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斌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供電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供電企業管理中,線損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直觀地體現出供電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強線損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對線損產生的原因以及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供電企業;線損;標準化;管理 f
中圖分類號:TM7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6-0091-02
對于現代化社會而言,電能的作用和意義都是極其巨大的,可以說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而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日益增多,使得社會對電能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何對電力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成為目前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1 電力線損概述
從基本概念看,線損是指能源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損耗的形式。對于電力行業而言,發電廠生產出的電能需要經過輸變電設備和配電設備,再經電力線路供給用戶使用。而電能在電力網的輸送、變壓、配電等環節,由于導線、開關設備、變壓器等存在電阻,會產生一部分損耗,加上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會造成電能的流失,這部分流失的電能就是線損。線損在電能的傳輸和分配中是客觀存在的,而造成線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固定損失
固定損失不會隨著負荷的變動而變化,只要設備處于運行中,帶有電壓,就會造成電能的消耗。這種消耗與設備的功率或者電流的大小無關,因此也可以稱為基本損失。例如,電力變壓器、電抗器等的鐵損,電力線路的介質損失等都屬于固定損失。
1.2 變動損失
變動損失也稱可變損失,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隨負荷的變動而變化,包括變壓器、調壓器等設備的銅損,電能表、電流線圈的銅損等。
1.3 管理損耗
一方面,在對電網進行規劃設計時,由于缺乏合理性,導致線路傳輸距離較遠或供電半徑過長等,進而導致線損升高;另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管理不到位,出現的用戶違規用電和竊電、電網元件漏電、電能計量誤差等現象,同樣會引起電能的損失。
2 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認識不足
許多供電企業在進行線損管理的過程中,往往缺乏系統性的認識,將線損率指標的統計工作作為線損管理工作的全部,而沒有從系統角度實施線損管理,導致線損的管理工作缺乏專業性和有效性,無法充分發揮線損管理的作用。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線損管理制度的不夠健全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從目前來看,我國部分地方性供電企業的管理制度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對于違規用電、偷電、竊電的行為處罰過輕,導致一些犯罪人員存在僥幸心理,反復作案,加重了線損管理的負擔。同時,制度的不完善還容易導致電力工作人員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存在有電量抄表不及時、漏抄、錯抄現象。此外,對于線損的管理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加劇了線損管理的難度,導致線損率居高不下。
2.3 技術管理手段落后
從線損產生的原因分析,要想有效減少線損,必須依靠有效的技術手段。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供電企業在進行線損管理的過程中,一般都是沿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工作效率極其低下。
2.4 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當前供電企業的管理人員,一部分具備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而理論知識強的年輕人卻又缺乏實踐經驗,導致在出現突發性事件時,無法迅速、準確地判斷和解決。
3 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明確線損管理方向
對于供電企業而言,線損率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之一,做好線損的管理工作,需要涉及規劃計劃、建設改造、調度運行、電力營銷等多方面的內容,并不單單是管理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多個部門和專業的相互配合。一直以來,供電企業表面上都十分重視線損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成立線損管理專項小組、制定線損規劃、線損分析總結等,但是卻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局部工作,而沒有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
3.2 健全線損管理制度
供電企業管理部門應該針對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的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確保線損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一方面,要確保抄表工作的準確性,避免出現錯抄、漏抄的現象,準確把握用電量的大小,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從而減少線損波動情況。同時,要對損壞的電能表及時更換,或者更換為智能電能表,盡可能保證電量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對于偷電、竊電、盜割電纜等違法犯罪行為要嚴懲,并加強對違法人員的思想教育,減少乃至杜絕人為破壞電網設施的現象,進而減少電能的損耗。
3.3 強化技術管理措施
技術管理措施的強化可從以下三點做起:①供電企業要建立線損管理體系,制訂線損管理辦法,明確經營、生產、營銷分管領導的職責,明確各部門的分工和職責,制訂相應的管理標準。②電力調度部門要根據電力系統設備的技術狀況、負荷潮流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方式,提高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水平;大力推行帶電作業,維持電網正常運行方式;做好變壓器經濟運行工作,及時停運空載變壓器。③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和考核體系,在每年年初,向下屬單位和部門編制下達線損率計劃,含綜合線損率,網損率,各供電所高低壓線損率,各配電線路、各低壓臺區的線損率計劃,并認真考核、兌現,督促工作人員切實做好線損管理工作。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供電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供電企業管理中,線損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直觀地體現出供電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強線損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對線損產生的原因以及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供電企業;線損;標準化;管理 f
