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欣
摘 要: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上采用多種方法調節課堂氣氛的探討,結合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各領域的知識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通過實踐總結出自身的一些有益經驗以期能夠為小學語文教育未來的發展拋磚引玉。
關鍵詞:幽默 贊揚 評價 魅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097-02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動力,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取決于學生的興趣和維持住學生注意力的因素。就小學語文課堂而言,良好的課堂氣氛意味著能夠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可以在更輕松的環境中發揮自己思維的敏捷之處,提高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甚至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教育學的基本要求來看,學生應當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結合小學生自身的條件限制,采用何種方法創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
1 幽默法
幽默是人類的通性,對于小學生而言,輕松幽默的課堂氣氛能夠使他們感受到平等的態度,進而感知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并給予教師相對的平等的尊重。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必然進一步提高,學生能夠以更好的精神狀態進入到語文學習當中,還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例如在講授《列夫托爾斯泰》這篇課文的過程中,對于文中描述的珠寶“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這樣一句話,很多學生不能夠準確的把握其中的含義。如果進行生硬的解釋,將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這時,教師可以采用將某些童話中的故事片段引用到課堂教學當中的方法,來實現學生對課文的準確把握。比如學生通過對某些動畫片中魔幻的描寫來比擬文中所描述的抽象的人類的貪婪,不僅使得學生的理解更加形象化,還能有助于學生加深對于抽象知識的記憶。要注意的是,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盡量避免答案的唯一性,通過學生豐富多彩的回答來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教師不應當生硬地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應該幫助學生準確探知作出此種答案的原因,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通過幽默的方法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尊重并獲得同樣的尊重,在一種民主交流的氣氛當中師生關系也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學生將對于教師的權威更加信服。
2 贊揚法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被贊同和欣賞是人類比較本質的需求。對于小學語文課堂而言,教師的肯定和贊揚對于學生的積極性是有著很大促進作用的。古人云:數人一過莫如獎人一長。盡管從表面上看,教師贊揚學生的成本很低,僅僅是只言片語。但對于小學生而言,這種贊揚卻是無價的。教師給予了權威性的肯定將會數學等進一步的建立自信心。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當不吝惜對于學生的贊美言語,例如,“你說的非常好!”“你的想法很棒!”“你的小腦瓜真聰明!”等之類的話,甚至只是輕輕拍拍肩膀、撫摸腦袋的動作都能夠給學生帶來莫大的激勵。通過贊賞的言行,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大膽的發言和認真注意的聽講。課堂氣氛也隨之得以改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贊賞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對于贊賞的需求,在學生需要贊賞的時候及時地給予贊賞。這符合心理學上的條件反射理論,能夠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給予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強大的精神力量。
3 傾聽法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當中,教師在課堂上是主要的講述者,學生并沒有多少的話語權。然而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改進,建構主義的教育理念逐漸深入到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其核心觀點在于轉變舊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把教育的重心轉移到學生身上。這就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不應當再做一個知識的灌輸者,而應當是一個啟蒙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裝載知識的瓶子,而應當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具體來說就是,教師要多多地傾聽學生的發言,在多數情況下盡量引導學生發言,以學生作為課堂秩序的前進動力,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前進的方向。通過傾聽教師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從實踐中來看很多學生的想法往往能夠令教師感到獨特和深刻。同時通過傾聽的過程,可以在真正的意義上實現教學相長。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鍛煉了自己表達的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小學語文課堂這一舞臺的主角。通過在課堂上的發揮學生樹立的自信心從而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得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譬如在教授魯迅先生的文章《雪》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中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進行小組交流,并在班級課堂上大聲朗讀。通過引導學生對于語言的感知,以及學生之間對于語言的共同認知,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自我學習能力。再比如在講授《兩小兒辯日》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對于抽象和形象的對比,使他們明晰主觀與客觀的差異。這比教師直接講授課文內容所取得的效果更好。這也正符合了古人所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與漁”。
4 學生評價法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是學生成績的最后評判者,鑒于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認知能力較差,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建構主義的教育理念要求和心理學的相關理論都指出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重要性。教師對于學生評判權的掌控無疑在客觀上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是不利于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通過讓學生相互修改作業,來體現班級內部的平等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盡管不可能出現百分之百滿意的結果,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大部分學生還是能夠充分地感受到教師的信任和自身的責任感,并基于此在課堂上具備了更強的自信心。教師的作用被限制在對于客觀問題比如錯別字、標點等問題的裁決上,而把語言表達、想象力等放權給學生。通過一定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獲得一種民主的氣氛,同時也加快了教學內容的教授,使教師能夠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應當注意的是,學生的互相評價要有教師的肯定作為基礎,教師不能放任學生隨意評價,而是應當對積極評價的學生及時給予相應的肯定。
5 魅力法
毫無疑問,教師始終是小學語文課堂上最具標志性的角色。即使是采用了學生自我學習和自主評價的方法,教師依然保有很高的權威性。這就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當表現出相應的風范。例如在吐字清晰、發音準確等方面,就應當特別注意。在儀容儀表、言行舉止上教師也應到做到為人師表,注重干凈整潔。對學生的態度要親切和藹,盡可能以朋友的姿態融入到學生的群體當中去,在無形中消解掉師生之間由于種種原因所導致的隔閡,使得學生能夠放下某些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更加輕松快樂地融入到課堂的氛圍當中來,實現小學語文課堂快樂教學的目的。教師作為課堂方向的引導者,應當注意在學生發生沖突以及師生之間發生沖突的時候采用適當的方法來緩解矛盾。應當注意的是教師要盡量避免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入到課堂當中來,始終以樂觀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學生,惟其如此,學生才能在一個輕松良好的環境下積極學習。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采用多種方法來調節課堂氣氛不但是教育改革的趨勢,也是教師自我修養提高的要求。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應當摒棄舊有的觀念和形象,通過引導的方式提升他們的自我學習意識和自我認知,從而實現快樂教育、輕松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洛倩.創設良好的語文氛圍,提高學習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2)
[2] 顏移秧.職專思想政治課新課導入淺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6):167-168.
[3] 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5).
[4] 韓榮.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革新,2010(1).
[5] 胡娜.對如何改善語文教學課堂氣氛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