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喜全 馮泰山
摘 要:大眾煤礦原采用正式鍋爐供暖,在鍋爐操作方面,沒有進行系統的培訓和要求,從而鍋爐消耗量大,使用壽命短,故障頻繁。經過設備更新,采用臥式鍋爐并提高自己業務技能水平,做到“三分使用七分保養”延長了鍋爐壽命。在鍋爐維修方面,充分做好了巡檢,把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特別在鍋爐節能降耗方面,根據所學經驗在鍋爐用煤、摻水、給煤,合理調節分量、爐排速度、煤層厚度,確保完全充分燃燒,保證了用氣量使鍋爐處在安全經濟下運行。并且通過水氣兩用一根管的技術創新、4鬪鍋爐改造,提高了爐渣燃盡率,降低了鍋爐排煙溫度煤耗和煙氣排放,取得了明顯效果。
關鍵詞:鍋爐效能 降低損耗
中圖分類號:TK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090-01
1 實施背景
大眾煤礦始建于1974年,1978年投產,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0萬噸/年,公司組建后,通過技術改造,礦井核定生產能力達到42萬噸/年?,F有在崗職工2000余人,井田面積約16平方公里,保有地質儲量1億多噸。長期以來,由于受原林州市大眾煤礦傳統管理模式影響,創新工作思路不清,體制建設不全,資金沒有保障,工程技術人員緊缺,職工創新意識淡薄,創新工作停滯不前,制約了公司改革發展。
為改變這種狀況,根據河南煤化集團關于“科技興企”的發展戰略,在虛心學習、吸收借鑒外部單位創新管理的基礎上,我公司把創新機制引入了企業內部管理,通過構建創新管理體系,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礦井裝備水平,吸收專業技術人才,多措并舉進行科技知識普及,積極引導廣大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創新活動,不斷激發員工創新熱情,促進了公司科學發展。
原大眾煤礦采用正式鍋爐供暖,燃料為自用煤,供暖系統不合理,供暖管路布置不合理,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并且沒有采用水處理,導致鍋爐效能下降,清洗頻率增高,成本升高,還降低了使用壽命。
2 供暖系統改造
大眾公司根據這一現狀,果斷提出改革,購進臥式鍋爐,并在全礦范圍改造供暖管路,由原來串聯供暖改為并聯供暖,設為三級管控,不需要的地區可獨立關閉并不影響其他地區供暖,公司澡堂統一改造為水汽一根管道,源頭開關轉換控制,節約材料、方便操作。
3 水處理系統的建設
鍋爐使用工業用水,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鍋爐管壁結垢現象,降低鍋爐管壁使用壽命,甚至導致鍋爐管壁破裂,給鍋爐的安全運行帶來了嚴重隱患。為延長鍋爐使用壽命,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通過購置使用全自動軟水實現了軟化水處理的自動化,提高了鍋爐用水的合格率,確保了鍋爐的安全運行。
在鍋爐水處理方面,先后操作掌握固定麻離子交換器和全面自動離子交換器的操作與維修。掌握了水處理配藥和鍋爐清洗技術,由于我單位原水硬度高、鹽耗高、軟水不達標、運行周期短等難題。為做到安全經濟運行,在礦領導大力支持下,對我礦水處理設備進行了技術攻關,改進了操作工藝,經過精確計算,反復調試論證。由原來一級鍋離子交換,改為二級鍋離子交換,并根據泵水分析,成功實施了“部分鈉離子交換”工藝,使鍋爐水質達到了國家標準,從而預防和排除了水質不達標所帶來的水垢經常堵管安全隱患大大降低了鍋爐維修量、燃煤量節約了成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全自動軟水器將含有硬度離子的原水經交換器注入樹脂罐內,通過樹脂罐內樹脂層,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與樹脂內的鈉離子發生置換,從而吸附硬水中鈣、鎂離子,這樣從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隨著交換過程的不斷進行,樹脂中Na+全部被置出來后就失去了交換功能,此時必須使用Nacl溶液對樹脂進行再生,將樹脂吸附的Ca2+、Mg2+置換下來,樹脂重新吸附了鈉離子,恢復了軟化交換能力。(如圖1)
