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9月16日, 2014華為云計算大會(Huawei Cloud Congress,HCC2014)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超過10,000名客戶、合作伙伴和業內人士參加了這次深具影響力的全球頂級IT盛會。在今年的云計算大會上,華為發布了一系列創新的IT解決方案,覆蓋數據中心、融合存儲、云操作系統和大數據分析平臺等多個領域,賦予“精簡IT,敏捷商道”新的內涵。
對于天然具有數據屬性的金融業來說,大數據能夠為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更好地實現金融服務創新。招商銀行構建起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大數據應用和分析平臺,實現7年內海量交易歷史明細信息的實時查詢、實時征信、實時事件營銷,以及針對準確客戶群的精準營銷。
信用卡征信事件由原來的2周左右降到10分鐘以內。理財產品短信營銷更加智慧,只要發送原來數量19.6%的短信,就可以覆蓋95%最終購買的客戶。根據招商銀行以某重要分行客戶為樣本測算,對數據進行分析以后,系統有選擇地根據相關理財產品的特征匹配用戶的財務狀況及理財產品的持有情況進行推薦,短信發送數量大幅下降,但命中率大幅提高。
“滬港通”(上交所和港交所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業務)將于10月正式開通。這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對承載證券交易業務的IT系統帶來挑戰,需要提供更順暢更實時更海量的交易服務,并能應對短時間內劇增的大并發量處理。
今年5月,華為與Infocast迅速反應,業內最快推出針對滬港通的IT解決方案。華為與金融資訊科技的供應商匯港資訊合作搭建“雙子星”一站式證券交易平臺,可為參與滬港通的300余家券商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易操作的資訊交易平臺。華為在吞吐、計算和時延傘方面實現同步優化,將關鍵交易應用性能提升數倍,使得用戶可以更高效地處理滬港通交易,搶單更快。它將每個單客戶業務支撐系統BBS的處理能力提升到每秒1000單,是業界目前最高能力的2倍,同時可對接的BBS超過10個;整體平臺可提供每秒鐘10000單交易的處理能力,而且每單交易處理時間降低到20毫秒以內,遠優于港交所所要求的200毫秒標準時延。

除了金融業,改變足球也需要“硬”功夫,綠茵場上“第12人”,就是華為與SAP合作的HANA一體機。
SAP與德國足協聯合創新,基于SAP HANA平臺運行,為訓練、備戰和比賽情況的分析工作提供便利,還可以協助教練和球探處理海量數據,發現并評估每場比賽的主要狀況,提升球員和球隊的成績。
這一足球科技的核心是SAP HANA卓越的大數據分析能力。軟件離不開“硬”本領:作為SAP長期戰略合作伙伴,華為SAP HANA一體機重新定義數據庫極限速度,幫助全球眾多客戶的數據處理更實時,決策快人一步。華為SAP HANA一體機在醫療、教育、能源、自信、制造業、零售業、政府和高科技等眾多行業獲得市場突破,意大利零售企業Unicomms.r.l,芬蘭Bilot、西班牙知名醫院Xanit Hospital、德國飛機研發制造商Helipark等公司都在使用,并評價為“高性能、高穩定、靈活”。
“華為要成為企業、運營商認可的IT玩家,為其提供創新、差異化、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表示,“華為在此次云計算大會上所展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都將以開放、融合、創新的技術,幫助客戶簡化傳統IT基礎設施,讓系統更精簡、業務更敏捷,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作為此次云計算大會最重要的發布之一,華為推出了面向未來的SD-DC,即業務驅動的分布式云數據中心架構。它從云、大數據、管理幾個層面進行創新,幫助企業構建具備業務感知、商業智能和管理統一等關鍵能力的業務驅動的IT基礎設施,同時保持開放和多廠商兼容,以應對變化和加速創新。
作為SD-DC業務驅動的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的關鍵部件,華為還發布了FusionSphere5.0開放云平臺和OceanStor融合存儲。
FusionSphere是華為面向企業和運營商客戶推出的開放、高效的云操作系統,是華為云計算的靈魂,它能幫助客戶隨需部署服務器虛擬化、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業務。自從發布以來,華為FusionSphere已服務于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共建設超過120個云數據中心,政府及公共事業、電信、能源、金融、交通、醫療、教育、媒資、制造等各行業客戶均使用該解決方案來整合和優化現有數據中心和業務平臺,提升業務系統可靠性和IT運營效率。
與此同時,在HCC2014上,華為還發布了業界首創的OceanStor融合存儲。相比業內其他存儲產品,OceanStor融合存儲具備五大融合特性。首先是在一套設備內實現SAN與NAS的融合,節省投資15%以上,并讓空間利用率提升50%;其次是實現了多廠商異構設備融合,可以平滑接管現網設備,最大限度保護客戶投資,提升設備利用率;再次是性能與容量的融合,客戶可以根據業務需要,敏捷選配SSD和HDD等不同存儲介質,在性能和容量中找到最佳平衡;而高中低端全系列存儲的融合,使得數據可以按照其價值的不同在各檔位設備中自如流動起來, 并使數據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同時使用成本降低60%;最后,創新實現了一體化的主存與備份融合,客戶無需采購專用的備份軟件和服務器,就能實現秒級備份,讓數據的備份和管理更加敏捷、高效。
9月16日,華為公司戰略Marketing 總裁徐文偉在上海召開的2014華為云計算大會(HCC)上,正式發布了全球聯接指數。這是業界首次對國家和行業聯接水平進行全面、客觀的量化評估。
全球聯接指數調研發現,聯接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根據華為對2個維度16個指標的研究分析得出,聯接指數每提升1點,人均GDP增加1.4%-1.9%,發展中國家的提升會明顯大于發達國家。在本次調研的25個國家中,德國的聯接指數全球排名第一,借助ICT驅動工業革命4.0,從而保持良好的競爭活力。發展中國家通過積極的ICT政策也獲得了加速發展,智利、肯尼亞、埃及等國家的聯接指數在增長空間維度排名前列。一個樂觀的事實是,全球大多數國家已經把ICT投資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通過統一規劃充分釋放ICT潛力,驅動國家經濟的良性增長。
華為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產生1000億的聯接,其中90%以上將會來自各種智能的傳感器,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加入到聯接中來。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會成為互聯網企業,借助聯接的力量縮短業務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釋放出產業創新的巨大潛能,驅動創新焦點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遷移,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互聯網時代正在到來。
全球聯接指數的研究顯示,65%的企業計劃在未來兩年加大對ICT的投資。金融是所有10個行業中聯接指數調研總分最高的行業,71%的金融企業表示未來兩年ICT投資增長將超過5%。
調研顯示,移動寬帶、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是企業擁抱ICT轉型過程中最為關注的四大技術基石。華為預測,到2020年,全球ICT支出將增長到接近5萬億美元的市場空間。今天,ICT已經由過去以提高效率為特征的支撐系統,向驅動價值創造的生產系統轉變,聯接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等之后新的生產要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