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翌躍
治大國如烹小鮮,治班級猶治大國。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隨之與時俱進。教育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無論是建設者還是接班人,都應有解放之思想、獨立之精神、創新之品質。這種品質是設計、培養、打造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兩點:
一、民主,自由的土壤
在教育中,班級是最基本的單元。在這個單元中,我們要為學生提供解放的土地、自由的空氣和無際的天空。
民主,是百花齊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理想是共同的,但他們的心靈是獨特的,只有在解放的土地上,才能百花齊放。孔老夫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其意在于尊重個性培養,讓人性的花朵在自由的土地上盡情地舒展,從而使學生因教育生出人性的芽,長出人性的葉,樹起人格的骨,開出靈魂的花,結好人生的果。
民主,是百家爭鳴。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享受寬松,言之欲言,語之想語,言語之間,淋漓得當地使個性張揚。“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沒有群言堂,必然只能有一言堂,冰凍了學生的情感,禁錮了學生的思想,想讓他們走向遠方,基本就是個浪漫的夢想。磨道里的驢子永遠只能在走不出去的常規怪圈兒里彷徨。
民主,是眾人劃槳。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培養無數鮮活的個體,就是為社會進步和發展積蓄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無論何時何地,群眾才有無敵的力量。有了民主,才會有心情的舒暢,當熱情被激發,潛能被喚醒,思維被激活,學生的生命里一定會有陽光。
民主的意識,民主的思想,必然會讓繁榮與和諧在歲月中增長。
二、集中,勝利的保障
集中是形成集體的必要條件。無數的沙礫,如果缺少凝聚,就只是一盤散沙。集中,就像建筑中的水泥,有了它,無數的散沙就會變得無比堅硬和剛強。
集中,是一夫當關。我們在講求自由的時候,難免助長自由主義,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班主任及其他老師嚴把原則關,原則與紀律是班級建設的底線,如果守不住這條底線,那么班將不成班。
集中,是振臂一呼。雁陣,需要頭雁;羊群,需要頭羊;群龍,需要龍首。班級管理有時需要的就是振臂一呼,有了這登高的一呼,然后才會有八方的云集和上下的呼應。一個先進、優秀的群體,必然需要杰出的領袖,這領袖就是前進的方向、集體的意志、發展的向征。到了緊要關頭,領袖就該審時度勢、力排眾議、振臂一呼,這一呼,要呼出正義,呼出群情,呼出合理與前途。
集中,是說一不二。在一個集體中,倡導什么,弘揚什么,反對什么,避免什么,批判什么,應該有一個準則。為了集體的進步和發展,有時必須做到說一不二。不這樣,遇到事情七嘴八舌、議而不決,就會成為亂粥一鍋。
集中,避免渙散,體現核心,產生合力。
三、比較
在班級建設中,民主就是大家都可以平等地參與班級事務,讓大家都有參與的積極性和訴求,這樣有利于提升班級凝聚力;集中就是執行校紀校規或者完成一些必須完成的任務,抑或班級中對某一問題意見不統一時以主流作決定和執行,只有這樣才能使班級具有執行力。民主讓每一個同學承擔一定的責任和權利,既當管理者,又當被管理者,在民主前提下,執行的集中是集中多數人的意見,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多數人信服,讓班級決策更統一。因此,民主集中有利于抓主流,推動班風校風建設。
班級同學身上,擴大每班成員的話語權,讓每個同學都有說話的機會,這樣他們才會有存在感,才會感覺自我存在。換句話說,有說話機會讓同學感到有存在價值,責任心和榮譽感來自于受尊重。我們倡導讓學生自己管理班級,讓學生做班級的管理者和建設者。我的班級充分發揚民主,但是還不完善,沒有做到集中,今天這節班會就初步嘗試用民主集中制指導班級管理。由于要迎接聯合衛生大檢查,雖說距離上次檢查只有半個月,但是上次聯合衛生大檢查以后大家保持得不好,沒有嚴格按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衛生狀況又走了下坡路,再次迎檢只好進行大掃除。針對這一問題,今天的班會展開“如何保持我們的衛生成果”的大討論。具體過程是先針對問題分組討論方法和有效措施,組長負責記錄,每組至少形成一條有效建議,經過15分鐘的討論,將各組形成的有效建議列于黑板,然后逐條舉手表決,過三分之二同意的,就成為班規班約,全班同學都要按照這些規定做。同學們非常樂意接受這樣的方式,討論的結果是提出的建議有20條,最后表決形成決議的有10條。20條建議中有一條為加強環保意識和環保宣傳,沒有通過,但我感覺這個建議很好,遂將同意該建議的14名同學組織起來,形成課外興趣小組。由最初提出建議之人任組長,固定時間組織活動,這是本次班會的意外收獲。實踐證明,這種機制在同學群中得到高度認可,認為這樣更能體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良傳統,也有力證實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增強同學責任意識和榮譽感。
在班級管理中,集中是收,民主是放。得體的收放,就是管理的成功。讓學生在規矩中學會自由,在自由中學會規矩,切實做到民主之上有集中,集中之上有民主,此乃教育之大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