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
摘 要:資產證券化起源于美國,在我國的發展時間不久,但是縱觀世界范圍,其對于各國的資本市場甚至全社會的發展影響深重,本篇文章旨在通過對資產證券化概念的介紹,引出融資租賃的概念及我國融資租賃市場的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情況,并闡述了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業務在我國發展的必要性。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 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 租賃 資本市場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233-02
1 資產證券化介紹
1.1 資產證券化概念
所謂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傳統意義上的證券發行是以具體企業為主,而資產證券化則以特定的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為資產池而發行的證券,此處的特定資產組合或者特定現金流是針對缺乏流動性的資產,具體而言,企業或金融機構將其能夠產生現金收益的資產加以組合,出售給特殊目的機構(SPV),然后由特殊目的機構成立一種以該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持的證券產品,將其出售給投資者。從收益和風險角度而言,可預期的現金流和風險隔離是證券化必須具備的兩大基本特征。[1]
1.2 資產證券化在世界范圍的發展狀況[2]
近年來,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重要的創新金融工具,在國際市場上得到巨大發展。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資產證券化正式起源于房地產貸款支持證券,也就是現在統稱的MBS,從1990年至2003年底,MBS的發行量以43.7%的年平均增長率增長,房地產貸款支持證券市場成為僅次于聯邦債市的第二大市場。1986、1987兩年,資產支持證券在歐洲的發行總量僅為17億美元,但截止1996年,年總量達到了近300億,2002年甚至達到了792億歐元。亞洲地區,資產支持證券于1995年興起,之后在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區迅速發展,近幾年更是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長。
1.3 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及狀況(如表1)
在我國,資產證券化起步較晚,最早的此類業務出現在1992年,三亞市作為發行人發行了2億元的地產投資券,具體來講是以地產銷售和存款利息收入作為投資者收益來源。
對于資產證券化的發行主體來講,可分為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
2005年12月,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有兩項試點交易的成功發行,第一個為中國建設銀行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RMBS),第二個為國家開發銀行的現金流抵押貸款證券(CLO)。上述兩個項目涉及總額約為人民幣72億元,標志著資產證券化真正開始,也為中國資產證券化的交易開辟了新天地。此后,越來越多的國內銀行紛紛嘗試資產證券化業務。比如在2008年,中國建設銀行發行了國內首只名為“建元2008-1重整資產證券化”的不良資產支持證券。
對于非金融機構而言,中國聯通作為發起人于2005年8月完成了首個以非金融企業為主的資產管理計劃—— 聯通CDMA專項計劃。該計劃中,由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擔任計劃管理人,通過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方式發行了不同系列的資產支持受益憑證。這是我國企業資產證券化的標志性事件,隨后在2005年底和2006年間,接連誕生了8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詳見上表),涉及的資金規模較大,基礎資產的范圍更是廣布到高速公路收費、基礎設施建設、設備租賃、電力銷售、和股權轉讓等相關的各種應收賬款或未來現金流[3]。
在資產證券化為企業帶來諸多融資方便的同時,不可忽視一點,資產證券化的總規模仍然很小,據統計,社會總體約90%的融資來自于銀行,因此,我國的信用風險與流動資本高度集中在銀行業。企業從國內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渠道并非完全暢通(例如發行企業債或股票),以上渠道對企業自身的要求較高,并且企業直接融資的金額與銀行貸款的規模相比還是相差甚遠。因此,幫助降低銀行界的高度集中的信用風險和減少社會流動性過多的問題,資產證券化業務就顯得意義非凡,下面也將討論資產證券化的意義。
1.4 資產證券化的意義
(1)資產證券化有利于推進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與完善,具體表現為一下幾點。
第一,資產證券化符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戰略,2013年7月5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盤活存量資金,用好增量資金,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而要實現這一目標,資產證券化成為主要方式并肩負重任。第二,資產證券化為機構投資者們提供了更為靈活、品種更多的投資品種,有利于滿足投資者對于低風險、收益穩定的投資產品需求,從而使更多的資金進入資本市場[4]。第三,更好的支持了資本市場中介機構尤其是證券公司的創新業務發展。也有利于其他中介機構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評級機構的業務完善發展。
(2)資產證券化有利于盤活銀行的不良資產,改善商業銀行的運營狀況。
第一,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盤活存量信貸資產,緩解不良資產對銀行整體收益的負面影響。第二,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資產負債管理,規避市場風險。眾所周知,金融風險主要是由于銀行系統短期負債和長期貸款資產不匹配而形成,在比較發達的金融市場,商業銀行可利用利率衍生產品進行市場風險規避。通過期限結構設計,資產證券化可以滿足資產和負債的匹配度。
(3)有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融資提供更多,更靈活的方式。
資產證券化出現以后,企業從以前的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及債券等傳統方式轉為更靈活的方式,優勢體現在:第一,降低資本成本,提高經營效率。企業可以較低的財務成本在短時間內達到融資目的,改善財務結構。第二,實現多形式,多渠道融資,也降低了融資門檻。第三,提高融資方式靈活性,資產證券化以可產生現金流的基礎資產作為基礎,這些基礎資產可以是設備租賃合同、商業票據、應收款項等,具備很大的靈活性[5]。endprint
目前,融資租賃行業在中國發展可謂非常迅速,接下來就融資租賃業務及相關的資產證券化進行詳細介紹。
2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介紹
2.1 融資租賃的概念