全制動軟水器的應用實現了軟水器自動控制,操作簡單,運行可靠,有效的減少了勞動力的投入,節省了運行成本,同時提高了鍋爐使用水的合格率,鍋爐水垢明顯減少,有效降低了鍋爐管壁破裂,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
4 科學管理節能減排
在鍋爐操作方面,進行系統的培訓,努力提高業務技能水平。從正式鍋爐到臥式鍋爐。從燃煤鍋爐到燃氣鍋爐,技術上能做到精益求精。在鍋爐維修方面,充分做好了巡檢,把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做到“三分使用七分保養”延長了鍋爐壽命。特別在鍋爐節能降耗方面,根據鍋爐用煤、摻水、給煤,合理調節分量、爐排速度、煤層厚度,確保完全充分燃燒,保證了用氣量使鍋爐處在安全經濟下運行。并通過4鬪鍋爐改造,提高了爐渣燃盡率,降低了鍋爐排煙溫度煤耗和煙氣排放,取得了明顯效果。
5 其他設備余熱利用,降低鍋爐消耗
公司空壓機在長期連續的運行過程中,通過強烈的壓縮空氣,使之溫度驟升,產生高溫熱量,這部分高溫油/氣的熱量相當于輸入功率的70%,溫度在80 ℃~100 ℃之間,這部分熱量最后都通過空壓機散熱系統排到大氣中,造成很大的熱能浪費,同時也污染大氣。大眾礦對三臺ML-2 50型螺桿式空壓機和一臺ML-200型螺桿式空壓機進行了改造,引進HRS-250型高效熱能回收系統四套,每套與空壓機采用一對一的配套方式,對壓風機余熱進行利用。
(1)在原壓風機油路上把油管引出來接到HRS-250型高效熱能回收系統上,把熱交換器進出水管與主水管路進行對接,通過熱交換器把水加熱供澡堂使用。
(2)將保溫、防水改造后的水池隔離改造:分別為進水池、沉淀池、出水池、回水池四個部分。這樣做的好處:①使水池內部水形成循環,達到溫度均衡,保持水新鮮;②便于水池內部衛生清理。
(3)余熱利用水池實現內循環。當水池內水溫降到常溫水時,開啟內循環泵,把水池內水送到余熱利用交換器內再次進行加熱,進行利用。
6 結論
(1)環境保護。余熱利用與燃煤鍋爐比較,無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黑煙和噪聲、油污等大氣污染物排放。
(2)降低鍋爐維修保養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3)余熱回收,節能減排。按每天四臺空壓機連續運行,每年節約標煤約387.36噸。endprint
摘 要:大眾煤礦原采用正式鍋爐供暖,在鍋爐操作方面,沒有進行系統的培訓和要求,從而鍋爐消耗量大,使用壽命短,故障頻繁。經過設備更新,采用臥式鍋爐并提高自己業務技能水平,做到“三分使用七分保養”延長了鍋爐壽命。在鍋爐維修方面,充分做好了巡檢,把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特別在鍋爐節能降耗方面,根據所學經驗在鍋爐用煤、摻水、給煤,合理調節分量、爐排速度、煤層厚度,確保完全充分燃燒,保證了用氣量使鍋爐處在安全經濟下運行。并且通過水氣兩用一根管的技術創新、4鬪鍋爐改造,提高了爐渣燃盡率,降低了鍋爐排煙溫度煤耗和煙氣排放,取得了明顯效果。
關鍵詞:鍋爐效能 降低損耗
中圖分類號:TK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090-01
1 實施背景
大眾煤礦始建于1974年,1978年投產,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0萬噸/年,公司組建后,通過技術改造,礦井核定生產能力達到42萬噸/年?,F有在崗職工2000余人,井田面積約16平方公里,保有地質儲量1億多噸。長期以來,由于受原林州市大眾煤礦傳統管理模式影響,創新工作思路不清,體制建設不全,資金沒有保障,工程技術人員緊缺,職工創新意識淡薄,創新工作停滯不前,制約了公司改革發展。
