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 要】電視是視聽兼備的傳播媒體,電視新聞是電視的主要傳播內容。新媒體時代,電視要搶占傳媒競爭的先機,就必須做好電視新聞。要做好電視新聞,就必須用活電視聲音,聲音是畫面的延伸,畫面是聲音的體現,兩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本文從五個方面闡述了用活電視聲音,做靚電視新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電視新聞 聲音 聲畫
電視作為現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傳播媒介,它的傳播優勢是既傳播圖像,又傳播聲音,使視覺和聽覺達到了和諧統一,憑借聲音與畫面與外界進行交流和互動,在媒介競爭中備受青睞。電視新聞是電視的主要傳播內容,因此電視新聞質量的優劣、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電視媒介的生存與發展。電視新聞的傳播過程就是通過電視新聞工作者的現場采訪、錄音攝像、配音創作、合成剪輯、制作播出來完成的。聲音是畫面的延伸,畫面是聲音的體現,兩者在電視新聞中并駕齊驅,缺一不可。由于與電視畫面的組合關系不同,電視聲音可以分為語言、音響和音樂,使用不同的電視聲音,在電視新聞中發揮的作用也不相同。所以要做好電視新聞,就必須用活電視聲音,用活電視聲音就必須從以下幾方面不斷創新,尋求突破。
一、要充分認識電視聲音的作用
1、電視聲音可以增強電視新聞的真實性和現場感
新聞是否真實是信息傳播的關鍵,電視新聞能夠把人們視聽所及的人和事,進行直觀的再現,最大程度地表現客觀真實性。電視新聞利用聲音的現場感,為傳播內容的真實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的一等獎作品《一堆木頭與一連串車禍》,它是一篇電視新聞消息,敘述的是一輛滿載木材的大貨車,緊急制動后造成側翻,木頭散落路間,極易造成新的連環交通事故。其中有一輛貨車為避讓滾落的木頭,與前方車輛追尾。從事故貨車上下來的司機,重復著:“嚇死了,嚇死了”等一些語無倫次的話語,這就把司機在駕駛車輛過程中,突然看見滾落的木頭,極度恐懼的景象逼真地呈現出來,這比用一段文字說明,行駛中的車輛碰撞橫七豎八的木頭,險象環生,危險場景表現得更加充分,顯得更有真實感。
救援過程中,及時趕到現場的記者,恰逢一輛面包車和一輛小貨車,為避讓路中間的木頭猛烈相撞,記者完整拍攝了兩車相撞時畫面和聲音,車胎摩擦路面的尖叫聲、車輛的撞擊聲和車窗玻璃破碎聲……讓觀眾身臨其境。隨著聲音的大小,強弱遠近的變化,會使電視新聞受眾的心理產生一種層次感和現場感,能夠同步客觀地再現新聞現場的真實景象,讓觀眾不僅能耳聞目睹,而且還能感同身受,凸顯了電視新聞的立體感。
2、電視聲音可以增加電視畫面內涵,擴展新聞時空
電視新聞的畫面語言不具有分析、綜合、評論的功能,由于文化水平和生活背景的不同,電視觀眾對同一畫面,他們的理解、接受、認知大不相同。因此,僅僅靠畫面來傳播,電視新聞很容易停留在膚淺的層面。而有了電視新聞的解說詞配音,就可以發揮語言的總結、綜合、分析和評價功能,彌補畫面傳播的不足,引導觀眾重新評估電視畫面,領悟畫面內涵,感受一種全新體驗。因此,電視新聞實務操作時,一定要充分發揮電視聲音元素的作用,盡量擴大電視畫面的外延,增加新聞報道的內涵,提升電視新聞的價值。
3、電視聲音可以組合電視畫面信息,優化新聞報道結構
電視新聞觀眾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去了解新近發生的既新鮮又有價值的事情,要既快捷、又完整的接受新聞傳達的信息,單憑畫面的自然連接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畫面與畫面之間連接點很難找到,加上前期拍攝資料不夠全面,后期制作時更難讓畫面順利銜接,這時電視聲音作用的優勢就充分體現出來。