所謂融資租賃,也稱設備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并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以分期支付租金的方式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只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租期屆滿,租金支付完畢并且承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合同的規定履行完全部義務后,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然不能確定的,租賃物件所有權歸出租人所有。它實質上是將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大部分風險和報酬轉移的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最終可以選擇轉移,也可以不轉移。[6]
2.2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介紹
經過以上資產證券化和融資租賃概念介紹后,可以得出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的概念,作為對租賃公司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是指租賃公司作為主體,將可以產生大規模穩定現金流的租賃債權(針對于承租人的債權)進行結構化重組,將其轉換成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化產品的過程。
在這一業務過程中,設計到資金流動方向的問題,目前具體的操作大致為,金融租賃公司將所持有的各種流動性較差的同類或類似的租賃債權賣給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SPV),從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那里取得銷售租賃債權的資金。然后由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以這些債權為抵押,發行租賃債券,投資者(一般而言,證券的購買者是個人投資者、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從二級市場的中介機構購買債券,從最終投資者那里取得銷售租賃證券的資金。發行方式的選擇上,通過在證券發行市場公開發行或者通過私募形式均可。租賃資產證券化也成為一種新型的、有效的增強租賃公司資產流動性的手段[7]。
2.3 我國租賃公司的發展狀況
我國租賃公司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81年,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組建了東方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和中國租賃有限公司。之后成立的租賃公司少之又少,直到2007年,中國銀監會重新批準可以成立融資租賃公司以來,中國租賃行業的發展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資產規模上可謂突飛猛進。截止2012年9月末,中國銀監會監管的租賃公司數量已達到19家,融資產總額達7300多億元,整個融資租賃行業租賃資產突破萬億大關,較2007年末增加30多倍。
據相關資料顯示,整個融資租賃行業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但是在中國的租賃滲透率僅達到整體市場的萬分之三,可見中國融資租賃市場還存在巨大的潛力。但在整體發展態勢如此旺盛的同時,一些隱藏的問題所在也不可忽視。
2.4 國內融資租賃行業存在的問題
在融資租賃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其本身存在的某些問題也逐漸開始暴露,并且制約其發展。
第一,資金困境。融資租賃公司現有的絕大部分資金來源是銀行的短期貸款,占融資租賃公司外部資金來源的90%以上,單純靠銀行融資易造成融資租賃公司資產負債期限嚴重不匹配。為解決資金來源困局、加強流動性管理,融資租賃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其他融資渠道,如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金融債券、境外貸款、境外發債、銀租保理合作等,但受制于各種原因,發債融資規模偏小。同時,由于政策規定的限制,保險資金等較為合適的資金尚不能投資融資租賃。
第二,資產管理困境。融資租賃公司不斷增加規模的同時,對公司資產管理方面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但融資租賃公司沒有分散風險的渠道,租賃資產的風險隨著規模增加在融資租賃公司內部不斷積累。這就導致融資租賃公司的租賃資產處于“只進不出”的發展模式。即使已經與商業銀行開展了應收租賃款保理業務、與信托公司開展了資產轉讓業務,但由于此類資產交易業務條件要求較高,并受監管政策和金融市場環境影響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租賃資產的流動性問題。
2.5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
面對現在行業的資金困境,資產證券化為融資租賃公司帶來一絲曙光,2010年,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證券公司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指引(試行)》,明確規定允許租賃資產劃入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從而進行資產證券化。租賃資產若能成功證券化其產生的積極作用是不可限量的。
首先,賦予了租賃資產直接融資的功能。融資租賃公司可以把能產生大規模穩定現金流的租賃資產轉換成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把資金的最終使用者與資金的提供者直接聯系到一起,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融資壓力,節省了融資成本。其次,分散風險。融資租賃公司在租賃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把租賃資產出售給投資者,也是把信用風險分散到眾多機構投資者手中。對于防范整個租賃業市場巨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具有重大意義。最后,既緩解融資租賃公司的資本壓力,也增強了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成熟的資產證券化模式下,被證券化的租賃資產,可以從融資租賃公司“真實出售”,減小租賃公司的資產規模,留出空間拓展新的租賃業務,“滾動式”地服務實體經濟。
但是我們在看到資產證券化給融資租賃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存在的弊端,比如成本并不算很低,審批手續比較繁瑣,周期比較長,還有對基礎資產的確定及實施程序上會存在一些難度。但相信經過時間的推移,此項業務不斷常規化后,業務流程變得更加成熟,進而促進融資租賃業務的資產證券化蓬勃發展,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切實貫徹落實國家的“國十條”戰略。
參考文獻
[1] 作者不詳.資產證券化[EB/OL].財安網.2013-2-28.http://www.caian.net/cjyw/zqyw/31752.html.
