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旺

中國海關統計顯示,2014年1~6月份,我國信息產品出口1824.9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0.44%。其中,計算機類產品出口額為992.9億美元,同比下降1.84%;通信設備類出口額為832億美元,同比增長3.29%。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微型計算機產量為1.6億臺,同比增長7.5%;手機產量為8.4億部,同比增長14%;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為1.79億信道,同比增長146%,均高于全球總體產量增幅水平,我國在全球信息產品中制造出口大國的地位繼續鞏固。
出口壓力有所緩解
一季度,我國信息產品出口呈現較大的增長壓力,當季出口額自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出現首次季度同比下滑。不過,進入第二季度,各月出口額呈現明顯回升,4~6月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2.74%、4.85%和3.07%,保證了上半年整體出口額的同比增長。
產業需求偏向移動終端,計算機類產品出口降幅明顯
2014上半年,便攜式電腦與手機出口額分別占計算機和通信設備出口額的49%和54%。不過,全球移動通信網絡尤其3G、4G網絡的日趨完善,增強了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便攜式中小屏幕尺寸產品的市場需求,傳統計算機使用頻率及市場需求呈明顯下降。
受此影響,上半年我國手機繼續保持出口量值的同步增長,出口量達到5.76億部,出口額為45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和8.6%。便攜式計算機(含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出口量值分別同比下降4%和4.6%,分別為1.39億臺和487億美元。
對美出口下降,對新興市場出口增幅明顯
美國是我國信息產品出口的最大目標市場。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407億美元,同比下降3.55%,占出口總額的22%。對歐盟出口額略低于美國,為341億美元,同比增長6.6%,占出口總額得18.7%。
對中東、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幅明顯,其中對中東地區出口額為53億美元,同比增長25.7%;對東盟出口額為113.9億美元,同比增長5.6%;對非洲出口21億美元,同比增長23.9%。
一般貿易快速增長,加工貿易持續萎縮
上半年,我國信息產品通過一般貿易方式出口283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增幅明顯高于總體增幅水平,出口額占總體比重為15.5%,比重連續提升。
加工貿易出口額同比下降3.9%,為1389億美元,但加工貿易依然是我國信息產品出口最主要的貿易方式,占出口總額的76%,且比重在持續縮小。其中,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額為1328億美元,同比下降3.8%;來料加工裝配貿易為61.3億美元,同比下降3.9%。
企業集中度略有下降,但巨頭企業主導的趨勢依然
上半年便攜式電腦、手機等重點產品出口企業數量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出口額前20位企業占據總體出口額的比重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信息產品出口由少數大企業主導的結構特點依然維持不變。1~6月,便攜式電腦、手機的出口經營企業家數分別為1212家和924家,比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但其中出口額前20位企業占總體出口額的比重依然分別高達81%和78.6%,出口額超10億美元的企業分別為15家和10家。
三大突出問題阻礙出口
我國信息產品貿易由外資企業和加工貿易主導的特點突出,除全球產業需求變化之外,貿易和投資環境也是影響貿易額變化的間接因素。
全球產業需求結構性變化影響貿易
作為占據全球信息產品八成以上的生產和出口大國,我國信息產品貿易額直接受到全球需求變化的影響,分別以個人計算機和手機為代表性產品的計算機類和通信設備市場需求也呈現出不同的軌跡。全球個人計算機出貨量在2014年第二季度已經呈現連續9個季度同比下降,盡管降幅在逐步企穩,但與手機市場尤其智能手機的快速增長相比,仍然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同時,受益于全球通信網絡日趨完善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普及,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對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也在產生直接的沖擊,數碼相機、音樂播放器、攝像機等產品的市場需求正在急劇萎縮,市場容量較前幾年高峰時期均有至少四成以上的回落,表現在貿易數據上就是出口的持續回落。
國際經貿新秩序下的訂單與產業轉移
作為全球明細分工的信息技術產業,我國在其價值鏈中處于較低端位置,與歐美日主導的消費市場+技術標準不同,我國對產業的主導話語權相對較小,加工貿易和外資企業為主的出口貿易特點決定其對國別投資政策、綜合成本等考量較多。盡管基于國內龐大市場和完善的產業配套等因素,我國短期內依然將維持信息產品的制造、出口大國地位,但土地、勞動力等各項綜合成本上升等因素依然對產業的潛在轉移提出挑戰,值得關注。
從國際海關數據看,美國、俄羅斯等國從越南、墨西哥等地區進口的信息產品在快速增長。其中,美國1~5月自越南進口手機從上年同期的1.3億美元增長到3.3億美元,計算機也從2.4億美元增加到7.9億美元。
企業需注意防范專利與安全審查風險
經過多年發展,聯想、華為、中興、TCL等企業國際競爭力明顯提高,并進入細分領域的前列,但也必然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尤其信息產品作為富含復雜技術的創新性產品,含有復雜的技術專利,且由于對信息與數據的傳輸存儲特性,使得產業安全審查、專利訴訟成為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需特別關注的突出問題。最近幾年,部分企業在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市場就遭遇到頻繁的貿易糾紛。
同時,信息產品領域國際性購并頻發,競爭格局的突變對每家企業都提出更高的挑戰,企業在提升自身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尤其要關注并購對自身的影響,同時積極利用資本力量進行國際性并購,提高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預計全年出口小幅增長約3%
我國包括電腦、手機等在內的信息產品出口額在最近十余年時間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不過,伴隨我國產品產量占全球比重的不斷提升和出口基數的提高,貿易額增幅在逐年下降,尤其近三年,增幅已經回落至5%甚至更低水平。
對于2014年全年出口形勢,預計通信設備受智能手機繼續熱銷的出口帶動將保持8%左右增幅,而計算機類產品由于全球需求逐步企穩的支撐,出口將小幅回落。綜合預測,2014年我國信息產品出口將與上年度小幅增長,增幅在3%左右。
(作者單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
本文編輯:李前。如對本文有任何意見或其他精彩觀點,請聯系郵箱:tradetreel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