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
“過去一年,我在大劇院看了10多場世界著名樂團的經典演出,每次買的都是百元左右的門票。”說這話的高鼻子藍眼睛來自德國,如今工作、居住在上海。他喜歡上海的美食,經常逛“新天地”、“田子坊”,有時與朋友騎著自行車在西區梧桐樹掩映下的小路甚至弄堂游玩,讓他倍感驚喜和不可思議的是,自2013年12月起至2014年9月的“走進大劇院——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系列演出,美妙極了,這是他熱愛上海的理由之一。
隨著9月20日德國萊比錫愛樂樂團音樂會的收官演出結束,在數以萬計中外音樂愛好者心里留下極佳口碑的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也一同落下了帷幕。

那天夜晚,告別了一起聆聽萊比錫愛樂樂團演出的德國朋友,幾個上海人走在人流熙來攘往的南京西路,一路議論著、感慨著:一座城市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是擁有無數摩天大廈,通暢的道路?還是街頭巷尾24小時便利店,路邊的林蔭?
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城市魅力在于“以人為本”的一切。
音樂世界也不例外。可以有填充勵志故事的各種“好聲音”、“夢之聲”,可以有街頭藝人雜耍,也應當有價格平民化的古典音樂、芭蕾、交響演出。
在熒屏上“好聲音”、“夢之聲”奪盡人們眼球的當今,上海的確有人,執著地以純粹的“陽春白雪”音樂,通過舉辦國際音樂年,去溫暖那些喜愛、向往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等音樂的古典愛好者。從去年12月至今,不到一年時間里,巴黎男童合唱團的天籟之音、匈牙利交響樂團的聲音追尋、俄羅斯音樂家的高加索山脈回聲、捷克布拉格第一黑光劇團的童話音樂、澳大利亞古德納的弦樂四重奏、維塔利·比薩連科的鋼琴激情演繹、“頑童”埃馬紐埃爾·塞松的宮廷優雅、巴洛克室內樂、大提琴家尤里斯·馮登貝爾格和鋼琴家馬林·威利斯展示的二重奏華彩樂章等紛紛登陸莊重的上海大劇院舞臺,眾多世界知名藝術家以異常平民化的票價給了近2萬人次奉獻美妙的古典音樂。這,不能說不是奇跡。
誰是這個國際音樂年的幕后推手?他們為何熱衷于默默地做音樂公益?
在20日晚萊比錫愛樂樂團演出結束后的慶祝酒會上,記者見到了“漢唐文化”董事長郁為琦。這個腦后盤著發髻、一身優雅禮服的年輕女子宣布,“第二季”(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走進大劇院——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不僅將繼續為上海的中外音樂迷帶來精彩演出,而且將走向更多的城市。
其實,名叫“漢唐文化”的這家民營文化企業,過去的業務與音樂并無交集。他們一直致力于打造電視節目“極致”,傳播的是世界奢侈品背后獨特的文化追求。去年,基于多年打拼所積累的實力,他們與諸多世界著名樂團牽手,一起合作傳播純粹的古典音樂及文化。即便奢侈品文化與古典音樂之間有著某種聯系,但是作為一個在商言商的民營企業,他們努力嘗試向普通市民奉獻“你買得起的世界知名的高品質音樂”,這樣的嘗試是難能可貴的,也很可能是難以為繼的。孰料,他們剛剛攜手上海大劇院演完了“第一季”的15場經典演出,旋即即宣布第二個年度將繼續獨立策劃、引進更多世界著名樂團或樂手來華演出。為了讓古典樂迷們在商業大潮熱襲的當下依舊能享受到純粹的經典音樂,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親近古典音樂,他們努力地廣結人脈,計劃引進包括意大利音樂家合奏團、西班牙b vocal奇妙人聲組合、亞美尼亞青年交響樂團、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合唱團以及Lily Laskine國際豎琴大賽金獎獲得者音樂會等在內的高水平的音樂演出。

記者多次觀賞了2013至2014年度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的演出,每次都與場內觀眾一樣,無法遏制內心的感動、感激。盡管浮躁的商業讓優秀的、經典的世界樂團演出變得越來越小眾,越來越邊緣,但世界知名樂團一旦出現在上海大劇院,被人們親臨現場所感受,那種難以言表的美妙又喚起了人們心底的信仰和情感,場內的掌聲時常一浪高過一浪,讓來華演出的世界級藝術家倍感溫暖。這一年,主辦者將15場演出分為“百年經典”、“向大師致敬”、“獻禮兒童節”、“中國與世界”四大主題,努力照顧到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不同音樂偏好,體現了他們的用心和嚴謹。他們還為國際音樂年每場演出精心設計和印制了平面宣傳冊,幫助觀眾在聆聽經典音樂的同時也理解音樂背后的文化內涵,小小宣傳冊成了許多樂迷的珍藏。
在“國際音樂年”演出的同時,漢唐文化還在上海部分高校舉辦了50場大師班,為超過7,500位專業學生和音樂愛好者免費提供了與音樂大師直接交流的機會,演教結合的活動燃起了莘莘學子對于古典音樂藝術的興趣,新的音樂火種播在了新一代知識人群的心底。
古典音樂的傳播并不局限在大劇院的舞臺,“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還依托自己旗下的電視節目《極致》,連續地、全面地在熒屏上展現了國際音樂年的精彩風貌,據不完全統計,有關第一季15場經典音樂演出的內容和相關信息,覆蓋全國49家地方電視臺及衛視、34個機場、超過2,000條航線,總覆蓋超過1.5億人次。此外,利用新老媒體資源,“漢唐文化”在其官方網站、微信訂閱賬號以及豆瓣活動等多個新媒體平臺上也積極進行推廣,讓古典音樂知識通過新媒體手段春風細雨般滲透至更多年輕人生活。
浮躁的商業讓經典音樂演出越來越小眾,但一旦被人們親臨現場所感受,那種難以言表的美妙又喚起了人們心底的信仰和情感。
即將開鑼的“走進大劇院——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第二季,將以“用古典音樂推廣劇院文化,促進東西方音樂交流”為主題舉辦10場音樂會,演出內容仍然集中于古典音樂領域。演出方式上新增加了巡演和展覽,全年共有6場音樂會將在上海、杭州、廈門、蘇州、北京、天津、沈陽等7個城市的大劇院進行巡演,另外2場音樂會期間將舉辦相關展覽,生動呈現古典音樂史。
而這一切,都是一個民間文化企業的默默追求。
“漢唐文化”是個令人好奇的現象。它為我們城市帶來了什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