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嵩濤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高,課堂教育已不能滿足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希望在他們的課余時間參加到活動中。
關鍵詞:校外教育 興趣 青少年
青少年宮作為青少年開展校外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踐課堂。
一、以興趣為指導,明確活動對象,增強活動的普及性
(一)以興趣為導向,廣泛開展校外教育活動
教師應充分利用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電影、電視、錄像、幻燈、游戲等直觀生動的教育手段,增強活動的趣味性,調動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煙臺市青少年宮以兒童興趣為出發點,積極拓展普及性、實踐性、參與性強的活動,開展了市區少兒第三屆創意紙飛機比賽、立體構成“DIY”美術創意制作彩繪活動、我的暑假我做主——少年兒童嘉年華、“快樂生活我來塑”親子沙雕創意活動、少年警校活動、公益電影服務月等一系列興趣愛好活動,寓教于樂,讓青少年在興趣的指引下,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音樂藝術體驗館、手工體驗中心、每逢節假日免費開放,滿足了青少年不同的興趣愛好。
為保持少年兒童參加校外活動的興趣, 還要注意他們的身心承受能力,活動內容要做到由淺入深,難易結合,活動量不宜過大,活動時間不宜過久。英國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興趣可以引導少年兒童積極參與活動,勤于動手動腦;興趣可以豐富兒童少年思維想象力、創造力。校外教育的理念要求我們必須創造條件來滿足少年兒童追求興趣、探索奧秘、表現才藝、充當主體的欲望和要求,使他們愉快參與校外教育活動,在興奮和“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學會技能、懂得做人、快樂進步。
(二)面向全體青少年,避免活動的專業性
校外教育活動要面向廣大未成年人,就應該為每一個未成年人提供均等的、享受校外教育的機會和條件,讓每一個未成年人都能獲得在學校以外提升綜合素質、得到身心鍛煉的權利,從而促進整個社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設置活動時,必須充分考慮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求,力求活動項目多樣、活動內容充實。盡可能地避免開展專業性過強的活動,讓廣大未成年人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
如我宮組織的“我是小小未來星”兒童才藝大賽、“我是小小蛋糕師”蛋糕制作比賽、“低碳環保,我畫未來”兒童現場作畫比賽、“我創作、我快樂”兒童科技動手活動等一系列的活動,吸引了市區數千名少年兒童參加,這些活動都以沒受過任何專業培訓的青少年為參與對象,不受任何限制,較大地滿足了青少年的多方面需求。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不能開展專業活動,作為考查學員培訓結果而開展的一系列教學展演活動,不但讓學員通過演出的形式,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還給了青少年一個登臺表現自己的機會。
(三)積極探索活動形式,為青少年提供多方位的活動空間
像青少年宮之類的校外教育機構,在開展相應的培訓的同時,應當盡可能地考慮到少年兒童自身的發展需要,開展符合青少年自身的活動。以此為方向,煙臺市青少年宮開展了圍繞舞蹈、科體、器樂、美術等方面的一系列活動,滿足了青少年各方面的需求。
針對青少年多元化的需求,市青少年宮從學員自身考慮,開放了一系列的手工體驗中心,包括紙藝坊、布藝坊、陶藝坊、模型制作室等各類的活動室,學員來到青少年宮,便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地選擇所要參與的活動,在活動室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制作陶藝、布藝等手工制品。與此同時,我宮還開展了如綠色網吧健康上網——市區兒童網絡益智游戲比賽、少年志愿者在行動——我和小樹共成長、市區少年兒童植樹活動等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多方位的活動空間。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參與到活動中,我宮加強與市區學校的聯系,開展了“科技展板進校園”“贈送藝術光盤”等活動,豐富了青少年的課外生活。
二、以青少年為中心,注重實踐,突出活動的社會性
(一)校外教育活動的中心是廣大青少年
校外教育活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重視青少年學生作為主體的地位,重視發揮他們在各項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在校外教育活動中,他們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志愿參加,自由選擇活動,而且自始至終都有這種選擇的自由。從校外教育的活動類型來看,由于多數是興趣、愛好、特長開發式的,大大減少了傳統教學中的機械灌輸與知識搬運,更能激發青少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適合他們的主動發展。
從具體的活動過程來看,在校外教育機構所組織的許多活動中,青少年學生可以自己定選題、找材料,設計模型,獨立地進行探索、研究、實驗和制作,活動過程遇到的問題,要自己去分析、判斷,活動的結果,自己進行檢查和總結,因此更有利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和非智力品質。
(二)校外教育活動是一種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校外教育特殊功能的最大發揮。為滿足青少年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需求,校外教育活動要注重少年兒童的動手、實踐能力。未成年人思想活躍、想法多變,校外教育機構應注意根據少年兒童的想法、興趣,開展相應的活動,滿足他們對不同領域的興趣,挖掘少年兒童的潛力,培養少年兒童自信、勇于開拓的精神。注重在實踐活動中培養青少年的興趣、習慣,積累見識,認識、理解、參與社會生產、生活,進而掌握各種技能,培育各方面的才華,培養健康的人格、克服困難和經受磨煉的毅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適當讓學生參加一些室外的社會實踐活動,無論是在增長見識,認識社會,升華知識、技能,還是在社會生活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培養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校外教育活動要突出社會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校外教育是開放式的社會教育,這就要求校外教育活動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性。讓青少年在活動中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
作為煙臺校外教育的領軍單位,近年來,我宮組織了多起社會實踐活動,例如組織城鄉少年手拉手、與勞模面對面交流學習活動、“流動小舞臺”——赴煙臺芝罘區福利院“手拉手”慰問演出等活動,讓青少年增強社會責任感,健全生命價值觀。校外教育活動的社會性還體現在活動的參與面上,不僅要讓市區的少年兒童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一些農村兒童、家庭困難的兒童,也要有同等的機會參與活動,根據我宮相關規定,我們對家庭困難的兒童實施減免學費政策。爭取政府支持,形成育人合力。校外教育是一項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社會方方面面齊抓共管的事業。校外教育事業要全面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對校外教育的投入,直接決定著校外教育能否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2009年7月,我們搬進了配置一流的設施設備的青少年宮新大樓,服務青少年的活動數量有了質的飛躍,在以青少年為主體的前提下,廣泛地開展各類活動,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會繼續以活動為載體,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服務。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