蒙太奇手法是影視制作的常用手法,它可以使聲音與畫面、畫面與畫面之間銜接自然,組合有序。依靠電視新聞解說詞的有序表達和嚴密的邏輯性,把畫面內容按解說詞的順序,用蒙太奇方式組接起來,新聞的真實性和藝術性都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電視新聞為了使畫面傳播的信息上下貫通,自然串聯,需要運用聲音來維護畫面的連續性和聽覺整體的美感,避免不合理的剪輯和連接畫面,減少畫面跳動的出現頻次,讓觀眾感覺更加舒適。同時在特定的氛圍和特定的環境配上合適的音樂,不僅能突出新聞主題,而且使新聞報道的結構得到優化,新聞報道的內容和形式都更加完美,電視新聞受眾更加喜聞樂見。
4、電視聲音可以營造良好的傳播氛圍,擴大新聞的影響力
電視新聞的傳播氛圍,突出表現在傳播者所采用的畫面與聲音的使用上。同樣的畫面,添加的聲音不一樣,效果就會不同,給觀眾感受就更不同,導致觀眾對新聞事實的接受與互動也就會不同。
比如,在突發空難現場,畫面是濃煙滾滾,飛機解體、殘骸遍地,若配以歡快輕松的音樂,給人們的印象就極不相稱,與傳播的新聞信息要求就南轅北轍。同樣在一場先進事跡報告會現場,畫面出現時,人們在專注的聽報告,若配上場外的喧囂聲,呈現的新聞效果就會大相徑庭。
在電視新聞中合理的配加一些音樂,可以以聲表情,以聲寓情,能夠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如果與觀眾的某種感受相吻合,就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進而在人的心靈世界達到某種溝通,促進了電視新聞傳播效果的提升。
二、要聲畫相配,合理使用處置得當
在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時,協調處理好聲音與畫面的關系,選擇使用合理的聲音與畫面進行和諧的組合編輯,對展示電視新聞主題,增強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有著特殊的作用。電視新聞實務操作中,聲音與畫面關系的協調處理方式不一樣,產生的傳播效果也就會不一樣,因此,要合理使用處置得當。
一是要發揮聲畫合一的作用。讓視覺與聽覺高度統一,電視新聞中的聲音與畫面內容是緊密配合的自然發展關系,畫面中的視覺形象,伴隨它發出的聲音同時呈現,一同消失,兩者協調一致,配合默契。聲音是對畫面的詮釋,畫面是聲音的體現,有什么樣的畫面就配加什么樣的解說詞,或者是配上合適的同期聲和音響、音樂,聲畫合一就是聲畫同步,使畫面的真實感得到了加強,使新聞的感染力得到了強化。endprint
二是要發揮聲畫對位的作用。電視新聞中聲音不是簡單的重復解釋,而是對畫面更高層次上的補充和說明。例如:畫面是空曠的山谷,靜謐的山村,而聲音卻是人聲鼎沸,歡聲笑語;畫面是人們的笑臉,而聲音卻是悲涼的樂曲。這種反差,常常會給觀眾傳送強烈的對比,更有利于表現電視新聞的主題。聲畫對位是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一種獨特方式,與聲畫合一相比較,它會給觀眾帶去無限的遐想空間,感悟電視新聞傳播的更高更美境界。
三、要去偽存真,正確使用同期聲
電視新聞記者在前期采訪的過程中,會拍攝形式多樣的同期聲和同期音響,但這些聲音和音響是精華和糟粕并存,并不全都能為表現電視新聞主題服務。從現場回來后,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根據選定的新聞主題需要,進行去偽存真,保留精華的工作。對采攝的那些空話、套話,與主題無關的聲音,甚至容易產生爭議的話,要大刀闊斧的進行刪減。選取有用的、效果好的同期聲,充分保證電視新聞傳播意圖的實現。
聲音的剪輯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認真監聽同期聲語言、同期聲音響后,合理地選取好的同期聲,正確使用這些同期聲。不能用一種同期聲貫穿始終,否則會讓觀眾產生逆反心理,降低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不能強行將某段同期聲與某段同期聲強行連接,隔斷同期聲的原生態,一定要保證同期聲的整體性。如要表現的是重要領導、代表人物在現場發表重要講話,畫面出現時,就要使用一段原始的不可刪減的同期聲。要是新聞敘事時,表現的是各地各類不同人群的歡樂表情,我們就可以把不同地方、不同類型的人群,歡樂的同期聲連接在一起,體現出宏大的氣勢。
四、要創新創優,使用好的解說詞