為改變這種狀況,根據河南煤化集團關于“科技興企”的發展戰略,在虛心學習、吸收借鑒外部單位創新管理的基礎上,我公司把創新機制引入了企業內部管理,通過構建創新管理體系,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礦井裝備水平,吸收專業技術人才,多措并舉進行科技知識普及,積極引導廣大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創新活動,不斷激發員工創新熱情,促進了公司科學發展。
原大眾煤礦采用正式鍋爐供暖,燃料為自用煤,供暖系統不合理,供暖管路布置不合理,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并且沒有采用水處理,導致鍋爐效能下降,清洗頻率增高,成本升高,還降低了使用壽命。
2 供暖系統改造
大眾公司根據這一現狀,果斷提出改革,購進臥式鍋爐,并在全礦范圍改造供暖管路,由原來串聯供暖改為并聯供暖,設為三級管控,不需要的地區可獨立關閉并不影響其他地區供暖,公司澡堂統一改造為水汽一根管道,源頭開關轉換控制,節約材料、方便操作。
3 水處理系統的建設
鍋爐使用工業用水,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鍋爐管壁結垢現象,降低鍋爐管壁使用壽命,甚至導致鍋爐管壁破裂,給鍋爐的安全運行帶來了嚴重隱患。為延長鍋爐使用壽命,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通過購置使用全自動軟水實現了軟化水處理的自動化,提高了鍋爐用水的合格率,確保了鍋爐的安全運行。
在鍋爐水處理方面,先后操作掌握固定麻離子交換器和全面自動離子交換器的操作與維修。掌握了水處理配藥和鍋爐清洗技術,由于我單位原水硬度高、鹽耗高、軟水不達標、運行周期短等難題。為做到安全經濟運行,在礦領導大力支持下,對我礦水處理設備進行了技術攻關,改進了操作工藝,經過精確計算,反復調試論證。由原來一級鍋離子交換,改為二級鍋離子交換,并根據泵水分析,成功實施了“部分鈉離子交換”工藝,使鍋爐水質達到了國家標準,從而預防和排除了水質不達標所帶來的水垢經常堵管安全隱患大大降低了鍋爐維修量、燃煤量節約了成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全自動軟水器將含有硬度離子的原水經交換器注入樹脂罐內,通過樹脂罐內樹脂層,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與樹脂內的鈉離子發生置換,從而吸附硬水中鈣、鎂離子,這樣從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隨著交換過程的不斷進行,樹脂中Na+全部被置出來后就失去了交換功能,此時必須使用Nacl溶液對樹脂進行再生,將樹脂吸附的Ca2+、Mg2+置換下來,樹脂重新吸附了鈉離子,恢復了軟化交換能力。(如圖1)
全制動軟水器的應用實現了軟水器自動控制,操作簡單,運行可靠,有效的減少了勞動力的投入,節省了運行成本,同時提高了鍋爐使用水的合格率,鍋爐水垢明顯減少,有效降低了鍋爐管壁破裂,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
4 科學管理節能減排
在鍋爐操作方面,進行系統的培訓,努力提高業務技能水平。從正式鍋爐到臥式鍋爐。從燃煤鍋爐到燃氣鍋爐,技術上能做到精益求精。在鍋爐維修方面,充分做好了巡檢,把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做到“三分使用七分保養”延長了鍋爐壽命。特別在鍋爐節能降耗方面,根據鍋爐用煤、摻水、給煤,合理調節分量、爐排速度、煤層厚度,確保完全充分燃燒,保證了用氣量使鍋爐處在安全經濟下運行。并通過4鬪鍋爐改造,提高了爐渣燃盡率,降低了鍋爐排煙溫度煤耗和煙氣排放,取得了明顯效果。
5 其他設備余熱利用,降低鍋爐消耗
