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宋春雨家里有四個iRobot品牌的智能機器人,分別負責打掃、擦地、擦玻璃及衛生間的清潔。這些可都是他的“寶貝兒”,是他不遠千里從美國背回來的。
“每年,我都會去位于美國硅谷的機器人公司iRobot參觀,所以有幸可以看到很多iRobot下一代機器人的布局和構造,TA們絕對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宋春雨對消費機器人充滿了興趣,“如果我自己有100萬美元,我會毫不猶豫投向這個領域。”
沒錯!宋春雨是一名專業的投資人,頭銜是“聯想集團樂基金董事總經理、聯想集團云服務戰略業務發展和戰略投資部總經理”。他的工作就是發現適合聯想集團旗下樂基金的投資項目,目前,他正在考察的項目就包括消費機器人。
不過,iRobot這一類企業不是樂基金的“菜”。樂基金是天使投資,重點關注初創期和早期創業企業。作為帶頭人,宋春雨最關注的是投資對象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
成立于2010年的樂基金啟動規模1億美元,在潛伏聯想集團3年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非常傲人:投資的第一個項目樂逗游戲已在2013年8月7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獲得80倍以上的資本回報率;投資的30余家創業公司已有過半完成了B輪融資,投資回報率每年保持100%的增長。
更為重要的是,聯想集團正在向互聯網轉型,轉型過程中,樂基金對聯想的戰略地位和價值起著關鍵作用,因為通過樂基金的創投,聯想將逐漸構建聯想系的生態系統。
樂基金只是企業參與創投的一個縮影。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企業搭建完善生態系統、打通產業上下游的心情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
復合型生意
“2001年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后加入聯想集團,國家863計劃信息安全專家、評委,歷任聯想集團信息安全研究室主任,可信計算研究室主任,虛擬化計算技術總監。是聯想集團發展歷程中很多重要產品和創新技術的直接貢獻者。”
翻開宋春雨的履歷,絕對稱得上是一名技術專家。也正因為有著十多年的技術研發積累,所以在以技術為核心的創投領域,由技術研發轉為投資的宋春雨幾乎沒怎么過渡就完全適應了。
不過,宋春雨坦言:“投資是一項非常復合型的工作,光有技術積累并不夠,因為投資跨越了很多的領域,要求把產業最新潛在性技術與最新的人脈、合作伙伴,資本投資的關系非常高效地結合起來,所以還需要敏銳的洞察力。”
此前研發負責人的身份,讓宋春雨廣泛參與到產業的上下游。樂基金還未成立時,他便參與構建了聯想集團美國硅谷的研究院。與此同時建立起了聯想集團與硅谷、以色列,日本等主流VC的合作伙伴關系,并在硅谷主導了兩筆投資和并購項目;在以色列主導了一筆投資。
正如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云服務業務集團總裁賀志強所說:“在創投上,聯想集團有著獨特的優勢。以前,聯想集團研究院每年都會做技術趨勢分析,這讓我們對產業的理解非常深刻。”
賀志強認為,聯想集團30年來構建的平臺聚集了很多合作伙伴,這對樂基金來說至關重要。雖然樂基金投資經理只有6個人,但背后的技術研發體系及聯想業務體系不可小覷,因為聯想集團全球五六千人的研發團隊隨時待命。此外,除了廣泛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之外,高校學生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群體。
兩年前,樂基金投資了曠視科技。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唐文斌可以稱得上技術天才,1987年出生的他當時還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生,同時也是該校信息學奧林匹克的總教練。
唐文斌他從小就是個電腦編程高手,初中還未畢業就“毛遂自薦”進入紹興一中高中部,先后獲得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一等獎、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等大獎。高二時,被保送清華大學。2008年,還是大三學生的唐文斌意識到人臉識別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于是組建了一個15人的研究團隊,成立了曠視科技。