[2] 趙軍.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和前景探討[EB/OL].智庫文檔.2013-8-12http://doc.mbalib.com/view/1c40bee3daeefac633863654b32e9950.html.
[3] 馬力:中國資產證券化之路:現狀和前瞻[R].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2007-04-25.
[4] 杲永亮.資產證券化及其在我國的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5] 屈延凱.融資租賃公司的經營與管理.現代租賃網.2006-11-25.http://www.chinaleasing.org/doc2/doc2329.htm.
[6] 梁冉.我國發展融資租賃業的現實路徑選擇[D].廈門大學,2006.
[7] 租賃資產證券化破冰[EB/OL].通達物流網.2013-01-08.http://www.tongda56.cn/ap/news_read.asp iid=1756.endprint
目前,融資租賃行業在中國發展可謂非常迅速,接下來就融資租賃業務及相關的資產證券化進行詳細介紹。
2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介紹
2.1 融資租賃的概念
所謂融資租賃,也稱設備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并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以分期支付租金的方式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只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租期屆滿,租金支付完畢并且承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合同的規定履行完全部義務后,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然不能確定的,租賃物件所有權歸出租人所有。它實質上是將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大部分風險和報酬轉移的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最終可以選擇轉移,也可以不轉移。[6]
2.2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介紹
經過以上資產證券化和融資租賃概念介紹后,可以得出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的概念,作為對租賃公司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是指租賃公司作為主體,將可以產生大規模穩定現金流的租賃債權(針對于承租人的債權)進行結構化重組,將其轉換成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化產品的過程。
在這一業務過程中,設計到資金流動方向的問題,目前具體的操作大致為,金融租賃公司將所持有的各種流動性較差的同類或類似的租賃債權賣給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SPV),從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那里取得銷售租賃債權的資金。然后由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以這些債權為抵押,發行租賃債券,投資者(一般而言,證券的購買者是個人投資者、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從二級市場的中介機構購買債券,從最終投資者那里取得銷售租賃證券的資金。發行方式的選擇上,通過在證券發行市場公開發行或者通過私募形式均可。租賃資產證券化也成為一種新型的、有效的增強租賃公司資產流動性的手段[7]。
2.3 我國租賃公司的發展狀況
我國租賃公司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81年,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組建了東方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和中國租賃有限公司。之后成立的租賃公司少之又少,直到2007年,中國銀監會重新批準可以成立融資租賃公司以來,中國租賃行業的發展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資產規模上可謂突飛猛進。截止2012年9月末,中國銀監會監管的租賃公司數量已達到19家,融資產總額達7300多億元,整個融資租賃行業租賃資產突破萬億大關,較2007年末增加30多倍。
據相關資料顯示,整個融資租賃行業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但是在中國的租賃滲透率僅達到整體市場的萬分之三,可見中國融資租賃市場還存在巨大的潛力。但在整體發展態勢如此旺盛的同時,一些隱藏的問題所在也不可忽視。
2.4 國內融資租賃行業存在的問題
在融資租賃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其本身存在的某些問題也逐漸開始暴露,并且制約其發展。
第一,資金困境。融資租賃公司現有的絕大部分資金來源是銀行的短期貸款,占融資租賃公司外部資金來源的90%以上,單純靠銀行融資易造成融資租賃公司資產負債期限嚴重不匹配。為解決資金來源困局、加強流動性管理,融資租賃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其他融資渠道,如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金融債券、境外貸款、境外發債、銀租保理合作等,但受制于各種原因,發債融資規模偏小。同時,由于政策規定的限制,保險資金等較為合適的資金尚不能投資融資租賃。
第二,資產管理困境。融資租賃公司不斷增加規模的同時,對公司資產管理方面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但融資租賃公司沒有分散風險的渠道,租賃資產的風險隨著規模增加在融資租賃公司內部不斷積累。這就導致融資租賃公司的租賃資產處于“只進不出”的發展模式。即使已經與商業銀行開展了應收租賃款保理業務、與信托公司開展了資產轉讓業務,但由于此類資產交易業務條件要求較高,并受監管政策和金融市場環境影響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租賃資產的流動性問題。
