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有幾條新聞放到一起看,很耐人尋味。
接替鮑爾默出任微軟首席執行官的薩提亞·納德拉在9月25日首次訪華。在一上午的時間里,他先是出現在中關村的微軟亞太研發集團大廈里,為這里新設立的“微軟新視界”創新中心揭幕,同時也算是給曾經的微軟在中國的靈魂式人物張亞勤跳槽百度的新聞,做一下信息平衡;接著馬上去參加在香格里拉飯店舉行的微軟高端云客戶峰會,重點宣講了一遍微軟現階段“移動為先,云為先”的發展戰略;然后立刻趕回中關村北面的清華大學參觀,希望重塑微軟在青年學生群體中的形象。當然了,臺面下的政府公關顯然同樣重要。翌日,納德拉又跑到深圳,行程安排同樣緊湊,參觀華強北電腦城、出席合作伙伴大會,目光焦點設定在生態建設上。
畢竟年輕,納德拉也是蠻拼的。他到訪中國的步履匆匆,一方面顯示了換帥后的微軟有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活力,微軟的股價在近一年中已經屢創5年來的新高,漲幅接近50%,一掃多年來的平淡局面;但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的反饋上,比如媒體關注度、重量級合作伙伴的參與度、政府方面的表態等等,納德拉還是顯得太新了,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影響力,他都遠遠無法媲及蓋茨甚至鮑爾默的風光,更不要說再現10年前蓋茨訪華時的輝煌了。
或許問題并非出在納德拉身上,而只不過是一個大時代風云變幻之下的某種必然。在中秋節假期,張亞勤跳槽百度的消息放出之后,曾有人評論說,這件事標志著,外企曾經在中國的擁有亮麗光環的時代正式宣告結束。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算起,將近30年的外企黃金時代,眼看著就這樣終結了。
另一條消息來自在影像處理軟件領域的大神級公司Adobe。9月24日,Adobe發布官方聲明稱,決定撤銷并關閉在中國的研發分公司,但保留國內一線城市的銷售業務,研發分公司的員工將在年底前遣散。消息一出,很多中國公司喜出望外:“歡迎來自Adobe的技術大牛,有多少要多少!”外企圈則又是嘆息聲一片。
曾幾何時,跨國互聯網公司早就坐實了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名聲,但老牌IT公司們的日子都過得相當不錯。現在中國市場無論是從規模、成熟度、規范程度等方面,都比前些年好了很多,跨國外企們怎么會在這時迎來黃金時代的謝幕?
大氣候的變化固然是一大原因,但我覺得,這并不是決定性因素。這些外企們的相對衰落,都出現在全球范圍內,壓力來自全方位,絕非只是其中國策略出了問題。
技術和產品層面的原因才是問題的關鍵。由于移動、云的逐漸普及,技術的門檻日漸降低,用戶的口味變起來實在太快,你在技術上拿不出領先的東西,產品上又做不出“用戶深度參與”的“大產品”,想要保持住曾經的先發優勢談何容易。中國市場只不過放大了外企們在“大產品時代”的短板,并且加速了黃金時代的謝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