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桂發
“千古一完人”曾國藩在談到為官之道時說,為官要做到“四耐”,頗值得我們審計官借鑒,有此“四耐”,不急不躁,方可把本職工作做穩、做好、做出名堂,以不負黨和人民的厚望。
一要耐冷。審計工作就像一支蠟燭,當人們看到耀眼的燭光時,燃燒的卻是審計人員的生命。每一份審計報告,每一篇審計信息,每一份工作底稿,無不飽含著審計人的心血和汗水。然而被稱為“清水衙門”的審計機關平時顯得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這里沒有炙手可熱的權柄,唯有權衡正義的標尺和砝碼,對事業負責、對歷史負責,是審計官追求的終極目標,用好手中的標尺和砝碼,需要心如止水、淡泊名利的心胸,需要不計得失、清心寡欲的氣度。因此,特別需要培養些耐冷功夫,冷官熱做。干事業要有一股熱情,對他人要一片熱心腸,兢兢業業做好份內的事,以心熱抗外冷。
二要耐苦。近年來,社會上一些熟人、朋友,有的升遷,有的當老板;每逢節日“左鄰右舍”吆五喝六,歡聲盈盈,而我們的審計工作者則每天奉著審計底稿、審計報告為圭臬,唯有“埋頭苦干,引頸明天”,生活特別清苦。但他們能及時擺脫“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欲求,保持快樂的心態。對審計官來說,干好審計,把好監督關,對審計事業負責,就獲得了工作的價值。這種境界就像陶淵明所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即使看到某些人擁有漂亮的房子、車子、票子,內心亦安然自得,每天都欣然與審計為伍。做到生活上耐苦,金錢上淡泊,不怕清貧,不求富貴,不搞攀比,塑造一種淡定平和的性格,在平凡的審計崗位上攀登思想境界的高峰。面對紛繁的世界,自己內心原有的“浮躁不安”也隨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難得的平靜和從容。
三要耐勞。多年來,許多疑問一直困繞著審計官們:“為什么夜深人靜,審計辦公樓還燈火通明?為什么節假日,同事們還加班加點?為什么田間地頭、施工現場總有審計人的身影?為什么我們手握權力卻甘守清貧?”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個疑問被解開。雖然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終日勞頓辛苦,弄不好還會積勞成疾。但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審計風暴”,讓政府更“陽光”,讓百姓更“富裕”,讓侵蝕國家資金的“蛀蟲”越來越少。所以,耐勞是審計官的基本功,身子骨要好,須經常參加鍛煉;心態要好,要有任勞任怨的思想準備。既然身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不怕勞累,讓我們的生命無愧于這神圣的職業,在時代的大潮中熠熠閃光。
四要耐閑。審計官的唯一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即所謂“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所以,我們要比貢獻,不比升遷;比政績,不比烏紗。和我同樣資歷的人升官了,我不嫉妒眼紅;原來的部下當我上司了,我不怨天尤人。雖被“閑置”,“進步”緩慢,但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閑”。要閑官忙做,給自己找事干;小官大做,做一番大事業。通過實實在在的付出,實現人生價值,展現審計風采,做一個永不言敗的審計官。
能耐冷,見胸懷;能耐苦,見操守;能耐勞,見精神;能耐閑,見氣節。審計官倘能思之、鑒之,并身體力行,必能大受裨益。
(作者單位:景德鎮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