2.5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
面對現在行業的資金困境,資產證券化為融資租賃公司帶來一絲曙光,2010年,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證券公司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指引(試行)》,明確規定允許租賃資產劃入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從而進行資產證券化。租賃資產若能成功證券化其產生的積極作用是不可限量的。
首先,賦予了租賃資產直接融資的功能。融資租賃公司可以把能產生大規模穩定現金流的租賃資產轉換成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把資金的最終使用者與資金的提供者直接聯系到一起,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融資壓力,節省了融資成本。其次,分散風險。融資租賃公司在租賃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把租賃資產出售給投資者,也是把信用風險分散到眾多機構投資者手中。對于防范整個租賃業市場巨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具有重大意義。最后,既緩解融資租賃公司的資本壓力,也增強了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成熟的資產證券化模式下,被證券化的租賃資產,可以從融資租賃公司“真實出售”,減小租賃公司的資產規模,留出空間拓展新的租賃業務,“滾動式”地服務實體經濟。
但是我們在看到資產證券化給融資租賃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存在的弊端,比如成本并不算很低,審批手續比較繁瑣,周期比較長,還有對基礎資產的確定及實施程序上會存在一些難度。但相信經過時間的推移,此項業務不斷常規化后,業務流程變得更加成熟,進而促進融資租賃業務的資產證券化蓬勃發展,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切實貫徹落實國家的“國十條”戰略。
參考文獻
[1] 作者不詳.資產證券化[EB/OL].財安網.2013-2-28.http://www.caian.net/cjyw/zqyw/31752.html.
[2] 趙軍.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和前景探討[EB/OL].智庫文檔.2013-8-12http://doc.mbalib.com/view/1c40bee3daeefac633863654b32e9950.html.
[3] 馬力:中國資產證券化之路:現狀和前瞻[R].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2007-04-25.
[4] 杲永亮.資產證券化及其在我國的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5] 屈延凱.融資租賃公司的經營與管理.現代租賃網.2006-11-25.http://www.chinaleasing.org/doc2/doc2329.htm.
[6] 梁冉.我國發展融資租賃業的現實路徑選擇[D].廈門大學,2006.
[7] 租賃資產證券化破冰[EB/OL].通達物流網.2013-01-08.http://www.tongda56.cn/ap/news_read.asp iid=1756.endprint
目前,融資租賃行業在中國發展可謂非常迅速,接下來就融資租賃業務及相關的資產證券化進行詳細介紹。
2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介紹
2.1 融資租賃的概念
所謂融資租賃,也稱設備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并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以分期支付租金的方式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只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租期屆滿,租金支付完畢并且承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合同的規定履行完全部義務后,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然不能確定的,租賃物件所有權歸出租人所有。它實質上是將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大部分風險和報酬轉移的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最終可以選擇轉移,也可以不轉移。[6]
2.2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介紹
經過以上資產證券化和融資租賃概念介紹后,可以得出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的概念,作為對租賃公司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是指租賃公司作為主體,將可以產生大規模穩定現金流的租賃債權(針對于承租人的債權)進行結構化重組,將其轉換成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化產品的過程。
在這一業務過程中,設計到資金流動方向的問題,目前具體的操作大致為,金融租賃公司將所持有的各種流動性較差的同類或類似的租賃債權賣給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SPV),從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那里取得銷售租賃債權的資金。然后由租賃債權證券化的機構以這些債權為抵押,發行租賃債券,投資者(一般而言,證券的購買者是個人投資者、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從二級市場的中介機構購買債券,從最終投資者那里取得銷售租賃證券的資金。發行方式的選擇上,通過在證券發行市場公開發行或者通過私募形式均可。租賃資產證券化也成為一種新型的、有效的增強租賃公司資產流動性的手段[7]。
