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暉
摘 要 本文從大學德語課堂應用多媒體的必要性出發,闡述了多媒體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優勢,同時也分析指出運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并嘗試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期望多媒體教學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實現大學德語教學最優化。
關鍵詞 多媒體 大學德語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n
University German Classroom
TANG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necessity of German university classroom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but also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the analysis point out the problems arising, and try to put forward a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can fully expect multimedia play to their strengths, to achieve optimal teaching in college German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college German teaching; application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革新,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我國的教育改革也不斷深化,各高校不斷增加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投資。隨著大量多媒體教室的興建,校園局域網的完善,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高校各類學科的教學課堂紛紛相繼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得到大力推廣及廣泛運用。
1 大學德語課堂運用多媒體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紀,大學德語教學順應時代發展,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外語素質,培養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并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提出了與時俱進的要求。如果大學德語課堂還只是墨守成規,使用傳統意義上的常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無法高效率地開展教學活動。
多媒體教學以多媒體技術為支撐,具有信息呈現直觀性、形式多樣性、內容豐富性等特點。多媒體教學融入到大學德語課堂,為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更新了教學理念,優化了教學模式,從而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大學德語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2 大學德語課堂實施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2.1 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激發學生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選修大學德語的學生,德語非其主修專業課,如果僅憑借當初選修德語的理由或興趣,無法支撐他們完成學習德語的整個過程。那么,在三至四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不斷地激發出他們學習德語的興趣,就無法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
與傳統教學中所用的粉筆、黑板、圖片等教學設備相比,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大屏幕上的圖文并茂,音箱里應景的聲音文件,動畫及影像呈現的逼真語言場景,多感官地刺激到學生大腦中的興奮點,有利 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對所學知識處理的方式從被動 地“看”、“聽”、“記”轉為主動地“理解”、“記憶”、“運用”。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2.2 更能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一直以來,大學德語教學都面臨課時少、教學內容多等問題。傳統教學模式下, 教師在板書、播放錄音等環節花了不少時間,因此課堂時間內教授的內容 十分有限,往往僅局限于課本內容,無法補充、更新與時俱進的信息;同時也無法開展更多的教學活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進一步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進度及學生的反映情況,調用多媒體課件中的任一文字、圖像頁面及聲音文件,有效地突出了重難點,使其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同時,利用多媒體補充 的豐富的教學內容還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3 更好創造真實語境,培養學生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
教育部在2010年出版的《大學德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不同層次的德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運用德語有效地進行交際”。為了實現這一新版教學目標,各高校的德語教師們紛紛展開各種嘗試:不斷更新教材,使課文內容與時俱進,語法結構清晰明了;優化教學法,將語法、視聽與交際教學法多方結合,等等。然而因為在教學設備、資源等方面存在著局限,教學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在當今信息時代下,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運用,極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些局限。利用互聯網,合理選擇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文本,圖片、聲音、影像等多種形式的素材,通過多媒體技術多視角,全方位地在學生面前展示德語語言知識,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實現課堂教學情景化,引導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境中開展聽、說、讀、寫的練習,從而提高德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2.4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
心理學家赤瑞特拉的關于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研究表明: 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而對于親自做過的內容,記憶率高達90%。因此, 多媒體在大學德語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認知學習,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果。同時,依據多媒體信息多樣化的特點,還可結合項目教學法,以單元內容為依托,設計項目主題,讓學生作為主體充分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網絡自己收集、挑選有用信息,項目結果還可以要求學生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力性,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創新能力。
3 多媒體教學在大學德語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 多媒體課件質量參差不齊
德語教師非計算機專業出身,對相關軟件的使用水平參差不齊,而且又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心理學指導,只能按照個人計算機應用水平及喜好程度來設計課件。因此課件的設計往往出現兩類極端:一類是設計過于簡單,簡單將書本內容由紙版換成電子版,補充的聲像等資料,也未做任何編輯處理,陳舊呆板的形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類是設計過于花哨,添加過多圖片、動畫、影音等次要信息,學生注意力雖然被吸引住了,但也被分散了,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2 多媒體教學信息量過大
通過多媒體具備的直觀顯示功能,教師節省了不少板書與講解的時間,教學節奏不自覺地隨之加快,從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補充大量的信息。然而“過猶不及”:一方面,講課速度過快,忽視與學生思維節奏的合拍,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 來不及思考,理解得似懂非懂;另一方面,信息量過多,忽視學生的信息接受能力,造成學習強度過大,易使學生產生疲倦感,反而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
3.3 過分依賴多媒體
目前,一些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認為只有全程使用多媒體,才是符合現代教育的潮流,從而教師由課堂的“主導者”變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播放者”,忽略了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情感及語言的交流,忽視了自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導致教學過程中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及對“教”的操控能力變差,自身的教學技能退化。要想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實現理想化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努力學習多媒體應用技術與教學理論,提升多媒體教學能力。信息化時代,教師應努力加強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學會使用多種教學軟件,提高課件制作能力;同時加強相關教學理論的學習,為提高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奠定理論基礎。了解教學規律,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心理、集知識傳播性與視覺美學于一體的優秀課件,更好地服務于大學德語多媒體教學。
(2)控制課堂節奏,重視課前準備與課后交流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控制課堂節奏,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給學生留有消化及理解的時間。課堂時間畢竟有限,若單位時間內無法完成既定的教學內容,可充分利用互聯網與學生在課前與課后進行交流。課前,將單元重難點部分通過網絡傳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做好準備;課后,教師可與學生在線即時交流,答疑解惑;還可將因受課時限制未來得及補充的資料上傳,供學生下載自行學習。
(3)多媒體教學與多樣化教學活動相結合,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多媒體教學在大學德語課堂中的應用,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自己與多媒體之間的關系,堅定自己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地位,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專業知識;在多媒體教學創造的良好語境下,采用多樣化的常規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還有助于緩解多媒體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造成的疲憊感,促使學生始終保持注意力;同時,教師通過自身精湛的講解,扎實的語言功底及飽滿的教學熱情,能感染學生,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活動。
4 結束語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指出,成功的教學取決于五個方面:教師的教學質量、教材與教學手段的有效性、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愿意且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等。無論在哪個方面,多媒體教學帶來的促進作用都是有目共睹的。正如前文中指出的,多媒體教學在大學德語課程中的實際運用中還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媒體在德語教學中應用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多媒體教學認識的不斷深入,這些不足與問題也會逐步得到解決。作為教師,我們應努力提高自身多媒體教學水平及自身教學技能,并結合大學德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研究,完善多媒體教學,努力實現大學德語教學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李秋梅,李清華.德語(二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科技信息,2012(31):323.
[2] 王璧,程維娟.如何通過電腦多媒體和互聯網協助德語二外教學.考試,2008(44):65-66.
[3] 馬秀枝.高校多媒體教學的利弊及探索性改進.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8):177-178.
[4] 楊富強.大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態度的調查研究.技術與創新管理,2011(6):654-657.
[5]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德語組(編).大學德語課程教學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