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寬勝
摘 要:本文從投入產出角度出發,選取農田灌溉用水量、林牧漁業用水量、工業總用水量、城鎮生活用水量、農村生活用水量、生態用水量作為輸入指標,國內生產總值作為輸出指標,建立DEA模型,并用該模型評價了H市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情況。從有效性角度分析了該市各業水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要通過積極調整用水比例,轉變粗放的灌溉用水方式等建議,為決策者科學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DEA模型;水資源;社會經濟;利用效率評價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水資源消耗量和需求量急劇增長[1]。而我國是一個貧水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且水資源地區分布極不均衡,北方地區水資源的短缺,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保護稀缺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再生能力,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值得我們研究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2]。
目前學術上關于資源利用效率評價的方法主要包括比值分析法、生產函數法、因子-能量評價模型、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等。但上述方法在計算參數、確定指標權重時都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而且這些方法只是單純評價,不對結果做相應的調整。為彌補這些弊端,本文將DEA模型應用到H市水資源利用效率評價分析當中,避免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評價結論更為客觀有效,結果也做了相應的排序和調整。
二、DEA評價模型的原理與方法
數據包絡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DEA)是著名運籌學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學者在“相對效率評價”概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系統分析方法。它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數學規劃,通過利用有效的觀察樣本數據來分析系統,數據包絡分析將每個被評價對象當成一個單獨的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然后通過綜合分析其投入和產出的比率,以DMU中投入和產出兩個指標的權重為變量分類或排隊,確定出有效的決策單元,也能通過投影的方法指出非DEA有效的原因和應該改進的方向和程度。
(一)DEA模型。DEA評價模型包括C2R,C2GS2,C2WH和
C2W,本文應用DEA方法中的C2R模型,該模型為:
三、模型結構實證分析
(一)確定決策單元、指標體系及數據整理。利用DEA模型評價區域水資源利用效率,需要首先明確模型的決策單元DMU,多個決策單元的確定必須滿足三個要求:即具有相同的目標和任務,具有相同的工作環境,以及具有相同的投入和產出指標等。
DEA模型將決策單元的投入指標作為輸入,產出指標作為輸出,科學合理的輸入、輸出指標體系是正確評價決策單元相對有效性的前提。本文從重要性、可獲得性、可操作性這幾個角度來設計指標,調查得知,H市的水資源主要用于農田灌溉、林牧漁業、工業用水、城鎮和農村生活用水,而利用效率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經濟產出,因此本文設計的輸入指標包括:農田灌溉用水量,林牧漁業用水量,工業總用水量,城鎮生活用水量,農村生活用水量,生態用水量;輸出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具體的輸入輸出數據值見表1。
(二)模型結果分析。利用LINDO6.1軟件對H市水資源利用效率的DEA模型進行求解,得出其水資源利用的總體有效性、技術有效性以及規模收益情況,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H市年份1、年份4、年份6、年份7的評價結果為DEA有效,在DEA有效的年份中,松弛變量、剩余變量均為0,表明這些年份系統的投入冗余與輸出虧空為0,即輸入與輸出已達到相對最優;技術和規模效益都有效。
其余三個年份的效率值介于0.65~1之間,即DEA無效,且都是技術無效,規模收益都處于遞減階段,在輸入方面都存在投入冗余,說明這些年份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存在水資源利用效率不足的情況;具體分析得到:在DEA有效前沿面上,年份
2,H市只要投入相當于該年水資源總用量的67.5%,就能獲得不小于該年GDP的輸出。反過來,農田灌溉用水量減少44.2%,工業總用水量減少9.5%,城鎮生活用水量減少0.8%,也能有效實現該年的GDP;年份3,H市只要投入相當于該年的81.6%的總用水量,就能獲得不小于該年GDP的輸出。反過來,農田灌溉用水量減少22.5%,工業總用水量減少3%,也能有效實現該年的GDP;年份5,H市只要投入相當于該年總用水量的
95.7%,就能獲得不小于該年GDP的輸出。反過來,農田灌溉用水量減少21.7%,城鎮生活用水量減少8.1%,農村生活用水量減少10%,也能有效實現該年的GDP。
從表2知,年份2,松弛變量不為0的輸入指標有:農田灌溉用水量、工業總用水量、城鎮生活用水量,這些指標的值在一定范圍里減少,不會影響目標函數的值,該年的水資源利用效率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這說明這些指標并不是影響年份2時H市水資源利用效率的關鍵性指標;松弛剩余變量為0的輸入輸出指標有:林牧漁業用水量、農村生活用水量、國內生產總值(GDP)。從理論上講,這些指標值只要有一個減少或增加,目標函數的值必將增加。所以,林牧漁業用水量、農村生活用水量、國內生產總值(GDP)這些指標是影響H市水資源利用效率的關鍵性指標。
對表2中非DEA有效年份在有效平面上進行投影與調整,得到的結果見表3。
由表3得到,在H市的各業用水中,農田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可節約的空間也是最大的,這也從側面說明H市農田灌溉用水方式比較粗放,可以采用技術、通過節水灌溉,把節約的水量用于其他經濟效益較高的行業;另外,從年份2年到年份5,各業用水效率都相對有所提高,可節約的空間也越來越小,相對于水資源需求量,H市的水資源供給量相對不足也越來越顯現出來。因此,要繼續加大投入,研究新型節水技術,探索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結論:從總體上看,H市這7年水資源利用效率評價結果為:DEA有效的年份多于非DEA有效的年份,并且無效年份的效率指數在逐年提高。在今后的用水過程中,應重點關注農田灌溉用水、工業用水以及城鎮生活用水的使用效率;在各類型用水中,農田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又是最低的,這說明H市農田灌溉用水方式粗放,技術落后,在水資源越來越緊缺的背景下,改變粗放的灌溉方式,采用先進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是目前該市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在數據搜集過程中,筆者發現,目前H市還沒有公平對待“生態環境”這一“用水戶”,沒有明確提出生態環境的用水量,忽視了生態環境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該市應該重新合理配置各業用水量,將足額的水量有效地配置給生態環境。水資源利用問題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問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該市應積極重視水資源的規劃調整工作,將水資源科學合理地配置到各用水部門或行業之后,各用水部門或行業應該珍惜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并且根據經濟發展目標,積極調整用水比例,提高和保證水資源利用的規模有效性和技術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利平,夏軍,胡志芳. 中國水資源狀況與水資源安全問題分析[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9,02:116-120.
[2] 錢文婧,賀燦飛. 中國水資源利用效率區域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02: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