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利
要研究初中生物課探討式教學實驗,就要把握三方面。
一、探討式教學措施
探討式教學措施具體有三個。
1.設置情景,引導探討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采用“灌輸式”方法教學,不僅學生的上課熱情不高,而且會產生厭倦。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這一內容時,如果教師按照教材內容的順序逐一講解,并要求學生做筆記,明確重點(列出葉綠素合成的條件),這樣看來,仿佛師生都盡心竭力了,但學習效果并不好。如果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授課內容設置恰當的情景,效果就會比較理想。特別是,在設置了有趣的情景后,教師要用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這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還以教學“光合作用”這一內容為例,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植物的顏色引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探討“合成葉綠素的必不可少的因素”這一問題,這樣,學生就能自主學習,積極探討,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激發興趣,引導實驗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主學習尤為重要,因此,作為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充滿求知欲,這是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前提條件。例如,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結論,而要通過引導他們動手實踐、自主探究,最終獲得結論。只有這樣的生物實驗教學,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例如,通過實驗教學探討“植物呼吸釋放的氣體是何物”這一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巧妙地設計裝置,并依照正確方法進行實驗,即便是最后的收集氣體、檢驗氣體環節,也要引導學生自己完成。當然,教師須全程觀察和及時引導。實踐證明,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實驗,才能使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及時鼓勵,不斷創新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恰當地鼓勵學生,既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又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還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在教學“滲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從而設計出可用于滲透實驗的材料,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相關問題(哪些不符合實驗條件,哪些符合實驗條件),這樣,既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還能使他們靈活地掌握知識,從而對日后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探討過程
探討過程具體有兩步。
1.鼓勵學生提問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問,并且教師不要立刻給出答案,而要先仔細了解學生的想法,再啟發他們自己解答,如果學生仍然不知如何解答,教師也應要求學生仔細思考,并幫助學生一步步分析,以化解難題。總之,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問,旨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
2.為學生解決疑難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遇到困難在所難免。究其原因,或由于粗心,或因為草率,這時,教師應耐心指導學生,既肯定他們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又理解他們的困難,還采用適當的方式指出他們的不足,并誠心地給他們提出建議,這樣,既能啟發他們的思路,又能使他們的實驗方案更完善,還能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培養他們動手操作的實驗能力。
三、抓住切入點
抓住切入點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
1.以方法為切入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以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為切入點,這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1)先學后教
“先學后教”,就是以教材為根本,配合適宜的教輔書籍,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也就是,教師把課前預習作為教學的必要步驟。具體到初中生物教學,即生物教師在每堂課臨近尾聲時要布置下節課的預習任務,以使學生逐步學會自編預習提綱,從而較好地進行課前預習。在下一節課上,教師要給學生搭建充分展示預習成果的舞臺,這樣,既能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又能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交流,還能便于教師在講解時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也就是,對學生已理解的知識少講或不講,對學生拿不準或不懂的知識深入講解,并采用恰當方式著重講解重點、難點知識。實踐表明,“先學后教”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教學效果比較理想。
(2)構建知識
要引導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地汲取知識轉化,就要讓學生既獲得知識,又構建知識,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探索生物知識,并努力掌握生物學習的方法,以使他們逐漸增強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并培養學生比較、區別和應用知識的綜合能力。
(3)疏導心理
由于初中生年齡、心理的特殊性以及初中生物學科的特點,因此,他們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出現心理障礙屬于正常現象,這時,作為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疏導心理,既使他們適應生物學習,又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以培養他們探索知識的能力,并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例如,由于初中生物教材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有一部分學生即使用功學習,成績也不理想,于是,他們感到為難、恐懼和自卑等。對此,教師應早有準備,既要傳授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又要在備課時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以使學生克服困難,積極探索。
2.以實驗為切入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由于實驗教學是學生學習生物的基本方法,因此,近年來,實驗教學備受重視。畢竟,以實驗教學為切入點已成為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1)教學與實驗相結合
通過學習與實驗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自覺探索的品質。當前,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驗證性實驗較多,探索性實驗較少,因此,不利于學生應用知識和自覺探索。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須改進實驗,將教學與實驗相結合,并恰當應用多媒體技術等手段,不僅提高實驗現象的科學性、直觀性和清晰度,更促進師生共同探索,不斷創新。
(2)注重實驗考核
對學生進行實驗考核是發現和檢驗學生實驗能力的有效手段,既能激勵學生較好地完成實驗,又能提高實驗的質量,因此,不僅要做到平時考核與學期考核相結合,規定考核內容與自選考核內容相結合,更要制定嚴格、適宜的考核標準。另外,教師要做好學生實驗完成情況以及實驗效果的專項記錄,對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色的學生應給予表揚和鼓勵。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是一門探索性較強的學科,由于它以實驗為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探討式學習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蕪市萊蕪高新區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