中圖分類號:TM7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6-0091-02
對于現代化社會而言,電能的作用和意義都是極其巨大的,可以說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而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日益增多,使得社會對電能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何對電力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成為目前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1 電力線損概述
從基本概念看,線損是指能源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損耗的形式。對于電力行業而言,發電廠生產出的電能需要經過輸變電設備和配電設備,再經電力線路供給用戶使用。而電能在電力網的輸送、變壓、配電等環節,由于導線、開關設備、變壓器等存在電阻,會產生一部分損耗,加上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會造成電能的流失,這部分流失的電能就是線損。線損在電能的傳輸和分配中是客觀存在的,而造成線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固定損失
固定損失不會隨著負荷的變動而變化,只要設備處于運行中,帶有電壓,就會造成電能的消耗。這種消耗與設備的功率或者電流的大小無關,因此也可以稱為基本損失。例如,電力變壓器、電抗器等的鐵損,電力線路的介質損失等都屬于固定損失。
1.2 變動損失
變動損失也稱可變損失,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隨負荷的變動而變化,包括變壓器、調壓器等設備的銅損,電能表、電流線圈的銅損等。
1.3 管理損耗
一方面,在對電網進行規劃設計時,由于缺乏合理性,導致線路傳輸距離較遠或供電半徑過長等,進而導致線損升高;另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管理不到位,出現的用戶違規用電和竊電、電網元件漏電、電能計量誤差等現象,同樣會引起電能的損失。
2 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認識不足
許多供電企業在進行線損管理的過程中,往往缺乏系統性的認識,將線損率指標的統計工作作為線損管理工作的全部,而沒有從系統角度實施線損管理,導致線損的管理工作缺乏專業性和有效性,無法充分發揮線損管理的作用。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線損管理制度的不夠健全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從目前來看,我國部分地方性供電企業的管理制度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對于違規用電、偷電、竊電的行為處罰過輕,導致一些犯罪人員存在僥幸心理,反復作案,加重了線損管理的負擔。同時,制度的不完善還容易導致電力工作人員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存在有電量抄表不及時、漏抄、錯抄現象。此外,對于線損的管理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加劇了線損管理的難度,導致線損率居高不下。
2.3 技術管理手段落后
從線損產生的原因分析,要想有效減少線損,必須依靠有效的技術手段。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供電企業在進行線損管理的過程中,一般都是沿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工作效率極其低下。
2.4 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當前供電企業的管理人員,一部分具備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而理論知識強的年輕人卻又缺乏實踐經驗,導致在出現突發性事件時,無法迅速、準確地判斷和解決。
3 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明確線損管理方向
對于供電企業而言,線損率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之一,做好線損的管理工作,需要涉及規劃計劃、建設改造、調度運行、電力營銷等多方面的內容,并不單單是管理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多個部門和專業的相互配合。一直以來,供電企業表面上都十分重視線損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成立線損管理專項小組、制定線損規劃、線損分析總結等,但是卻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局部工作,而沒有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
3.2 健全線損管理制度
供電企業管理部門應該針對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的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確保線損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一方面,要確保抄表工作的準確性,避免出現錯抄、漏抄的現象,準確把握用電量的大小,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從而減少線損波動情況。同時,要對損壞的電能表及時更換,或者更換為智能電能表,盡可能保證電量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對于偷電、竊電、盜割電纜等違法犯罪行為要嚴懲,并加強對違法人員的思想教育,減少乃至杜絕人為破壞電網設施的現象,進而減少電能的損耗。
3.3 強化技術管理措施
技術管理措施的強化可從以下三點做起:①供電企業要建立線損管理體系,制訂線損管理辦法,明確經營、生產、營銷分管領導的職責,明確各部門的分工和職責,制訂相應的管理標準。②電力調度部門要根據電力系統設備的技術狀況、負荷潮流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方式,提高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水平;大力推行帶電作業,維持電網正常運行方式;做好變壓器經濟運行工作,及時停運空載變壓器。③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和考核體系,在每年年初,向下屬單位和部門編制下達線損率計劃,含綜合線損率,網損率,各供電所高低壓線損率,各配電線路、各低壓臺區的線損率計劃,并認真考核、兌現,督促工作人員切實做好線損管理工作。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供電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供電企業管理中,線損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直觀地體現出供電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強線損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對線損產生的原因以及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供電企業;線損;標準化;管理 f
