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慶
汽水,地地道道的洋飲料,它較早就來到了中國,俗稱“荷蘭水”。1843年上海開埠,汽水在1850年前后就出現在上海,當時是由英國人開辦的一家藥房附設的汽水廠生產的。稍后,老德記藥房出品的汽水更受到顧客的歡迎。在天津,1900年英國商人在大連道開辦了山海關汽水廠,這在胃里“咕嚕咕嚕”亂叫的荷蘭水,讓喝慣了茉莉花茶的天津老少爺們不由得大呼小叫。很快,山海關汽水進入了起士林等高檔西餐廳,隨后又與美國建立了銷售合作伙伴關系。
津城率先嘗可樂
可口可樂自1886年在美國發明以來,一直領跑世界時尚飲料的步伐,充滿了陽光與活力。您知道嗎,在中國,天津人1918年就率先嘗到了原汁原味的可口可樂。清末民初的天津城是北方最繁華的開埠城市,緊隨世界脈搏的新生活風氣與上海、廣州交相輝映,吃喝穿戴當然講究。就說喝,1900年天津就有了本土的飲料廠——山海關汽水公司,但“山海關”哪里曉得,它的問世為可口可樂在十幾年后進入中國提前搭好了平臺。
1917年,可口可樂公司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發達城市的時尚一族,并翻譯了好聽的中文名字。當時,天津《大公報》上的一則消息很引人,可口可樂出口貿易公司的董事長訪問天津時對記者說:天津市民現在每天都有美國香煙可吸,到明年夏季之前便有美國汽水可口可樂喝了。是天津活躍的市場前景和新潮生活吸引了可口可樂。
山海關汽水公司代理銷售可口可樂后,促銷之勢鋪天蓋地,猜謎、抽獎、廣告接二連三,廠商在一些價廉物美的文具、日用小商品上面印上可口可樂的標志,贈送給顧客。新奇刺激的口味和小恩小惠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天津人享受到了洋飲料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味覺快感。
豐子愷“熱衷”汽水
上海老德記汽水系出名門,生產設備直接進口,洗瓶、蒸餾、灌裝、封口等已實現了自動化,銷售火爆。到了1933年前后,中國商人接手了老德記,為此還發布了一組漫畫廣告。老德記邀請到了著名漫畫家豐子愷為他們作畫。畫面中的青年正站在松樹下喝汽水,品飲的姿勢好像是在吹響號角。畢竟,在中國馳名幾十年的汽水“現由華人自辦完全國貨”確是揚眉吐氣的事。豐子愷的廣告獲得了很好的反響,而這種新鮮的飲料也從此與他結下了緣分。
豐子愷不僅是位漫畫家,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獨具風格與神韻的散文家,從1931年1月開始,開明書店就推出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豐子愷在《都會之音》中寫到了汽水,描述到鄉鎮雜貨店里的汽水亮晶晶的,吸引鄉下人來品嘗。鄉下人出于好奇,會買上一瓶品嘗一下,但沒有那么多閑錢而經常不斷買來喝,口渴了自然還是喝自家的茶水。
《初冬浴日漫感》寫于1935年10月,是豐子愷在石門灣留下的散文,文章采用對比手法,表現了冬、夏季節對事物的好惡。文中表述,在“夏已去,秋正盡,初冬方到”的時節,豐子愷回到故居,他坐在背窗的椅子上一邊看書,一邊享受著溫暖的陽光。他環顧著屋中熟悉的一切,體味著因季節變化與以往的不同。豐子愷注意到了壁上的一張汽水廣告畫:“角上畫著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著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畫著海水浴圖。以前望見汽水圖口角生津,看了海水浴圖恨不得自己做了畫中人,現在這幅畫幾乎使人打寒噤了。”
包括汽水與廣告畫在內諸多細節讓豐子愷深刻感悟到:“自然的命令何其嚴重:夏天不由你不愛風,冬天不由你不愛日……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壯如夏,老大如冬……”
溥儀大婚要汽水
別看溥儀身為清遜帝,但他很時髦,新奇的山海關汽水曾擺上了他婚宴的餐桌,成為“國飲”。1922年12月1日,末代皇帝在紫禁城舉行大婚典禮,3天后,溥儀與皇后婉容在乾清宮西暖閣設宴招待國內外來賓。“前一天從六國飯店訂的牛奶蛋糕、面包、奶油布丁、沙丁魚、牛肉、雞肉、鴨肉等擺滿圓桌,法國香檳酒、五星啤酒、山海關汽水杯盞交錯。”婚后的溥儀更喜歡到宮外游玩,比如1923年盛夏他就數次蒞臨景山。8月1日的《順天時報》以《清帝游山》為題報道說:“清帝宣統昨日午刻偕同清后,淑妃,御弟溥杰,率領御前侍衛……出神武門,游覽景山,參觀北京全景。并在中亭上飲食啤酒,汽水,餅干,頗有興趣……”
上世紀30年代,有一幅經典的可樂飲料廣告張滿了天津的西餐館、食品店、飲料攤。畫面紅暖的燈光中,一位身著華美衣裙的女子坐在酒吧的一角,她優雅地輕握著一杯可樂,溫柔地望著你,似乎喃喃道:喝了這杯再說吧。
建國后,“山海關”堪稱全國第一汽水品牌。無巧不成書,馬三立先生早年在名段《開粥廠》中的貫口兒也為山海關汽水廣告了一回。《開粥廠》的細節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一段說馬善人在端午節時給大家不僅施舍了粽子,還送每人“黑桑葚兒一盤,白桑葚兒一盤……山海關汽水兩打,兩打靈丹,兩打雙妹牌花露水,還有三十五斤大頭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