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要: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城市垃圾問題愈發嚴重,其中建筑垃圾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關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問題也逐漸的發展成我國建筑行業節能環保需要重點注意的一個事項。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在遵循循環經濟理論的基礎上,針對循環經濟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術及適應性問題做出分析與論述。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ace of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accelerating, city garbage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of which the construction waste is an important part.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problem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matter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at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needs to focus on.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circular economy theory, construction garbage regeneration ut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adaptability under the circular economy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關鍵詞: 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循環;經濟;發展
Key words: city;construction waste;recycling;circulation;economy;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X7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29-0007-02
0 引言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問題已經受到了社會各個領域越來越多的重視,對于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意義,同樣也是我國建筑行業未來節能環保的關鍵環節。
1 建筑垃圾概念簡述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在城市地基與道路開挖、建筑物拆遷、建筑工程實施等工作開展過程中,制造出的廢棄物。一般而言涵括了下面五種類別,即廢棄塊渣料、廢棄金屬料、廢棄竹木料、廢棄化學料、有毒有害廢棄料。
2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術
我們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劃分成兩個級別,即初級與高級。其中初級資源化一般是指那些相對較為直接的運用,其最為重要的就是所選擇的分選技術以及機械設備;高級資源化一般指的是生產建材原料,對其實現進一步的處理與運用。
2.1 初級資源化利用 對于那些廢棄的金屬料可以選擇回爐熔煉的方式加以第二次利用;對于竹木料要充分借助其可燃這一性質,加以焚燒處理,并對焚燒過程中散發的能量加以回收;對于化學料我們能夠將其和植物纖維加以混合,進一步制作成塑木復合材料,這種材料具有防水防潮的性質,且十分環保,能夠取代木材的應用。在全部的建筑垃圾中占有八成以上比重的為廢棄塊渣料,這同時也是在建筑垃圾資源化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的事項,關于廢棄塊渣料這類建筑垃圾的初級利用,一般是經過初步的破碎處理之后,將其當作回填材料加以直接性的利用。根據國外相關數據,對于建筑垃圾而言,其運用較為普遍的就是回填應用,在美國,對于建筑垃圾總的利用率高達七成以上,而回填應用就占到了約六成。
2.2 建筑垃圾的分選技術與機械設備 對于建筑垃圾而言,要想實現其有效的資源化利用,根本的問題就是要做好分類工作。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建筑垃圾數量龐大,在進行分選工作的時候主要應用機械設備,人工分選加以輔助,在實際的選擇過程中,要結合具體要求選擇與建筑垃圾實際特征最為適合的機械設備。針對建筑垃圾加以破碎處理是進行分選工作的首要步驟,結合具體的開展情況,分選工作能夠在施工作業開展現場、中轉站點、收納中心等地方開展。在破碎處理之后,要結合材料具體的性質特點選擇相應的分選工藝,一般來說,對于金屬料通常會選擇磁選的方式,利用物質自身的磁性不同來實現有效分揀;針對化學及竹木等材料通常選擇風選的方式,利用材料本身的密度不同,在鼓風的作用下實現有效分揀;對于廢棄塊渣料,一般是利用其顆粒直徑不同來實現的。現在在我國,對于以上幾種建筑垃圾的分選依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來實現,在機械設備的研發問題上依然存在較為明顯的欠缺。
3 思考與建議
3.1 做好源頭的把關,從根本上降低建筑垃圾的產生 當前建筑垃圾問題愈發嚴重,要想從根本上緩解這一問題,就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做好源頭的把關工作,切實降低建筑垃圾的產生。一般我們可以借助以下對策來實現:
首先,要延長現代建筑的壽命長度,增強現代建筑本身質量。據調查數據顯示,當前在英國,建筑物的平均壽命為一百三十二年,美國為七十四年,但是反觀我國卻只是短短的三十年,與其他國家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針對這一問題,不僅要進一步增強建筑施工質量,提升建筑本身的耐久性水平,更為重要的是要避免對建筑的隨意拆遷改建。如果是必須要拆除建筑物的話,必須堅持末端處理的類別劃分原則,通過科學的方式來實現建筑物的結構解除,對于那些能夠再次利用的建筑結構,如門框等要盡可能地確保其不受破壞;對于建筑物本身有毒害的要首先進行拆除,采取單獨處理的方式,從而降低有害物處理工作所需的成本投入。
其次,要在建筑設計與材料選擇階段,實施降低建筑垃圾產生的對策,比如說進一步優化建筑設計結構,盡量選擇那些產生建筑垃圾較少的建筑設計形式,另外還要防止一邊設計一邊施工情況的出現,這樣會因為過度修改產生更多的建筑垃圾;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要注重對環保節能材料的運用,延長建筑材料的使用壽命,在進行材料的選擇過程中,要充分考量日后其維修及改造問題。
最后,在建筑施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注重于節能環保工藝的推廣,加大施工精確程度,防止日后修補所造成的成本浪費及建筑垃圾問題。另外還要進一步強化施工的現場管理工作,增強工作人員本身的環保、成本控制觀念,防止出現因為人為因素所導致的返工及廢棄材料的產生。
3.2 支持企業培育產業,助推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專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要改變這一現狀,國家要著力保障,大力扶持。建設部2005年頒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多地也制定了建筑垃圾處置的地方性規定,但是這些法規缺乏整體性和強制性,無法為進一步開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提供法律保障,國家要盡快出臺建筑垃圾處置的強制性條例、完善建筑垃圾利用環境污染控制標準、在建設項目環評內容中增加建筑垃圾處理內容等專項法律,政策上鼓勵扶持,利用貼現撥款、低息和無息貸款等金融優惠政策,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經濟上杠桿調節,提高天然砂石資源的使用價格,對建筑垃圾產生單位實行收費制度。研究機構與企業密切合作,共同研究開發適用于工業化生產的再生利用技術,為企業開展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提供技術支持。
總之,要讓垃圾產生者擔責任、付代價,讓建筑垃圾利用企業有利潤、能生存,促進資源化利用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3.3 強化環保認知,變資源浪費為資源再生 建筑垃圾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通過宣傳、措施、行動,讓全社會了解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重要性。政府部門要率先使用綠色建材產品,消除人們對再生材料“不安全”“不環保”的種種顧慮,引導鼓勵完善機制,提高全社會綜合利用建筑垃圾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石建瑩.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及對策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187-189.
[2]聶江婷,畢金棟,李昌勇.摻加拆除建筑垃圾水泥熟料的性能[J].水泥,2012,12:9-11.
[3]陳家瓏,高振杰,周文娟,李飛,周理安,嚴新兵,孫麗蕊.對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現狀的思考[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