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鳳
摘 要:村民委員會是中國最基層的村民自治組織,是國家治理最基本、最基層的單位,多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審計部門和財政部門就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及管理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村級財務管理逐步完善。但是,目前村級財務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基層審計機關需要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收支審計,做到將農村財務審計作為管理好農村財務工作的突破口,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好保障。
關鍵詞:農村;財務審計;工作
中圖分類號:F23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9-0158-02
一、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原因
加強村級財務收支審計是歷史變化的必然需要。隨著農村稅費改革,村級經濟收入來源發生了根本變化,改革前,村級主要是靠“三提五統”收入,稅費改革后,村級收入主要來源是國家政策性轉移支付,因此村級經濟收入發生歷史性變化,由過去自己“收”變為財政“撥”,按照溫家寶總理提出的“財政資金流向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的要求,就必須加強村級財務收支審計。與此同時,國務院、各級政府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要求加強村級財務收支審計。村級財務審計擔負著村級年度財務審計、村干部離任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等工作,同時負責將審計結果及處理意見及時向村民公開。因此,加強村級財務審計是基層審計機關依法行政的必然需要。
二、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
1.推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強化農村財務公開制度的落實,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能夠定期對村財務進行審核、檢查,并及時將審計結果進行公開公布。這樣,村民才能了解并掌握村集體財務收支情況,讓村民明明白白,利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2.推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揭露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推行農村財務審計制度,能及時發現并糾正農村基層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它對正確、全面地落實農村政策,促進農村干部依法、依規地執行政策和管理財務起到良好的作用。
3.推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農村集體資金合理、有效使用。推行農村財務審計能夠有效解決資金使用隨意、非生產性開支比重過大等問題。它能夠將有限的農村集體資金用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壯大集體企業上,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用,達到促進農村經濟繁榮,進一步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4.推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提高農村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現階段,農村財務人員雖然在年齡、業務水平較以前有較大的提高,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農村財務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直接上崗,他們對會計基礎規范要求不熟甚至陌生。通過推行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通過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得到不斷提高。他們會按照會計制度建賬、記賬和報賬,保證會計資料的全面性和真實性;通過審計督促農村財務人員按照現代會計制度要求,完善會計科目、報表、憑證,確保賬目規范。
三、開展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保障措施
自實行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以來,國家農業部、省、市相關的審計規章制度相繼出臺,各地區逐漸重視起農村審計工作,將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作為新時期工作的一個切入點。
1.堅持與時俱進,依法將村級納入審計范圍。農村財務審計要依法將村級納入審計范圍。堅持“點線面”相結合,抓住財政資金流向這根“主線”,突出村級財務收支這個“點”,在年初制訂審計項目計劃時,首先要根據各行政村實際情況,把財政資金流入較大的村納入審計“重點村”。其次把經濟收入較大的村納入審計“范圍村”。最后把經濟較薄弱的村納入審計“抽審村”。
2.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確保審計工作見成效。農村財務審計人員要堅持查實數、報實情、實事求是的原則,首先要求鄉鎮強化財政所(會計服務中心)審核監管力度,徹底解決“代而不管”問題,對不合規票據、白條一律不予報支,對不合財經法規的財務行為堅持抵制;其次要完善村級民主理財制度,村級所有財務開支票據,必須經村務監督委員會核實簽章,否則視為不合規開支,不予核報;第三要嚴格查處村級“賬外賬”行為,對不納入鄉鎮財政所(會計服務中心)管理的行為,堅決查處,并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審計機關要將審計結果及處理意見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及時向村民公開,確保村級財務審計見成效。
3.逐步完善農村財務審計制度,加強對審計人員的考核、培訓要逐步完善農村財務審計制度,保證農村財務審計部門的工作職能。同時,由于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和專業性都非常強的工作,因此要求從事農村財務審計的工作人員要具備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過硬的業務素質,所以一定要切實加強對農村財務審計人員的考核、培訓及監督,從根本上提高財務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4.努力克服困難,改善審計工作環境,農村財務審計應該加強與監察、紀檢等權威部門的合作,積極主動地解決糾紛,調節矛盾,做好配合工作,主動尋找開展工作的突破口,以最終能夠盡職盡責地完成各項任務,爭取政府對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支持。通過全方面的努力與爭取,逐漸使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環境得到改善。
5.嚴格審計紀律,樹立審計權威。在審計工作方面,審計人員一定要做到“四不”,即處理問題不留情面,審計賬簿不留死角,定性是非不偏聽偏信,核查手續不留漏洞。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需要拓寬思路與運用各種方式加強審計結果的執行力;我們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開展廣泛合作,以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樹立審計的權威性,因為只有提高審計質量、樹立審計的權威,才能使審計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的體現。
6.著力加強審計力度,不斷拓寬審計范圍。首先要以法制化、規范化、經常化為目標,著力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力度,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安全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其次拓寬審計范圍,將審計的內容由過去單一的集體財務審計和農民負擔專項審計,拓寬到現在的群眾舉報審計、重點財務審計、村干部離任審計、承包合同審計等。
綜上所述,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非常重要,在農村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斷提高農村財務審計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使其對相關專業知識有廣泛涉獵和深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不斷增強審計人員的審計實踐經驗和技能,提高駕馭審計活動的能力也至關重要。財務審計人員嚴格遵循《會計法》和《審計法》對有效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安全和農民的合法權益,真真達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維護農村社會穩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