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琴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笔澜缰茖W家愛因斯坦指出:“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支配學生的注意力,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集中而穩定。同時,興趣又調節著情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表現出巨大的學習熱情,可見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队⒄Z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的任務:“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毕旅嫖揖妥约旱狞c滴體會談談“如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變“厭學”為“好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達到“我樂學”的境界。
一、用形象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初學者,形象化的教學尤其重要,它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幫助他們在實際情況中理解、練習、運用英語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我盡量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電子媒體等創設情境,讓學生看著實物或圖片積極思維,爭先恐后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如在教學“物主代詞”時,我從幾個學生桌上拿了幾只不同顏色的筆,指著其中之一問:“What colour is it?”學生會搶著回答:“It is ...”然后我又走到一個學生面前拿出一支黑色的筆問:“Is this your pen?”這時學生會積極回答:“No it isnt,my pen is blue.”此時我面向全班學生說:“Her/His pen is blue.”并接著說:“Hers/His is blue.”并把這兩個句子寫在黑板上,依次下去,不但教會了他們名詞性物主代詞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的用法,而且培養了他們聽說的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游戲是知識性、趣味性、競爭性的統一體,它順著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變“乏味”為“有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如針對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將每節課所學重點句型表達流利和記熟、記牢的情況,我經常利用“悄悄話”的游戲,培養他們快速、準確地聽、說、寫新語言的能力。游戲過程是:把全體學生按縱行分成若干組,教師把寫有所有新句型的紙條每一行的第一位學生,這位學生把紙條上的信息悄悄地口頭傳遞給下一位學生。不準傳遞紙條,速度要快,準確度要高,依次傳遞給每一組的最后一位學生,然后這位學生把所聽到的信息迅速寫到黑板上,由各組持紙條的學生上臺校對。最后教師根據各組的傳遞速度和準確度評定游戲結果。英語教學游戲多種多樣,如聽命令做動作,根據特征描述猜人物、猜物品、猜動作、猜位置或猜單詞等。只要處處留心、善于動腦,就一定能設計出更多更好的、為學生所喜歡的教學游戲,使英語課堂永遠充滿激情與歡樂。
三、開展競賽激發興趣
好勝心強、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競賽正是因為這一心理特征而成為激發學生興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競賽條件,促使他們競爭,從而獲得成就感。例如,我將課堂的問題變為搶答;拼寫單詞時,可在規定時間內,看哪位學生寫得多、寫得對;為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我舉行了朗誦賽和表演賽等,然后給予優勝者好評、贊許或熱烈的掌聲,使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自信心,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為創設了大量的情境,如一般交際情景有:問候、介紹、致謝、邀請、歡迎、祝賀等;實用生活情景有:尋人尋物、電話交流、問路與指路、借物與歸還、購物與就餐、出游運動、看病就醫及社會實踐等。為此,我有準備、有計劃地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所創設的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語言實踐,將枯燥的內容寓于有趣的情景教學中,將課堂變成生動活潑的寓于交際的場所。在教學初一下冊第27課Part Two時,讓同桌兩人為一個小組,一位扮演Father,另一位扮演Li Ming,根據內容進行情景對話。首先讓Li Ming背著書包站在教室門外,然后敲門,Father open the door,并非常激動地說:“Li Ming!I missed you!”Li Ming說:“I missed you,too!”問候完畢,Li Ming把他在北京的所作所為和為父親買禮物的事用英語告訴Father,并從包中拿出“A T-shirt”高興地說:“It is for you.”此時,Father很是激動。整個教學過程簡單明了,個別學生還把父親和兒子之間的關愛與尊敬的感情表演得極形象。他們那全身心投入的勁頭實在讓人感動。在交換角色表演之后,我驚奇地發現,幾乎所有學生都會背誦這個對話,這難道不是創設情境的魅力嗎?
五、利用身邊英語激發學習興趣
隨著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日益加強,作為世界性交際工具的英語的地位更突出。我們的周圍幾乎成了“英語的世界”,各種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上的英語標識,廣播電視媒體中的英語新聞、英語節目和英語電影等隨處可見。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身邊英語仔細觀察的同時還要充分利用他們為教學服務。如教學單詞hard時,我讓學生拿出鉛筆,并以每支鉛筆上標有的“HB”、“2B”、“4H”等表示軟硬程度的符號說開去?!癏”是英語單詞“HARD”的縮寫,表示硬度;“B”是“BLACK”的縮寫,表示“軟”、“黑”?!癏”和“B”前面的阿拉伯數字表示軟硬程度,如“6B”表示最軟,“6H”表示最硬,“HB”表示軟硬適中。學生熟悉了這些符號的含義,就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當型號的鉛筆。如寫字宜選用“HB”型的,畫畫宜選用“B”型的,考試涂卡宜選用“2B”型的,而精密制圖則宜選用“6H”型的。通過對上述身邊英語知識的了解,學生對單詞hard的理解和記憶顯得特別輕松,對英語學習的實用性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六、加強課外活動,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必要的延伸,它就像一個游泳池,而學生只有跳到水中不斷練習才能學會游泳。如讓學生編排英語課程表、時間表;設立英語角;師生、生生全方位地進行日常用語交流;精心制作英語賀卡;學唱英文歌曲;聽英語廣播;看英文電影,等等。我相信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一定會享受到“水中”游泳的樂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一定要因時、因地、因力地創設多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形成穩定而持久的學習興趣,以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使英語課堂真正“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