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近年來,我校招收了大批青年教師。他們承擔著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成為學校的主力軍。青年教師學歷高,知識面廣、頭腦靈活、思想活躍,但缺乏實踐經驗。因此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我校從重視師德、磨煉師能兩方面入手,做好青年教師培養工作。
一、重視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教師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作風儀表、言行舉止無不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都不可替代的。每一位青年教師都要提高師德風范,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我們學校,青年教師承擔學校的主要教學任務,相當一部分的班級管理工作由年輕老師擔任。這些青年教師們是學校建設與發展的主力軍,他們的師德狀況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水平高低,必須從以下方面狠抓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一)由學校統一制定政治學習制度,保證青年教師每周一次集體政治學習,重點學習有關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方面的法律和教育理論。每月撰寫一篇學習心得并把學習心得納入常規檢查,使他們在學的質和量上都有所保證,學有所得。
(二)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營造敬業愛崗氛圍。學校不定期舉辦各種師德講座與先進事跡報告會,使先進人物的事跡影響青年教師,為他們樹立榜樣。
(三)堅持定期總結,學校每學期組織青年教師召開一次“師德師風建設”專題總結會,會上學校考核小組對這學期中表現突出的青年教師給予表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下學期的要求。
二、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所謂“師能”,是指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沒有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能如同一支沒有點亮的蠟燭,師德的光芒就永遠無法發散。青年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渠道錘煉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尤為重要。
(一)有效開展教研活動。
教研組是教師進行學科教研的基層單位和重要基地。豐富有效的教研活動有利于教師交流協作,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更有利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1.每學期前兩周學習《新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教材編寫、教學開展、考試命題和教學評價的依據。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研究《新課程標準》。通過學習,把握新課程的性質,了解新課程的特點,明確課程改革的目的,樹立科學理念。
2.每周一次教研課。教研課分兩類:骨干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精品課。骨干教師示范課排在前,“骨干先行”的方式對青年教師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課堂教學結束后大家會聚一堂開展說課、評課的活動。聽課、說課、評課是行之有效的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聽、說、評都要落到實處。聽課筆記必須認真記錄過程,用心點評環節。說課要按照一定的說課模式撰寫說課稿,認真對待說課。評課有一位中心點評人,這位中心點評的老師要全程參與執教老師的磨課過程,充分準備中心點評稿,中心點評須全面、深刻。青年教師在這樣的研討氛圍中會受益匪淺,在一次次學習和實踐中會不斷提高教學能力。
3.青年教師賽課活動。奔馳見駿馬,競爭出人才。要給青年教師創造公平競爭的機會,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鼓勵他們冒尖。每學期教研組都有一次青年教師賽課活動,教研組長提前一個星期公布賽課課題,青年教師獨立鉆研教材、設計教案、制作課件,試上改進,然后在統一的時間比賽,評委是所有從教3年以內的教師。這樣的賽課會促進青年教師的發展,激發他們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熱情。
4.集體磨課團隊賽。青年教師賽課需要極強的個人能力,集體磨課團隊賽需要他們具備團結協作的能力。一個年級為一組,一起鉆研教材,設計教案,制作課件,逐一試上不斷修改完善教案,最后抽簽決定執教老師。教師團隊精神的形成是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創建和諧校園的精神支柱。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形成一股強大合力,推動學校健康快速發展。
5.專題研討活動。每天學期教研組開展兩次專題研討活動,活動的主題提前一個月公布,青年教師在一個月內搜集相關資料,然后在研討活動中發表看法,提出教學上的困惑和難題,與骨干教師一起探討解疑。
6.教研組內“六認真評比”。“教學六認真”是衡量一名教師職業能力的標準,也是反映一個教師工作熱忱與態度的風向標,教師應該在教學崗位上,展現良好的道德風貌,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工作風格。我校除了教導處每月的“六認真”工作檢查外,教研組內還進行“六認真”評比,每位教師都要將相關資料放在指定的位置,每位教師都是評委,對其他老師的“六認真”進行打分,推薦優秀教師,對優秀的“六認真”工作進行展示學習,以此激勵對此項工作懈怠的青年教師。
(二)師資結對,開展青藍工程。
“青藍工程”是學校建設一支底蘊深厚的教師隊伍,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可以充分發揮學校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盡快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使他們更快地成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青年教師要做到“三勤”,即勤學、勤問、勤實踐,也要求老教師們在和青年教師相互合作的過程中,盡己所能,傾囊相授,使青年教師盡快站穩講臺,早日實現“三年教有特色”的目標。
教導處要求師父們每個月至少聽徒弟兩節課,認真負責地指導好徒弟平時的課堂教學及教導處組織的新教師亮相課、過關課、比武課、匯報課,并隨時檢查徒弟的六認真工作,及時查漏補缺。徒弟每周聽師父一節課,認真吸取經驗,虛心請教師父。青年教師們在老教師的帶領下學習有了方向、請教有了對象,更好更快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能力。
(三)突破自我,開展實踐鍛煉。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校要有意識地把一些重要教學任務交給青年教師,讓青年教師勇挑重擔,增強工作獨立性。比如:讓他們在片級、市級公開教學中嶄露頭角,在各級各類的比賽中磨煉成長,擔任畢業班班主任提高責任心和專業素養。讓他們在教學第一線“唱主角”、“挑大梁”,在實踐中見世面、長知識、增才干。同時,校領導多觀察、多指導、多肯定,讓青年教師走出學校,得到更大更快更全面的提升。
總之,培養青年教師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工作,培養的途徑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只要我們堅持開展有關青年教師培養和提高的活動,認真扎實地做好校本培訓,就一定能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