“看重曠視科技,是因為這家公司擁有中國最好的做人臉識別算法,并有沖勁的、有理想的小伙伴們。”宋春雨回憶,“早期唐文斌為了演示人臉識別技術做了一個App,當時如果公司把精力放在這款App的制作和推廣上,很有利于當時做App公司的品牌及變現,但他拒絕了。”
宋春雨現在還能清楚記得唐文斌拒絕的理由:“曠視團隊就是為了核心技術而生,做應用肯定留不住這幫兄弟,這幫人就是要做中國最好、最精準、性能最好的核心技術。”
這種對技術創新理想的堅持感染了樂基金,所以即便早期唐文斌只是畫了一個餅,但樂基金還是看到這個團隊的核心競爭力,還是果斷地對唐文斌亮出了“YES”牌。事實證明,宋春雨的果斷得到回報。
短短兩年時間,曠視科技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性能最好的人臉識別算法技術公司,擁有數億用戶。美圖秀秀、camera360、美顏相機三款最受歡迎圖像處理軟件都使用了曠視的人臉識別技術,公司估值已破1億美元,樂基金獲得40多倍的回報率。
機緣+情懷
在宋春雨看來,樂基金的每個項目似乎冥冥之中都有安排,都是一場機緣。
兩年前,宋春雨去美國硅谷考察一家云計算公司,在見面會上向這家公司的高管問了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高管叫來一個名叫徐文豪的華人到會上解釋和回答。當時宋春雨就對這個小伙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交換名片。
在硅谷的那周,宋春雨約徐文豪吃了頓飯。通過這頓飯,宋春雨進一步了解了徐文豪并給他建議:“你老板肯定遲早會出售公司,你如果想回國就來找我,我投資你。”
果不其然,一年后徐文豪所在的公司被出售,徐文豪決定回國創業。他找到了宋春雨,宋春雨聽了徐文豪的創業計劃后毫不猶豫地投了他。
宋春雨在美國與徐文豪說的那番話打動了徐文豪那顆回國創業的心,點燃了他的創業激情;徐文豪在技術領域的專注和資深讓宋春雨感動。
“如果我不去徐文豪之前就職的公司考察,如果我對這個公司不那么感興趣,如果我不問那么深刻的問題,我也就不會認識徐文豪。如果我不那么有心把徐文豪約出來吃飯我們也不會深聊。所以投資有時候就是一場機緣,千里馬遇上伯樂的機緣。”宋春雨感慨道。
得到樂基金投資的徐文豪創立了志凌海納,一家致力于為數據中心提供下一代的存儲解決方案的企業。事實上,每個樂基金投資的項目和創業者都像徐文豪一樣,都是樂基金的有緣人,而年輕的樂基金一直與投資的企業在共同結伴成長。
2011年年初,樂基金第一筆投資剛決定投給樂逗游戲。沒過多久,宋春雨接到樂逗游戲創始人陳湘宇的電話,說要來北京商談希望獲得《憤怒的小鳥》在中國的發行代理權,恰好當天上午《憤怒的小鳥》最大的股東尼古拉斯剛剛拜訪完聯想集團,尼古拉斯提出希望聯想集團幫助其在中國推薦了一個代理發行商。
于是,陳湘宇下午就飛到北京,宋春雨帶著陳湘宇去見了尼古拉斯。有了聯想集團及樂基金的力薦和背書,當時尚未有名氣的樂逗游戲最終順利拿到了《憤怒小鳥》游戲代理這個爆發增長點。
發展勢頭頗好的樂逗游戲引起了許多投資者的關注,C輪融資時,騰訊希望入資。股東們都認同騰訊的入資的戰略價值,但騰訊希望得到更多股份,這時問題就來了——股份從哪出?陳湘宇和其他股東找到樂基金,希望樂基金做出犧牲出讓部分股權。理論上講,一個正常的投資策略絕對不允許在投資企業急速上升時出讓股權,但為了樂逗的整體利益,樂基金顧全大局出讓了部分股權。
此外,樂基金還幫助投資項目創始人在戰略方面提供幫助。比如免費媒體互動分享社區軟件ZAKER的創始人陳遲此前是做傳統醫療器械產業,一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產業時他只是想做電子雜志,后來樂基金幫助他在戰略上做了調整,改為flipboard模式,目前ZAKER估值已經到8000萬美元。
“樂基金的理念是完全站在開發者和創業者的角度去思考并提供服務。”宋春雨表示,“每天,我們都會接觸到很多正能量的人和公司的事情、機會,當你和創業者非常低姿態地相處在一起,他們每個人的激情和技術問題的解決,無論是喜和悲都是正能量,客觀上也會影響我和我的團隊處于一個非常開心和激情的狀態,并不斷推動我們團隊不停學習,走在產業前面。”
轉型加速器
聯想集團2014財年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宣布,聯想集團將向互聯網轉型。但事實上,在宣布戰略轉型之前,聯想集團早已開始為轉型而布局。
2010年,聯想集團宣布進入移動互聯領域,陸續發布一系列終端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但聯想集團一直是硬件制造商,向“設備+服務”的軟硬件垂直一體化模式轉型中,在軟件與服務環節及上下游垂直整合能力上需補課。
補課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運用資本的力量,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協助企業轉型戰略的實施,于是,樂基金在這種背景下誕生。它一方面可以幫助聯想移動互聯戰略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幫助開發者在移動互聯環境下開發優質豐富的應用和服務。
