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梅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困境。之后,文章提出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對策,主要包括:充分認識閱讀教學的價值,強化閱讀教學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分層分類引導學生發展;重構語文課程教學目標,制定更為清晰的教學思路;不斷豐富閱讀教學技巧,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183-01
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簡介
閱讀都被視為語文課程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尤其針對初中學生而言,知識面比較狹窄,思維和領悟能力都相對較差,通過閱讀,可以有效擴展學生的視野,補充課堂知識的盲區,這對于提高初中學階段的語文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乃至其它科目的學習都具有重要意義[1]。尤其是在新時期,西方文化開始形成立體化的滲透趨勢,包括各種傳媒平臺都在大量涌入西方文化。在這個時期,加強語文閱讀教學,已經不僅僅是語文科目本身的問題,還是關系到漢語言文化發展以及中華文明傳承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在初中階段來說,學生們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時期。因此,在這個階段進一步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有重要價值。
2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困境分析
多年來,我國語文教學多以應試為指揮棒,忽視了語文本身學科內涵的挖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使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諸多困境:(1)無法有效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方法、理念僵化,不能結合時代發展正確審視閱讀教學;(2)不能正確對待學生集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總是過分強調統一的模式,未能深入踐行分層分類引導學生發展的理念;(3)教學目標的制定未能與時俱進的改革,甚至有些教師對教學目標都不清楚。尤其是迫切解決如何制定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教科書的教學目標制定的區別;(4)閱讀資源搜集思路不夠開闊,缺乏調動學生閱讀興趣的手段和意識[2]。本文擬結合教學實踐,對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展存在的瓶頸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策略,為推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展提供參考。
3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對策
3.1 充分認識閱讀教學的價值,強化閱讀教學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
語文課程標準中曾經明確提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3]。閱讀性質的定位充分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閱讀的重要作用。為此,各學校首先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使教師從自身開始,以身作則的深刻認識閱讀教學的價值,這是確立閱讀教學地位的首要工作;其次,要明確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課程中的比例,用制度來突出閱讀教學的地位;再次,要加強對教師在閱讀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尤其是要結合最新的應用成果,使教師不僅有意識加強閱讀教學,而且也有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能力;最后,要逐步的在學生的考核測評中,對閱讀教學有所側重,可以通過閱讀數量、閱讀技巧、閱讀速度等方面來衡量。
3.2 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分層分類引導學生發展
眾所周知,學生們之間的閱讀能力的確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過去,很多教師一直都秉承“有教無類”的思想[4]。而實際上,越是強調統一,越無法使學生們共同進步。因此,實施有差異的教學,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尤其是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讓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語文,獲得不同進步的這種理念也進一步得到了強化。比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就需要布置不同的閱讀作業。讓中等生和優生能有個質的提升,讓差生對課堂上的基礎知識在做鞏固。為此,教師更需要進一步借助新課改的平臺,結合新課改提出的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領域的目標,站在這樣的角度來反思我們習慣上采取的一些差異教學形式,以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態度來理解差異化教學。
3.3 重構語文課程教學目標,制定更為清晰的教學思路
從目前語文閱讀教學目標來看,大部分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都是遵循教學大綱,最終共同指向提高學生成績。實際上,提高成績僅是眾多教學目標中的一項。而且,教學目標也隨著時間的變化再變化。尤其是新課改出現以后,為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分類、表述以及注意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重構教學目標:(1)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成為學習的主人;(2)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的協同發展,使學生向德才兼備的方向發展;(3)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相結合。即課堂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根據課堂的進展有目的的調整教學目標,不能拘泥于既定的課程進程和目標,而忽視了課堂上學生們出現的一些思維火花。
3.4 不斷豐富閱讀教學技巧,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們經常是沒的讀,或不知怎么讀。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首先要從豐富閱讀素材入手。其實,在學習當中,有很多文章都可以作為學生閱讀的素材,包括教材本身所包含的篇章,一些適合初中年齡段的經典課外讀物,學生自己所撰寫的作文,都可以作為閱讀的內容,甚至電影、電視、網絡等其他媒體也可以輔助作為學生來閱讀;其次,就是要讓學生逐步積累閱讀技巧,讓學生做到不僅有的讀,而且還會讀[5]。閱讀技巧的養成需要教師指導啟發,讓學生觸類旁通,還要在引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去逐步的理解形成;最后,要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而在如何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方面,教師還需要正確的對待,要注重實效,不能只看中形式。比如,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激活學生內在的興奮點,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新穎、靈活的教學方式或教學手段。
4 結語
人類閱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閱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定的重要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文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又是落實應用語文的主要途徑。當然,提高閱讀教學也并非朝夕之事,這不僅需要從教育主管部門的層面制定出相應的引導策略,各學校也需要制定相應的制度激勵教師關注閱讀教學,而且還需要有相應的考核措施作為依托,客觀全面的評價教師閱讀教學的成果。只有,這樣,才能逐步的引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鳳銀.語文閱讀教學文化價值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2] 黃萍蕊.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2(10):38.
[3] 高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問的現狀及改進[D].西南大學,2011.
[4] 鄭霄霞.當代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與走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6.
[5] 羅仕俊.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