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海霞
歷史是普通高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適應現代社會生活。高中歷史課程以了解和研究人類不同領域文明發展歷程的概貌與規律為內容,擁有可供人生與民族發展作借鑒的豐富資源。歷史課教學應該對學生現時及未來的生命質量提升產生積極影響。在進入某一專題設計之初既要讀透課程標準,又要考察學生當前現狀及日后成長與本專題內容的關聯點,再將其有機結合切入教學過程。在高中歷史課堂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關注現實,體現歷史的社會教育功能與人的發展教育功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論,他指出,要使學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課堂中,應該通過引入生活事件,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場景,營造逼真的教學環境,使歷史教學成為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本課教學中我采用以下步驟:生活(導入)—教學(分析)—生活(回歸)?!皬纳畹綒v史”,即導入時引入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使學生的學習從熟悉的生活原型、感興趣的問題情景著手,學習研究歷史知識,使課堂盡量成為學生體會、辯論、提升的場所?!皬臍v史到生活”,則將學生學到的歷史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史為鑒,古為今用。
導入新課,用小悅悅事件和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引起同學們對道德問題的討論。通過創設情境,營造全體同學參與的氛圍,達到渲染情感、集中注意力、調動學習情緒的目的。在討論宋明理學影響時,請同學們體會現如今生活中與宋明理學相關的詞語,如:理所當然、天理何在、同心同德、心領神會、心想事成。在本課結束時,用多媒體展示一個全國孝老愛親模范代表的圖片及頒獎詞,讓學生體會作為現代人應該有怎樣的良知和價值觀,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既能鞏固知識,又能體現情感的升華,有利于培養學生人格。
二、合作探究史料、歷史圖片,感悟真實的歷史,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
最近幾年的高考,注重史料分析,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以及人文素養。這一變化為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更應當重視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比如在探討理學興起的原因時,多媒體展示佛教道教在中國傳播的概括,白馬寺、龍門石窟、道教圣地武當山、長沙岳麓山“三教并存”。也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設計幾個問題:佛、道盛行給儒學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儒學和佛、道相比有什么不足?面對此種情況你覺得如果你是儒學者則應該怎么辦?通過展示兩幅圖:北宋地圖和清明上河圖局部,讓學生了解北宋時期政治經濟狀況對理學興起的影響,明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人類歷史上的知識,并在認識和總結過去的過程中找出經驗教訓,學會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當代社會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
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理學的基本概念這一環節,展示兩則材料。
材料一: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朱文公論文集》卷七十
材料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陸九淵集》卷三十六
直接閱讀二者的世界觀,引發學生對世界本原的思考。
在對理學辯證評價時展示名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讓學生感受儒家知識分子的高尚情操。同時展示體現理學消極影響的資料和圖片,魯迅的“翻開歷史一查……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繡花鞋、貞節牌坊群。拓展了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煉信息、論從史出的能力。
三、運用比較法,全方位多角度把握歷史。
歷史比較法是從歷史聯系中考察歷史現象的一種很好的方法。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地,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理清線索,將歷史知識有機地排列組合,能加強記憶。運用比較法進行歷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的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學習的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課的難點之一是比較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上述理學概念這一環節是采用的對比的兩則史料,在方法論和人性論這部分也是采用對比的方法。請同學們合作找出它們的異同點。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和相似點,以揭示事物矛盾的普遍性,找出它們的相反、相異點,以揭示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在評價理學時,把宋明理學和董仲舒的新儒學對比,辯證評價宋明理學時對比儒學在不同時期的作用。通過縱向比較,建立起聯系,揭示其本質屬性。
四、實踐活動式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高中每周歷史課比較少,對于“歷史素養”的培育與開展顯然不夠,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課外時間借閱校圖書室圖書,上網查詢,撰寫小論文,等等。
本課在課前發導學案讓同學們自主完成。通過準備在課堂中分小組請學生代表對朱熹、王陽明等人做簡介,介紹理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課后拓展探究題,例如:理學與宋代書院興盛的關系。
葉圣陶認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苯虒W方式的操作依賴于客觀條件,服務于實際需要,并非一成不變,要靈活地運用于歷史課堂并不斷創新。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和問題情境法。我們要努力讓學生走進歷史,活化歷史,運用歷史,感受并把握歷史的深邃與博大,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