“桃李滿園”四字。我看到,白發蒼蒼的班主任杜老師看到已成家立業的我們和裝滿深情的匾幅,非常激動,連說感謝。
后來,他書就七律二首。茲錄一首如下:
錦屏雖薄值千金,滿載莘莘弟子情。
為予新樓添異彩,因之老朽長精神。
尊師乃效楊時敬,重義猶存結草心。
更喜門生多國棟,園丁念此總驕人。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也是老師我理解老師的情懷為師之富富在弟子三千富在桃李滿天下為人師者一生與純真的學生為伴與知識為友對滿天星宿賞弟子成材寫就自己平凡而厚重的人生
設置教師節本是要表明“教育是根本”,倡導尊師重教。時至今天,我們也無法回避這樣的事實,一些人、媒體、商家某種程度上在渲染、惡構、歪曲教師節:為吸引眼球,一些媒體以個別代替一般,以偏概全,大肆渲染教師節里家長給教師送禮的風潮;一些商家唯利是圖打出“教師節送什么禮物”的招眼廣告;一些新聞專門在這一天報道個別教師的負面師德問題,并推出“教師形象調查”……
阮玲玉說“謠言殺人啊” 宋君健先生曾寫《教師節聲譽與尊嚴盡失還是取消為好》的悲憤檄文試問教師節里除了一些發達地區個別家長教師外中國廣大地區的家長與老師之間并沒有送禮往來何必夸大其詞傷害廣大教師的心靈呢教師也是一種職業出現罪犯畢竟是極個別的現象依法處理就好何必一眚掩德度上綱上線苛責遷怒于教師群體呢……
看到白發蒼蒼的杜老師接過牌匾那欣慰的笑容,今年是第30個教師節,三十而立,我設想、我希望到時候能創設另一樣的氛圍,這一天,像勞動節等其它節日一樣賦予教師節正能量的節日氣氛:
這一天,具有公信力的媒體播出楊時程門立雪、陶行知重教辦學的教育典故,傳遞有溫度的聲音;這一天,社會發起昔日一個議員質問傅斯年“你要這么多經費干什么?”的討論;這一天,對教育的推進做一個全社會的總結……
師者不立,生有何立?有了這樣的教師節氛圍,本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并且“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師,才能不再妄自菲薄,高擎師道尊嚴,勵茲青年、蔚為偉器!
時光是不斷拔節的枝葉,回憶是被包裹住的年輪。16年的教師節記憶,流淌成一段如歌歲月。
褪卻鉛華,回歸本原。面對孩子,面對自己,面對知識,面對未來,存留一份敬畏、一份感恩、一份寬容,讓教師節在“教育是文明和發達的搖籃”的常識里生根吧!
(作者單位:廣東開平市開僑中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