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揚
【摘 要】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市場經濟體制逐步深化的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念正經歷著巨大的沖擊,而作為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密切聯系的醫護人員,全面分析其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問題,探究有效的教育途徑,提高服務質量,對于實現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社會轉型 醫護人員 職業價值觀
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開放的社會轉型時期,轉型在帶來巨大成就、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其所造成的各種社會階層、利益結構等也正發生巨大變化而沖擊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醫護人員作為社會的一個“職業窗口”,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緊密,其職業價值觀直接決定著他們的工作質量,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關乎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等重大社會問題。正如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所指出的:“醫藥衛生事業關系億萬人民的健康,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是重大民生問題?!币虼?,全面分析轉型時期,我國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路徑,既是對我國當前進行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積極響應,更是緩解醫患矛盾,實現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一、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內涵
職業價值觀是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核心內容,它決定著人們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選擇。而職業價值觀教育即是為實現職業價值觀引導和培育的教育活動。因此,正確理解職業價值觀是把握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前提。
什么是職業價值觀?在目前的國內外文獻闡述中各不相同。在國外學者的研究中,職業價值觀主要包括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已參加工作人員的價值觀兩種基本群體指向。在指向對象為青年大學生時,職業價值觀寓意著未來職業追求的期望狀態;而將已參加工作人員為指向對象時,職業價值觀則指在職業活動中為獲取報酬或達成目標的工作動力,是當前的表現狀態。而在我國,職業價值觀更多地被界定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理論范疇之內,認為是人們對待職業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以及在這一看法和態度影響下的行為傾向,是人們人生價值觀的基本組成。
綜上所析,雖然因為視角不同,國內外研究在職業價值觀的具備界定上有所差異,但其基本的價值指向是一致的,都強調圍繞職業這一核心指標而展開。而當指向對象具體落在醫院的醫護人員這一特殊群體上時,醫院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內涵顯然是指針對醫護人員而開展的,旨在引導醫護人員樹立關于職業的科學的價值理念,培育醫護人員正確的職業道德、責任、理想等素養,并指導自身的職業行為選擇的教育活動和過程。
二、社會轉型時期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必然給醫護人員這一特定社會群體的職業價值觀教育帶來新的挑戰,造成新的問題。綜合而言,我國當前的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教育過程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教育目標不明
教育目標是教育活動的指針,職業價值觀的教育目標亦是如此。失去目標或目標不明,任何教育活動都是沒有意義的,也將不會有什么成效。在醫院這一專業性極強的領域中,職業技術能力往往決定著醫護人員的職稱、晉升、福利的最關鍵因素,也是廣大醫護人員最為關注的內容和目標,而職業道德、職業理想等價值觀教育和培育是一個常被忽略的方面,職業價值觀教育也就失去其應有的追求和目標。而正因為目標的不明確,在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觀教育中,相關教育活動就無法堅持正確的方向,解決深層次的思想觀念問題,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乃至引導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也就無從談起。
2、教育方法單一
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動中的手段和方式,靈活、正確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的效果和質量。而在我國當前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方法上,主要還是通過宣講、上傳下達的傳統模式進行,職業教育更多地被當成政治任務來完成,形式呆板、方法單一。這種方法最明顯的缺陷就是缺乏生動性和針對性,受教育者接受比較被動、缺乏興趣,甚至出現逆反心理。更不必說實現價值觀念的內化和踐行。這也是導致當前我國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教育沒有成效的重要原因。
3、教育效果弱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化,醫護人員所面臨的職業環境日趨復雜,他們的職業壓力也越來越大。轉型帶來經濟飛躍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誘惑,這必然沖擊著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觀。醫院中,商業氣息濃厚,喧囂、浮躁的情緒彌漫,職業的實用化目的逐步顯著。工作也就往往與金錢直接掛鉤乃至等同,職業道德扭曲也就成為必然。在職業生涯中,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應該做什么往往缺乏深入思考。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處處都有功利主義思想的烙印。這就造成對其職業價值觀教育效果的弱化,教育活動往往表現為應付上級和短期行為。
三、社會轉型時期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有效對策
在我國當前的社會轉型時期,針對醫護人員這一特殊群體的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開展,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注重實現既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又有利于他們個人職業發展的需求。
1、堅持社會核心價值觀與個人職業價值觀的統一
所謂社會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個國家主流的意識形態,是國家提倡、經過社會選擇、取得社會廣泛認同的、在社會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核心價值觀體系。2012年11月,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我國首次明確提出了培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既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行動指南,也是每個公民必須堅持的價值追求。在我國當前社會轉型時期,對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觀教育必須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確保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正確方向。另一方面,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觀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組成,要求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的樹立需要與社會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正如馬克思指出的:“我們在選擇職業時所應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善。不能認為這兩種利益會彼此敵對,互相斗爭”。因此,在新時期,對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觀的教育必須與社會核心價值觀引導相結合,堅持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2、堅持職業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輔導的結合
健康的職業心理是優質職業活動的保障,有助于樹立科學的職業觀;相反,消極的職業心態必然導致職業發展遲滯。而在工作中,一方面,醫護人員每天都面對著大量、復雜的人群,這就要求他們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傳統教育的缺失,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隨著我國社會轉型以及醫護人員所面臨越來越大的職業壓力,導致他們面臨著心理素質的種種挑戰。在職業活動中,醫護人員出現種種心理偏差,甚至產生極端的心理障礙日益增多,這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工作的質量、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因此,在社會轉型時期,對于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應注重和心理健康輔導相結合,增強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
3、堅持職業價值觀教育和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的協調
用醫院文化去推進職業價值觀教育,是很好的一個切入點,是職業價值觀教育的良好途徑,其對醫護人員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醫院文化是隱性的職業價值觀教育資源,它以鮮明的導向功能、強大的凝聚功能,引導著醫護人員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醫院是醫護人員長期活動的場所,良好的醫院文化氛圍、醫院文化所倡導的精神,對于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的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說社會是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形成的大環境,那么醫院則是他們職業價值觀形成的小環境,是進行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核心區域。因此,營造包括醫院院風、醫風等在內的健康向上、和諧友愛的醫院文化是加強醫護人員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單位:滁州市瑯琊區清流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