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階平
摘 要:高職院校機械專業教育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快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在實踐教學體系中進行實踐改革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機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實踐進行分析,探討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實踐措施。
關鍵詞:機械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a)-0158-01
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社會企業對機械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在高職院校中,機械專業教育逐漸重視綜合型人才以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方面的培養,同時也要加強實踐技能方面的培養與訓練。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綜合性機械專業人才,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而要想完成這樣的目標,就必須要重新構建機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因此對機械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實踐進行探討,對高職院校機械專業的實踐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機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高職院校的機械專業主要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技術實踐的培養是整個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實踐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因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對專業實踐教學進行全面改革,是機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的主要部分。
機械專業教育在制定實踐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應該要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以培養綜合型人才以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制定的教學計劃應該要加強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要優化設計相關的教學實驗、實習、實訓以及各種課程設計等,要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1]。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專業中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融合起來,并且要將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最終逐漸形成系統性、實踐性以及現代型教學內容為主的機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2 機械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方法
機械專業屬于一種交叉專業,專業中涉及到了很多學科的知識,比如說機、電、計算機、控制工程等,并且相關的技術知識也更新很快,因此,就要求機械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寬廣的知識面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同時也需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應該要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以此來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而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機械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高職院校可以購買如今大型的現代化制造企業中先進的生產制造過程以及先進的加工設備的光盤或者錄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看,這樣能夠讓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實踐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且也能夠讓學生了解現代化制造技術是怎樣在企業中進行應用。通過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還能夠擴大學生的視野,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可以利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借助計算機以及相關的圖形軟件,通過其中的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進行學習,比如說數控車床與機床的編程仿真系統、通過在計算機上模擬的控制系統,讓學生熟悉各種設備的操作與將加工過程,還有相關的故障檢測等,利用各種軟件可以開發出各種虛擬仿真系統,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先對相關的設備有一個基本的了解[2]。最后,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CAI專業實踐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實踐教學中的各個操作步驟以及相關的技巧與重點都展現出來,并且還能夠將儀器設備中的內部組織結構以及在運動過程中零件的變化都能夠展現出來,這樣能夠充分幫助學生加深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3]。
3 實施機械專業實踐活動
在機械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要實施全方位的機械專業實踐活動,每一個學期都應該要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只有充足的實踐活動,才能夠真正讓學生適應社會的需求。并且在實踐活動中,要更新實踐教學的內容,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前,應該要有計劃的開設綜合型、設計性以及創新性的實驗項目,要通過實踐活動將學生的自主性調動起來,并且要在活動中激發出學生的思維潛能。
在機械專業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實習、實訓也是增強機械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這也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課程。通過實習、實訓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機械制造設備的相關操作以及工藝流程,而且能夠充分的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在學生實習、實訓的過程中,應該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為在課堂教學中已經講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尤其是對現代先進設備的操作與編程能力的培養上,更需要讓學生學會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4]。只有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的實踐中去,才表示學生真正的掌握了學到的知識以及技能。最后應該要加強實踐的課程設計環節,課程的設計對整個實踐教學來說非常重要,機械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同樣也體現在課程設計上。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要加大綜合設計力度,在課程設計中應該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綜合性的課程設計,加強學生的現代設計方法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將現實社會中的實際情況融入進來,這樣才能夠真正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4 結語
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高職院校必須通過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實現人才培養模式和標準與現代企業生產標準的對接,才能適應現代社會企業的人才需求。因此,機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在改革實踐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本文的相關分析可以了解到,高職院校機械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要想實現改革,并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需要全面更新實踐教學體系,要時刻根據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
參考文獻
[1] 嚴繼東,牟吉平,鄧國萍,等.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綜合性、創新性、開放性實驗”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07(1):72-74.
[2] 商國娟,齊習娟,劉躍輝.以科學促教學 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33-234.
[3] 王生澤,吳良,顧洪波,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工程實踐教育體系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77-79.
[4] 劉薇.有利于高校創新的文化建設要素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