中圖分類號:TM7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6-0091-02
對于現代化社會而言,電能的作用和意義都是極其巨大的,可以說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而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日益增多,使得社會對電能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何對電力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成為目前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1 電力線損概述
從基本概念看,線損是指能源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損耗的形式。對于電力行業而言,發電廠生產出的電能需要經過輸變電設備和配電設備,再經電力線路供給用戶使用。而電能在電力網的輸送、變壓、配電等環節,由于導線、開關設備、變壓器等存在電阻,會產生一部分損耗,加上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會造成電能的流失,這部分流失的電能就是線損。線損在電能的傳輸和分配中是客觀存在的,而造成線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固定損失
固定損失不會隨著負荷的變動而變化,只要設備處于運行中,帶有電壓,就會造成電能的消耗。這種消耗與設備的功率或者電流的大小無關,因此也可以稱為基本損失。例如,電力變壓器、電抗器等的鐵損,電力線路的介質損失等都屬于固定損失。
1.2 變動損失
變動損失也稱可變損失,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隨負荷的變動而變化,包括變壓器、調壓器等設備的銅損,電能表、電流線圈的銅損等。
1.3 管理損耗
一方面,在對電網進行規劃設計時,由于缺乏合理性,導致線路傳輸距離較遠或供電半徑過長等,進而導致線損升高;另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管理不到位,出現的用戶違規用電和竊電、電網元件漏電、電能計量誤差等現象,同樣會引起電能的損失。
2 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認識不足
許多供電企業在進行線損管理的過程中,往往缺乏系統性的認識,將線損率指標的統計工作作為線損管理工作的全部,而沒有從系統角度實施線損管理,導致線損的管理工作缺乏專業性和有效性,無法充分發揮線損管理的作用。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線損管理制度的不夠健全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從目前來看,我國部分地方性供電企業的管理制度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對于違規用電、偷電、竊電的行為處罰過輕,導致一些犯罪人員存在僥幸心理,反復作案,加重了線損管理的負擔。同時,制度的不完善還容易導致電力工作人員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存在有電量抄表不及時、漏抄、錯抄現象。此外,對于線損的管理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加劇了線損管理的難度,導致線損率居高不下。
2.3 技術管理手段落后
從線損產生的原因分析,要想有效減少線損,必須依靠有效的技術手段。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供電企業在進行線損管理的過程中,一般都是沿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工作效率極其低下。
2.4 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當前供電企業的管理人員,一部分具備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而理論知識強的年輕人卻又缺乏實踐經驗,導致在出現突發性事件時,無法迅速、準確地判斷和解決。
3 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明確線損管理方向
對于供電企業而言,線損率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之一,做好線損的管理工作,需要涉及規劃計劃、建設改造、調度運行、電力營銷等多方面的內容,并不單單是管理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多個部門和專業的相互配合。一直以來,供電企業表面上都十分重視線損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成立線損管理專項小組、制定線損規劃、線損分析總結等,但是卻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局部工作,而沒有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
3.2 健全線損管理制度
供電企業管理部門應該針對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的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確保線損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一方面,要確保抄表工作的準確性,避免出現錯抄、漏抄的現象,準確把握用電量的大小,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從而減少線損波動情況。同時,要對損壞的電能表及時更換,或者更換為智能電能表,盡可能保證電量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對于偷電、竊電、盜割電纜等違法犯罪行為要嚴懲,并加強對違法人員的思想教育,減少乃至杜絕人為破壞電網設施的現象,進而減少電能的損耗。
3.3 強化技術管理措施
技術管理措施的強化可從以下三點做起:①供電企業要建立線損管理體系,制訂線損管理辦法,明確經營、生產、營銷分管領導的職責,明確各部門的分工和職責,制訂相應的管理標準。②電力調度部門要根據電力系統設備的技術狀況、負荷潮流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方式,提高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水平;大力推行帶電作業,維持電網正常運行方式;做好變壓器經濟運行工作,及時停運空載變壓器。③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和考核體系,在每年年初,向下屬單位和部門編制下達線損率計劃,含綜合線損率,網損率,各供電所高低壓線損率,各配電線路、各低壓臺區的線損率計劃,并認真考核、兌現,督促工作人員切實做好線損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