2.3 我國租賃公司的發展狀況
我國租賃公司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81年,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組建了東方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和中國租賃有限公司。之后成立的租賃公司少之又少,直到2007年,中國銀監會重新批準可以成立融資租賃公司以來,中國租賃行業的發展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資產規模上可謂突飛猛進。截止2012年9月末,中國銀監會監管的租賃公司數量已達到19家,融資產總額達7300多億元,整個融資租賃行業租賃資產突破萬億大關,較2007年末增加30多倍。
據相關資料顯示,整個融資租賃行業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但是在中國的租賃滲透率僅達到整體市場的萬分之三,可見中國融資租賃市場還存在巨大的潛力。但在整體發展態勢如此旺盛的同時,一些隱藏的問題所在也不可忽視。
2.4 國內融資租賃行業存在的問題
在融資租賃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其本身存在的某些問題也逐漸開始暴露,并且制約其發展。
第一,資金困境。融資租賃公司現有的絕大部分資金來源是銀行的短期貸款,占融資租賃公司外部資金來源的90%以上,單純靠銀行融資易造成融資租賃公司資產負債期限嚴重不匹配。為解決資金來源困局、加強流動性管理,融資租賃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其他融資渠道,如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金融債券、境外貸款、境外發債、銀租保理合作等,但受制于各種原因,發債融資規模偏小。同時,由于政策規定的限制,保險資金等較為合適的資金尚不能投資融資租賃。
第二,資產管理困境。融資租賃公司不斷增加規模的同時,對公司資產管理方面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但融資租賃公司沒有分散風險的渠道,租賃資產的風險隨著規模增加在融資租賃公司內部不斷積累。這就導致融資租賃公司的租賃資產處于“只進不出”的發展模式。即使已經與商業銀行開展了應收租賃款保理業務、與信托公司開展了資產轉讓業務,但由于此類資產交易業務條件要求較高,并受監管政策和金融市場環境影響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租賃資產的流動性問題。
2.5 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
面對現在行業的資金困境,資產證券化為融資租賃公司帶來一絲曙光,2010年,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證券公司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指引(試行)》,明確規定允許租賃資產劃入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從而進行資產證券化。租賃資產若能成功證券化其產生的積極作用是不可限量的。
首先,賦予了租賃資產直接融資的功能。融資租賃公司可以把能產生大規模穩定現金流的租賃資產轉換成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把資金的最終使用者與資金的提供者直接聯系到一起,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融資壓力,節省了融資成本。其次,分散風險。融資租賃公司在租賃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把租賃資產出售給投資者,也是把信用風險分散到眾多機構投資者手中。對于防范整個租賃業市場巨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具有重大意義。最后,既緩解融資租賃公司的資本壓力,也增強了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成熟的資產證券化模式下,被證券化的租賃資產,可以從融資租賃公司“真實出售”,減小租賃公司的資產規模,留出空間拓展新的租賃業務,“滾動式”地服務實體經濟。
但是我們在看到資產證券化給融資租賃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存在的弊端,比如成本并不算很低,審批手續比較繁瑣,周期比較長,還有對基礎資產的確定及實施程序上會存在一些難度。但相信經過時間的推移,此項業務不斷常規化后,業務流程變得更加成熟,進而促進融資租賃業務的資產證券化蓬勃發展,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切實貫徹落實國家的“國十條”戰略。
參考文獻
[1] 作者不詳.資產證券化[EB/OL].財安網.2013-2-28.http://www.caian.net/cjyw/zqyw/31752.html.
[2] 趙軍.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和前景探討[EB/OL].智庫文檔.2013-8-12http://doc.mbalib.com/view/1c40bee3daeefac633863654b32e9950.html.
[3] 馬力:中國資產證券化之路:現狀和前瞻[R].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2007-04-25.
[4] 杲永亮.資產證券化及其在我國的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5] 屈延凱.融資租賃公司的經營與管理.現代租賃網.2006-11-25.http://www.chinaleasing.org/doc2/doc2329.htm.
[6] 梁冉.我國發展融資租賃業的現實路徑選擇[D].廈門大學,2006.
[7] 租賃資產證券化破冰[EB/OL].通達物流網.2013-01-08.http://www.tongda56.cn/ap/news_read.asp iid=17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