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波 葛慶 田擁軍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高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強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近年來,我院電子、電氣、光伏發電等電子類專業為適應職業教育內涵建設的發展需要,深入企業調研,從畢業生就業面向的職業崗位群出發,分析各種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務為核心,以工作項目為載體,解構傳統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重新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內容,形成項目化的課程體系,并根據項目組織原則實施項目教學,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既符合職業能力培養和形成規律,又能滿足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的項目化課程體系。筆者擬以電子類專業基礎課程《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為例,探討項目化課程改革與實踐過程。
我院電子類專業建設堅持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滿足企業行業對人才需求的原則,在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標準制定上實行了程序化、標準化管理。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標準之前,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開展廣泛調研,剖析電子、電氣、光伏、信息技術等領域企業行業的發展趨勢,企業人才需求和工作崗位設置情況,形成專業調研報告后,邀請行業企業、職教專家對畢業生面向的企業工作崗位進行分析,確定職業能力標準,明確專業定位。堅持“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中心設置學習課程、以職業能力發展順序為依據設置課程內容、以典型產品制作為載體設計教學項目、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設置技能訓練”的原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開發方案,并將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理論和項目化教學理論應用于課程建設中,形成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模式。
以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為例,通過企業調研,進行崗位分析與崗位描述后,得到典型的工作任務分析表(如下頁表1所示),然后將相互關聯的典型工作任務按職業能力培養與職業成長規律及難易程度進行分類,解構傳統的學科體系,形成了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項目化課程體系,并制定出人才培養方案和各項目課程的教學目標。

表1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工作崗位與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表
明確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是預期的課程教學的教學成果,即通過一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達到的狀態。以《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為例,課程目標分為技術知識目標、職業能力目標和職業素質目標,如表2所示。

表2 《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課程目標描述表
項目化課程內容設計 項目通常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應依據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要達到的技能標準選擇課程內容,設置教學項目。在橫向上,應根據知識技能的難易程度,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設置項目;在縱向上,應根據職業能力的形成規律,遵循由學徒工、初級工到工程師、專家大師的成長規律設置項目教學內容和技能訓練順序。應按照以下標準:(1)具有清晰的工作(學習)任務,具有明確的成果展示;(2)具有完整的工作過程;(3)項目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有直接關系,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4)學生能自己處理在項目中出現的問題;(5)學習結束時,師生能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在此基礎上,打破傳統學科體系的課程體系,構建以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為依據的項目課程,如電子類專業的基礎課程《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是由傳統的學科體系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子技術試驗》、《電子技能訓練》等課程解構重構而成的,其項目內容與順序安排如表3所示。

表3 《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課程項目結構表
學習情境是在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背景下,將學習項目中的能力目標和學習內容進行基于教學論和方法論的轉換后,在學習項目框架內構成的主題學習單元。課程目標確定后,根據課程目標設計的項目載體,依據教學組織與學習規律的需要,為每一個項目設計若干個學習任務(情境),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而開展教學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僅有一個個抽象的工作任務還不夠,還需要進行學習情境(任務)設計。
學習情境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是:(1)在設計學習情境時,應考慮本單元在項目課程中的地位以及本項目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兼顧學習內容的連貫性和持續性;(2)要熟悉項目描述的能力目標與知識目標,任務的設計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簡單到復雜)和職業能力成長規律(由學徒到專家);(3)教學情境的學習應從學生學習和指導教師教學的角度設計內容,兼顧學生自助式學習;(4)應明確評價成果形式,如產品、論文、服務等。我院為《電子電路分析與制作》課程“線性穩壓電源設計與制作”項目設計的學習情境如下頁表4所示。

表4 “線性穩壓電源設計與制作”學習情境描述表
根據項目化課程的特點,課程的考核以項目考核為單元,堅持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考核方式。考核時,依據學生的職業能力表現評價學生的成績。在評價方案的制定與操作上應堅持的原則是:(1)采取模塊化的考核方式,學習完一個項目后,進行一次項目總的考核,由各個項目得分構成學生總的課程成績;(2)個人考核與團隊考核相結合,考核時注重個人得分與團隊得分相結合,確保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與個體差異考核;(3)注重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教師考核學生是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與最后作品的完成情況給予計分,而不是單一地只看考核結果;(4)注重差異化評價。對于基礎較差、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要建立成長檔案,從縱向發展的角度評價學生,鼓勵學生的進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充分利用世界大學城教師教學空間,建立項目化課程教學資源庫,利用課程資源導航、表格式教案讓學生能方便地找到學習資源,其中教學資源庫包括兩種類型:(1)課程資源導航,主要有課程介紹、課程標準、學習指導、教學課件、作業試題庫、工程案例等;(2)項目任務學習導航,主要有某一學習任務的學習導航,包括教學背景、學習前準備、學習中階段、學習后歸納階段,各階段含有豐富的引導式學習資源,便于學生學習。
要充分利用網絡空間,教師空間賬戶與學生空間賬戶相互成為學習好友,成立學習群組,師生共同討論學習問題,教師布置教學作業,學生通過網絡提交作業,實施互動自助式教學模式。
我院電子類專業經過幾年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初步探索了項目化課程的改革模式。通過對畢業生面向的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分析,重新解構課程體系,打破原有學科體系的教學內容,將相似、相同、相近的工作任務集成為一門課程,建立相對應的項目實施教學,設計對接工作崗位、以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情境,堅持教、學、做合一的項目教學方案,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培養學生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同時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嚴中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職教課程開發與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5]姜大源,吳全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