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關于對小學生英語語感以及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當今小學英語新課改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英語語感是一種看不到又言不明白,但是又確確實實存在的一種東西。逐步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語感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交際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英語語感的有效培養,是促進小學生英語方面聽說讀寫等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英語語感 英語交際 培養提高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037-01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Strategy
Wang Min
(Xintai City,Shandong Province,the firs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Xintai Shandong,271200,China)
Abstract:on the cultur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and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nglish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in todaysprimary school in new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The English language is an invisible and words do not understand, but one thing is really exist.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improve thestudents'English communicative ability.Effective 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o promote students English.
KeyWords:English sense;English Communication;Training to Improve
新《英語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英語課程教育的目的在于如何激發和培養出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興趣,如何幫助學生樹立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并且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建立成初步的語感,獲得基礎的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的語言交際打下基礎。由此可以明白,如何培養小學生具有一定基礎的英語語感以及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是當下新課改的一個非常至關重要的問題。在現實的英語教學課程中,多數教師都忽略了語言的交際運用能力,關于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非常少。人們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就是英語語感,英語語感也是對英語語言法則的良好掌握和運用,是經過反反復復的感性認識逐步的上升為理性認識的經驗以及體會。良好的英語語感,對于促進學生英語各方面能力,如聽說讀寫的大步提高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新課改政策下的英語教師們,都應該對學生的英語語感進行重點培養。但是,關于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長期的積累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在小學生開始學習英語的第一天起,就要開始有意識并且有耐心的培養,并且達到逐步提高的教學目的。那么,該如何培養對小學生的英語語感進行培養呢?由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得出以下幾點感想。
1 加強朗讀、背誦練習,擴大閱讀量,使學生接觸語感
閱讀的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語言吸收上的“潛移默化”,可以通過閱讀獲得語感。閱讀非常重要的是“量”,沒有量的“輸入”,就沒有語感的有效建立。
兒歌,一直是小學生非常喜歡并且熟悉的一種方式,兒歌語調自然,朗朗上口,還經常會帶有表情和動作。在小學生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性地把英語和兒歌結合起來,在輕松愉快的教學中不知不覺的學到了英語這種語言。背誦英語兒歌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語感,還可以對英語建立起初步的印象,另外,還能使小學生學到一些簡單的單詞以及句子。筆者在進行英語單詞、句型等教學中就盡量應用兒歌來進行授課。如在教單詞“mouse”的時候,筆者就為學生編了一個很簡單的兒歌:Mouse,mouse,wheres the mouse?House, house,its in the house。通過讓學生背誦這個簡單易懂的英語兒歌,不僅使學生記住了mouse,同時還對house進行了復習。另外,除了對教材中的朗讀材料進行充分利用之外,教師們還可以要求學生對一些課外讀物進行學習朗讀,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知識面。
2 為學生創造一個語言習得的環境,增強語感
增強英語語感首先要要求教師在進行英語授課的時候,要精心為學生設計教學的語言,最大可能行的使用英語授課。在進行新的語言項目學習的時候,最好把學習的內容放在教師設置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設置英語教學情景,盡量要求學生用多種的感官去感知整個語言整體,將英語語言學習融入到整個語言情景中去。例如在進行單詞教學時,教師們應盡最大努力地為新單詞創造一種情景,例如講一個小故事或者用心設計一個小對話等。通過類似這種的語言情景的設置,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才能通過上下文以及老師的表情、語氣和形體動作揣摩出生詞的含義。并且在記住這個生詞含義的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對該詞的用法有個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師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需要進行充分的利用,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逐漸的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英語課課后也要經常鼓勵學生反復聽一些比較幽默和地道的英語原聲錄音,或者花時間去看一些形象逼真的英語錄像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視覺上以及聽覺上不斷的受到大量的語言信息的刺激。
3 開展多種語言活動,提高語感
英語是一種語言,良好語感的形成來自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盡可能的創造足夠多的語言操練的機會,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也應該采取節奏比較快的教學方法培養出學生的英語反應能力以及英語的快速運用能力。如教材中有多種多樣的活動項目,如游戲、調查、講故事等。通過以上幾種方式的練習,學生對于英語的感受能力就會慢慢增強。
總之,在進行小學生的英語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認識到英語語感對于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充分的發揮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優勢,加強英語語感訓練,才能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