從樂基金設立的第一年起,賀志強、宋春雨等幾位負責人的定位一致,那就是樂基金是一個獨立的角色,要超出聯想集團現有業務去投資,投資未來新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機會,成為聯想集團轉型的加速器。
每年,樂基金都會確定一些投資主題,總結起來,樂基金投資遵循三大要素:人,事,勢,時。聯想集團本身做終端、做渠道,渠道變現快就能很好地把樂基金的優勢體現出來,所以樂基金比較喜歡云計算、移動電商、手游、廣告、互聯網金融、物聯網等概念的項目,因為這些項目都可以利用聯想的渠道價值。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樂基金對技術類的學生似乎有偏愛,曾帶著一幫清華大學還未畢業的學生從申請專利、跑工商注冊公司等一步步教他們去做。
“樂基金這么積極幫助大學生創業,一是看重這些孩子們的技術,另一點是看重了他們的創業精神。”宋春雨強調,“我不太相信那種只談了五分鐘就確定馬上投資的方式,對項目、對人,樂基金都有一個考察和了解的過程。”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魏江雷總結,目前市場上有三類投資模式,一類是技術投資,比如云計算、人臉識別技術等;一種是商業模式投資,像電子商務、團購等;還有一種就是戰略投資,例如大型并購等。
魏江雷表示:“抽根煙的功夫就定下一筆投資的故事大部分發生在商業模式投資領域。因為商業模式很容易明白,再見可能就是5年之后了。IDG是典型的商業模式投資,它所投資的8848、當當網、聚美優品等都屬于此類。但樂基金則是技術投資為主,需要很強的技術背景,所以必須要進行考察,抽根煙的時間確定一筆投資幾乎不可能出現在樂基金。”
隨著樂基金的項目遍布全球,考察的范圍也不限于中國,宋春雨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2013年,他大概飛了25萬公里的里程,和每個創業公司交流,參加董事會議,對投資的項目進行業務支持,“身體很累,但心情愉悅”。
生態圈秘籍
宋春雨形容潛伏3年的樂基金就像一支走在聯想集團轉型的先頭特種部隊,幫助聯想集團在移動互聯網戰略布局上超前投資、構建高效的軟件與硬件協同,強化聯想集團的轉型能力和生態構建。
與聯想集團相似,小米科技也通過資本運作,進行大范圍地投資,小米手環的幕后英雄華米科技、小米電源背后功臣紫米科技、小米活塞耳機的制作企業加一聯創、商用Wi-Fi網絡架構及媒體服務提供商邁外迪、電話號碼數據庫服務商電話幫等企業都有小米科技創投的身影。
在BAT(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不差錢地海量投資下,聯想、小米、海爾創投的資金和數量方面的確有所遜色,但他們的目的都非常一致——那就是構建企業自己的生態系統。
除了資本運作進行投資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得到企業的青睞,那就是孵化。
近期,傳統家電企業海爾集團宣布,設立智慧家庭產業創業投資中心,資金總規模約3.2億元,此次舉動的目的就是借助產業基金擴大機會,引入更多的資源與合作方,促進創業創新,建設智慧家庭生態圖,孵化出各種創新產品。
而在聯想集團內部,除了樂基金,還有一個叫“新板凳”的部門,其成立的目標就是要做成中國最靠譜的創業平臺,孵化創新產品,“新板凳”第一批推出的產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路由器以及空氣凈化器,這些創新產品與聯想集團傳統PC制造商的形象的確大有不同。
2013年年中,微軟宣布其創投部門“微軟創投”(Microsoft Ventures)正式進入中國,微軟創投將把云加速器、BizSpark、Bing基金這三個創業扶持項目打包起來,而這三個項目分別代表孵化、開發工具支持、初創資金三個不同的方向。隨后,微軟還推出了為開發者提供融資和培訓的Kinect孵化器等。
微軟設立創投部門的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打造圍繞Windows 8、微軟云服務的平臺生態系統。面對谷歌、蘋果在移動生態領域的脅迫,微軟必須掌握競爭對手開放平臺生態的秘籍,除了依賴于已有硬件合作伙伴,還要去獲得開發者的支持。
如今的互聯網服務生態系統,誰控制了生態系統制高點,誰就能在產業里擁有話語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企業紛紛設立創投拉攏資源;中國的創業者也從未像現在這般熱情,他們對技術、對市場、對成功充滿了渴望。
這是創投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