電視新聞的解說詞和電視畫面都是為表現新聞主題服務的,電視新聞解說詞的創作主題必須同電視新聞的主題統一起來。為此我們的新聞工作者必須深入現場采訪,仔細研究主題,分析取舍材料,圍繞新聞主題進行解說詞的寫作。這樣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啟迪意義深刻的解說詞,增強電視新聞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電視新聞解說詞是文字的形式介入聲畫的,創作時要注重聲調韻律,表現方式的完美,能將文字語言的特點與電視語言的特點結合起來,依靠文字對事物、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彌補畫面元素表現手法上的不足,運用提問、設問、比喻等修辭方法,進行遣詞造句,寫出讓觀眾聽起來聲聲入耳,品起來有滋有味的電視新聞解說詞,從而有效的把電視新聞的語言美和電視新聞的藝術美都展現給觀眾。
電視新聞解說詞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文字寫作,依據解說詞的陳述先后對畫面元素進行“組合”排序安排,它的作用必須與電視畫面等元素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其特有的作用。因此解說詞雖然作用于觀眾的聽覺器官,但一定要立足于觀眾的視覺感受,它是畫面內涵的補充和延伸,觀眾可以通過解說詞,把畫面的視覺同聽覺感受和諧的結合起來,對不斷變化的畫面,進行整合和重組,充分領略畫面之間的邏輯關系,順利進入特定的畫面情境和氛圍之中,體會理解電視新聞主題。所以說,解說詞離開了畫面,或者畫面缺少解說詞,在電視新聞的傳播中都是不完美的。
五、要圍繞新聞主題,合理添加音樂
音樂在電視新聞中的作用是非常獨特的,用來表達感情,表現主題,因此在遴選音樂、添加音樂時,應該注意與新聞主題高度一致,否則將會破壞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如果新聞表現的是歡樂、喜慶的場面,如果添加的音樂是中性的,或者是低沉的,都會產生悲劇的色彩,與電視新聞傳播的預期效果背道而馳。
音樂的添加、使用必須遵守圍繞主題、適度添加的原則,過分的渲染,過分的追求,都將會適得其反,畫蛇添足。在沒必要使用音樂時,電視新聞就不要強加音樂。例如:嚴肅莊重的會議新聞,就沒必要去添加任何音樂,否則會削減新聞的傳播效果。
音樂與音樂之間要連接自然,大起大落,添加唐突,都會使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不能盡如人意。音樂的選取要有頭有尾,使用時不能在明顯還有后續音樂時,讓音樂突然中止,形成聽覺上的斷層,影響感情的表達。在剪接時,音樂長于畫面或畫面長于音樂,都要合理的剪接,讓音樂輕起輕落。恰到好處的音樂,會讓電視新聞亮點紛呈,流光溢彩。
綜上所述,電視新聞離不開電視聲音,電視聲音豐富了電視新聞。離開了電視聲音,電視新聞就等于沒有了靈魂。電視媒體要搶占新媒介時代的競爭先機,就必須發揮電視媒體的聲畫優勢,用好用活電視聲音,讓電視聲音與電視畫面完美結合,配合得當,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對做好做靚電視新聞,擴大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①張俊德:《當代廣播電視新聞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②中國新聞獎評選委員會辦公室,《中國新聞獎作品選(2010年度第二十一屆)》,2012
③魯景超:《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受眾心理研究》[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
④高鑫:《21世紀電視文化生存》[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6
(作者:巢湖學院文學與傳媒系教師)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