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風海
摘 要: 在小學語文課程設置中,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環節。作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其邏輯能力、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更可以讓學生通過作文積累語感,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因此必須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邏輯和空間想象能力是重中之重,教師必須重視想象能力在作文中發揮的作用,將想象能力的培養融入平時教學中,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抽象能力,進而達到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 小學作文教學 想象能力 閱讀量 立體思維能力
想象能力是人類進行文化藝術創作、科技創新的不竭源泉,為人類進步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樣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想象能力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接受到的是死板的應試作文模板,并沒有發揮自身想象力的空間,造成學生思維想象能力不足,影響到以后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必須加強對于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全方位提高學生的思維抽象能力,具體要做到如下幾點。
1.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量的積累
書籍作為人類社會活動及人生體悟的結晶,蘊含著先人智者對于科學和社會的思考,對于后來者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學生在寫作的初始階段,必須進行一定閱讀量的積累,從閱讀中學習借鑒、了解優秀文章遣詞造句的手段,安排文章結構思路,并將其與自身寫作習慣相結合,達到提升自身語文寫作水平的目的。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因其心理尚不成熟,難以長時間地獨自進行閱讀活動,選擇何種書籍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必須主動承擔起指導學生閱讀的重擔。首先,教師指導學生選擇閱讀書籍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所選書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學生可以通過一本優秀書籍的學習最大限度地掌握此類書的寫作特點,從中找到自身要學習的地方。在閱讀之后,不能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體悟,老師要主動組織學生分成小組互相交流讀后感,之后老師再統一對所讀篇目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所讀文章的內涵,確保理解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讓閱讀能力真正意義上得到提高,而不是單純地進行量的積累。另外,讀書筆記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小學階段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重要階段,在閱讀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每當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閱讀任務時,可以讓學生以書面形式進行總結,不僅可以加深對于書籍的理解,更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及寫作水平,一舉兩得。
2.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
想象力要想真正在寫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除了進行閱讀量的積累外,還應該幫助學生培養立體的空間思維方式,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通過發散性思考完成一整篇文章的構建,而這也是寫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即立體思維能力。小學生因為課程壓力、升學壓力等相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想象力還沒受到束縛,完全有機會通過系統性的培訓與引導培養起受用終生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教學時必須格外重視這一點。首先,教師可以確定一個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讓學生根據自身印象對其進行描述,然后小組間將各自見解進行交換,小組內部交換之后再在組與組之間溝通,通過交流讓學生發現自己沒有發現的角度,明確自己思考問題時容易忽略的角度。其次,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通過不同角色間的轉換,了解不同角色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最后讓學生交流心得體會,通過集體的力量帶動整個班級思維能力的養成。立體思維能力的養成不能單單依靠課堂上的學習,必須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通過點點滴滴的鍛煉培養立體思維能力,進而達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3.提高學生閱讀生活的能力
藝術源于生活,同樣作文必須依托實際生活才能進行高水平創作,脫離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培養在生活中觀察、思考的能力,進而達到鍛煉學生想象能力的目的。首先,課堂上教師可以對社會熱點進行講解、分析,幫助學生了解社會上廣為關注的事件,掌握分析事件、思考事情的立體化思維方法,達到積累生活素材的目的。其次,在班級內形成討論氛圍,多方面讓學生選擇看問題的角度,鼓勵學生將自身的理解思路、看問題的角度表達出來,在班級內形成討論氛圍,使學生能夠看到別人看問題的思路,并知道自身看問題容易忽略的地方。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學生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并在寫作文的過程中熟練運用,達到提升寫作水平的目的。
4.結語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其作文水平是語文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而幫助學生豐富其想象力,形成立體化思維方式無疑是一個極為有效的手段。
參考文獻:
[1]戚連香.淺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02).
[2]李麗香.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J].作文教學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