公司空壓機在長期連續的運行過程中,通過強烈的壓縮空氣,使之溫度驟升,產生高溫熱量,這部分高溫油/氣的熱量相當于輸入功率的70%,溫度在80 ℃~100 ℃之間,這部分熱量最后都通過空壓機散熱系統排到大氣中,造成很大的熱能浪費,同時也污染大氣。大眾礦對三臺ML-2 50型螺桿式空壓機和一臺ML-200型螺桿式空壓機進行了改造,引進HRS-250型高效熱能回收系統四套,每套與空壓機采用一對一的配套方式,對壓風機余熱進行利用。
(1)在原壓風機油路上把油管引出來接到HRS-250型高效熱能回收系統上,把熱交換器進出水管與主水管路進行對接,通過熱交換器把水加熱供澡堂使用。
(2)將保溫、防水改造后的水池隔離改造:分別為進水池、沉淀池、出水池、回水池四個部分。這樣做的好處:①使水池內部水形成循環,達到溫度均衡,保持水新鮮;②便于水池內部衛生清理。
(3)余熱利用水池實現內循環。當水池內水溫降到常溫水時,開啟內循環泵,把水池內水送到余熱利用交換器內再次進行加熱,進行利用。
6 結論
(1)環境保護。余熱利用與燃煤鍋爐比較,無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黑煙和噪聲、油污等大氣污染物排放。
(2)降低鍋爐維修保養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3)余熱回收,節能減排。按每天四臺空壓機連續運行,每年節約標煤約387.36噸。endprint
摘 要:大眾煤礦原采用正式鍋爐供暖,在鍋爐操作方面,沒有進行系統的培訓和要求,從而鍋爐消耗量大,使用壽命短,故障頻繁。經過設備更新,采用臥式鍋爐并提高自己業務技能水平,做到“三分使用七分保養”延長了鍋爐壽命。在鍋爐維修方面,充分做好了巡檢,把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特別在鍋爐節能降耗方面,根據所學經驗在鍋爐用煤、摻水、給煤,合理調節分量、爐排速度、煤層厚度,確保完全充分燃燒,保證了用氣量使鍋爐處在安全經濟下運行。并且通過水氣兩用一根管的技術創新、4鬪鍋爐改造,提高了爐渣燃盡率,降低了鍋爐排煙溫度煤耗和煙氣排放,取得了明顯效果。
關鍵詞:鍋爐效能 降低損耗
中圖分類號:TK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090-01
1 實施背景
大眾煤礦始建于1974年,1978年投產,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0萬噸/年,公司組建后,通過技術改造,礦井核定生產能力達到42萬噸/年?,F有在崗職工2000余人,井田面積約16平方公里,保有地質儲量1億多噸。長期以來,由于受原林州市大眾煤礦傳統管理模式影響,創新工作思路不清,體制建設不全,資金沒有保障,工程技術人員緊缺,職工創新意識淡薄,創新工作停滯不前,制約了公司改革發展。
為改變這種狀況,根據河南煤化集團關于“科技興企”的發展戰略,在虛心學習、吸收借鑒外部單位創新管理的基礎上,我公司把創新機制引入了企業內部管理,通過構建創新管理體系,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礦井裝備水平,吸收專業技術人才,多措并舉進行科技知識普及,積極引導廣大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創新活動,不斷激發員工創新熱情,促進了公司科學發展。
原大眾煤礦采用正式鍋爐供暖,燃料為自用煤,供暖系統不合理,供暖管路布置不合理,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并且沒有采用水處理,導致鍋爐效能下降,清洗頻率增高,成本升高,還降低了使用壽命。
2 供暖系統改造
大眾公司根據這一現狀,果斷提出改革,購進臥式鍋爐,并在全礦范圍改造供暖管路,由原來串聯供暖改為并聯供暖,設為三級管控,不需要的地區可獨立關閉并不影響其他地區供暖,公司澡堂統一改造為水汽一根管道,源頭開關轉換控制,節約材料、方便操作。
3 水處理系統的建設
