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亮
摘 要:如今,我國農民工逐漸呈現出分層化的發展趨勢,農民工群體內部的信息需求也產生了一定的差異化。公共圖書館的職責在于傳遞知識與信息,因而我們應積極運用傳播學的知識,構建起利用公共圖書館推動農民工實現市民化的理論模型,全面發揮出公共圖書館在培訓農民工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精神風貌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總結了公共圖書館為廣大農民工提供服務時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具體的服務措施。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農民工 服務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a)-0253-01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廣大農民工的精神需求有了很大提升。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信息以及教育的傳播載體,應積極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為廣大農民工提供全面而具體的精神文化食糧,幫助農民工真正地融入到城市中去。
1 公共圖書館向農民工提供服務的不足之處
1.1 思想觀念方面
思想觀念問題是公共圖書館向廣大農民工提供服務時應重點對待的問題。具體來看,在以下兩個方面存在思想觀念問題。(1)在圖書館方面。很多公共圖書館并沒有做好針對廣大農民工展開的宣傳工作,對于為廣大農民工提供服務的義務,圖書館中的工作人員未能予以充分的重視,因而該服務工作的落實情況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2)在農民工方面。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很多農民工認為圖書館等同于書店,對于公共圖書館的概念與職責認識不清,潛意識中認為只有“文化人”才能進入,而自己在不被允許進入之列。由于這兩方面思想觀念問題的存在,造成了農民工到訪公共圖書館次數少的現象。
1.2 服務內容方面
目前,由我國公共圖書館舉辦的培訓活動大多是以社科、人文等方面知識為主的專題講座,這些專題講座在普通人眼中是很平常的活動,農民工卻望而卻步。由于這些專題培訓活動太過專業化,針對的是社會中專業精英,不是普通人民群眾,更不是廣大農民工,面向范圍較窄,因而很難使農民工通過類似的服務項目獲取知識,廣大農民工閱讀內容的分布如圖1所示。此外,雖然有一部分公共圖書館能夠針對農民工開展一些培訓項目,然而由于宣傳力度不夠、資金短缺等因素的影響,真正參與培訓的農民工并不多,培訓活動也得不到持久的開展。
1.3 服務模式方面
在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公共圖書館針對農民工展開的服務存在模式過于單一、單向的問題,與社會提出的要求之間具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有關公共圖書館為廣大農民提供服務的規章制度尚不健全,亟需進一步的完善。比如,倘若農民工在圖書館借書后未能按時返還,則根據圖書館的相關要求會被索要罰款;部分農民工的日常住所與圖書館之間的距離較遠,并不具備頻繁來往圖書館的條件,這些都成為阻礙農民工與圖書館之間溝通、交流的障礙。近幾年,部分圖書館采取了一些積極措施,比如送書到家、預約借書及還書等,以達到為農民工提供優質服務的目的,然而由于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障礙,這些措施難免會流于形式。
2 公共圖書館為農民工提供服務的具體措施
2.1 增強農民工的圖書館意識
加大圖書館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工的公共圖書館意識,全面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成為當前我國各公共圖書館實施農民工服務要完成的首要任務。通過網絡、報刊、電視以及廣播等媒介,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容、性質以及任務等進行宣傳,可以有效促進農民工全面了解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及功能。比如,河北省的唐山圖書館曾印制了大量的《唐山圖書館簡介》,專門去往各個工地贈送給廣大農民工,促進他們對圖書館進行全面了解,讓他們有機會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舟山市的普陀圖書館在開館之際,通過地方電視臺滾動播放宣傳廣告,并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將宣傳手冊發放給農民工,向他們詳細介紹了該圖書館的布局、功能、服內容以及開放時間等。
2.2 構建農民工書屋
公共圖書館應積極與相關企業展開交流、合作,共同構建農民工書屋,為建筑工地、工業園區等農民工聚居區提供流動服務與文化設施,吸引農民工積極參與到各種讀書活動中去。此外,通過農民工書屋的設置,農民工可以接受更多、更全面的技術培訓活動,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疑難維修能夠獲得解答,并能獲得相關的法律服務。農民工書屋為農民工提供了一個讀書成才的平臺,可以有效捍衛廣大農民工的文化權益,豐富農民工的科普知識、精神文化等。
2.3 開啟真人圖書館模式
目前,國內很多大學的圖書館相繼推出了真人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公共圖書館隨之借鑒了這種服務模式,積極推出真人圖書館,比如河北省的邯鄲圖書館、重慶市的圖書館、南京第二圖書館等,都相繼開展了該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與反響。結合農民工群體的現實需求,圖書館可以邀請一些志愿者或者某領域的專家擔任“真人圖書”,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時間,館方應對真人圖書進行類目編制,建立健全真人圖書數據庫,將真人圖書的性別、年齡、特長、職業以及聯系方式等信息全面記錄下來,然后按照農民工的具體需求,為其推薦適合的真人圖書。比如,針對部分農民工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的問題,館方可向其推薦技術領域的真人圖書,通過真人圖書現場操作示范的形式幫助農民工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
3 結語
在當前發展階段,不同級別的公共圖書館應結合不同類型農民工的現實需求來實施具體的服務。公共圖書館應積極采用并不斷創新信心服務模式,比如文化活動、場館助推、技能培訓、信息推送以及精神陶冶等,全面發揮出其作為文化中心、培訓中心、信息中心、休閑中心以及精神家園的作用,為廣大農民工提供更加優質、體貼的服務,進而有效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競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推動他們市民化進程的不斷深入。
參考文獻
[1] 肖永英,張淼.公共圖書館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服務研究述評[J].圖書館建 設,2014(3).
[2] 歐陽紅.農村城鎮化發展中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戰略[J].圖書情報工作,2011(12).
[3] 程曉亮.圖書館助推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的實踐模式[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2).
[4] 郭順利,李秀霞.城市公共圖書館為新生代農民工服務探析[J].圖書館學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