鍋爐使用工業用水,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鍋爐管壁結垢現象,降低鍋爐管壁使用壽命,甚至導致鍋爐管壁破裂,給鍋爐的安全運行帶來了嚴重隱患。為延長鍋爐使用壽命,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通過購置使用全自動軟水實現了軟化水處理的自動化,提高了鍋爐用水的合格率,確保了鍋爐的安全運行。
在鍋爐水處理方面,先后操作掌握固定麻離子交換器和全面自動離子交換器的操作與維修。掌握了水處理配藥和鍋爐清洗技術,由于我單位原水硬度高、鹽耗高、軟水不達標、運行周期短等難題。為做到安全經濟運行,在礦領導大力支持下,對我礦水處理設備進行了技術攻關,改進了操作工藝,經過精確計算,反復調試論證。由原來一級鍋離子交換,改為二級鍋離子交換,并根據泵水分析,成功實施了“部分鈉離子交換”工藝,使鍋爐水質達到了國家標準,從而預防和排除了水質不達標所帶來的水垢經常堵管安全隱患大大降低了鍋爐維修量、燃煤量節約了成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全自動軟水器將含有硬度離子的原水經交換器注入樹脂罐內,通過樹脂罐內樹脂層,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與樹脂內的鈉離子發生置換,從而吸附硬水中鈣、鎂離子,這樣從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隨著交換過程的不斷進行,樹脂中Na+全部被置出來后就失去了交換功能,此時必須使用Nacl溶液對樹脂進行再生,將樹脂吸附的Ca2+、Mg2+置換下來,樹脂重新吸附了鈉離子,恢復了軟化交換能力。(如圖1)
全制動軟水器的應用實現了軟水器自動控制,操作簡單,運行可靠,有效的減少了勞動力的投入,節省了運行成本,同時提高了鍋爐使用水的合格率,鍋爐水垢明顯減少,有效降低了鍋爐管壁破裂,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
4 科學管理節能減排
在鍋爐操作方面,進行系統的培訓,努力提高業務技能水平。從正式鍋爐到臥式鍋爐。從燃煤鍋爐到燃氣鍋爐,技術上能做到精益求精。在鍋爐維修方面,充分做好了巡檢,把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做到“三分使用七分保養”延長了鍋爐壽命。特別在鍋爐節能降耗方面,根據鍋爐用煤、摻水、給煤,合理調節分量、爐排速度、煤層厚度,確保完全充分燃燒,保證了用氣量使鍋爐處在安全經濟下運行。并通過4鬪鍋爐改造,提高了爐渣燃盡率,降低了鍋爐排煙溫度煤耗和煙氣排放,取得了明顯效果。
5 其他設備余熱利用,降低鍋爐消耗
公司空壓機在長期連續的運行過程中,通過強烈的壓縮空氣,使之溫度驟升,產生高溫熱量,這部分高溫油/氣的熱量相當于輸入功率的70%,溫度在80 ℃~100 ℃之間,這部分熱量最后都通過空壓機散熱系統排到大氣中,造成很大的熱能浪費,同時也污染大氣。大眾礦對三臺ML-2 50型螺桿式空壓機和一臺ML-200型螺桿式空壓機進行了改造,引進HRS-250型高效熱能回收系統四套,每套與空壓機采用一對一的配套方式,對壓風機余熱進行利用。
(1)在原壓風機油路上把油管引出來接到HRS-250型高效熱能回收系統上,把熱交換器進出水管與主水管路進行對接,通過熱交換器把水加熱供澡堂使用。
(2)將保溫、防水改造后的水池隔離改造:分別為進水池、沉淀池、出水池、回水池四個部分。這樣做的好處:①使水池內部水形成循環,達到溫度均衡,保持水新鮮;②便于水池內部衛生清理。
(3)余熱利用水池實現內循環。當水池內水溫降到常溫水時,開啟內循環泵,把水池內水送到余熱利用交換器內再次進行加熱,進行利用。
6 結論
(1)環境保護。余熱利用與燃煤鍋爐比較,無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黑煙和噪聲、油污等大氣污染物排放。
(2)降低鍋爐維修保養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3)余熱回收,節能減排。按每天四臺空壓機連續運行,每年節約標煤約387.36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