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武成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是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的基礎,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管理國家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大代表能否有效行使職權、充分發揮作用,不僅直接影響到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質量,而且還關系到國家權力機關職權的有效行使,關系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和發展。2012年以來,為切實做好代表工作,發揮好代表作用,省人大常委會緊密結合甘肅實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一實踐既豐富了代表工作的內容和方式,也拓寬了代表活動的途徑和載體;既提升了代表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也給了我們一些深刻啟示和思考。
啟示和思考一:人大代表在行動是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的有益探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積極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切實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好、完善好、發展好。當前,我們已步入全面深化改革、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人大工作必須用更加深邃的歷史眼光和更加寬廣的世界視野,深刻認識和把握時代的發展要求,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辟新境界。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著眼努力與全國一道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動員全省各級人大代表廣泛參與,積極行動,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了“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兩年多來,全省有6.38萬多人大代表參與此項活動,他們各盡其力,各展其能,聯系幫扶貧困村8600多個、貧困戶81000多戶,辦成了一批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得到了社會廣泛好評。2013年8月,這一活動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報道之后,全國人大和省委高度重視,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和副委員長李建國、王晨及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分別作了重要批示,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還組織10家中央媒體來我省進行了專題采訪和深度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反響。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不僅豐富了人大代表工作內涵,體現了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為民形象和時代風采,而且也進一步拓寬了人大工作視野,是新形勢下創新人大工作的一個有益探索和生動實踐。在新時期、新階段,我們要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做好人大工作,就一定要把人大代表在行動作為人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擺上重要位置,堅持不懈地抓實抓好。
啟示和思考二:人大代表在行動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有力抓手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做好人大工作必須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近年來,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按這一原則開展工作。甘肅是一個貧困人口多、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的省份,全國11個集中連片特困區涉及甘肅的就有3個,貧困發生率為70%左右,扶貧工作成本比其他省的重點縣高出約35%左右 。貧困問題一直是制約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實現脫貧致富是甘肅人民的強烈期盼。基于這樣的省情,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甘肅時明確提出甘肅要努力與全國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并要求貧困地區黨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甘肅省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精神要求,著眼于努力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這一歷史使命,一手抓“3341”重大項目工程,一手抓“1236”扶貧攻堅行動,并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作為深入推進扶貧攻堅行動的著力重點來抓。圍繞全省發展大局,我們緊扣中心任務,把“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作為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加快小康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廣泛動員和鼓勵引導代表積極投身到人大代表在行動中,使代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注重做到“五抓”:一是堅持把富民產業培育作為“人大代表在行動”的關鍵之舉來抓。各級人大代表緊密聯系各自實際,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踴躍行動,主動作為,找準切入點,找到結合點,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開展工作,通過各種方式著力幫助貧困地區和農民制定致富計劃,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改善基礎設施,組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二是堅持把勞動技能培訓作為“人大代表在行動”的根本之計來抓。一方面,深入基層廣泛宣傳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方針政策與決策部署,積極引導貧困群眾學習政策、把握機遇、拓寬致富思路、找到增收門路。另一方面,緊盯勞務市場需求和農業生產實踐,以農村青壯年和“兩后生”為重點,通過自身帶、聯系幫等多種途徑,大力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和創業培訓,大力推廣農業生產實用技能,幫助貧困群眾提升就業和創業能力。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共組建專業合作組織2503個,開展專業技術培訓74.5萬人次,開展勞務技能培訓77.9萬人次,組織輸轉勞動力139萬人次,為扶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堅持把解決群眾困難作為“人大代表在行動”的當務之急來抓。各級人大代表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各盡其力、各展其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注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據統計,“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開展兩年多來,各級人大代表為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累計捐款捐物2.2億,幫辦實事62558件。四是堅持把金融資金支撐作為“人大代表在行動”的發展之要來抓。貸款難、發展資金短缺是制約和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難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我們不僅動員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在這方面各盡其力,而且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爭取金融支持,使貸款難的問題得到了緩解,為脫貧致富提供了有效保障。五是堅持把基層人大代表建設作為“人大代表在行動”的戰略之策來抓。有的地方人大代表既是企業家,又是村民代表,既是致富帶頭人,又是村級兩委班子的負責人,他們思想解放,敢闖市場,勇于開拓,積累了一定的發展經驗和實力,他們致富不忘家鄉,帶著深厚感情,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在他們的帶領下,無論是群眾的思想觀念,還是發展思路,無論是產業結構調整,還是基礎設施建設,無論是社會事業發展,還是基層組織建設,都得到了全面推進,城鄉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一些地方在村級兩委班子配備中,注重發揮基層人大代表的作用,將一些思想政治素質好、能夠帶領群眾發展致富的人選配到班子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闖市場,興產業,強基礎,辦實事,找到了致富發展的新路子,產生了帶動和輻射效應。通過這一活動實踐,不僅為人大代表充分發揮作用、帶領和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舞臺,也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助推了扶貧攻堅行動。
啟示和思考三:人大代表在行動是代表閉會期間履職盡責更好發揮代表作用的平臺載體
人大代表閉會期間依法履職行權,這既是法律賦予代表的重要職責,也是代表充分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方式。從實踐看,這些年來我們各級人大代表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都能夠依照代表法等有關法律,以代表小組為基本形式積極開展活動,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代表在閉會期間開展活動還存在著“四不”問題:一是代表活動質量不高。活動流于形式,效果不好,有的代表小組工作無計劃。二是代表活動出勤率不高。一些黨政部門和企業界的人大代表,平時忙于各種公務和經濟活動,無暇參加代表小組活動。一些鄉鎮人大代表居住分散,受交通、通訊等條件制約,加之外出務工,也較少參加活動。三是代表活動制度不規范。有的代表小組制訂的代表活動、代表視察、代表聯系選民等相關制度,不符合上位法和有關規定,使代表小組活動既缺乏制度規范,又缺少可操作性。四是代表履職作用發揮不夠。有的代表履職意識不強,參加會議不發言,選區選民不聯系,群眾意見不反映,視察活動不參加,只當“掛名”代表,沒有發揮代表應有的作用,等等。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把“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作為代表在閉會期間履職盡責的一個有效平臺載體來抓,成立了工作機構,制訂了實施方案,出臺了指導意見,建立和完善了統籌協調、項目推動、信息溝通、督查通報等方面的有關制度,構建起了省、市、縣、鄉四級人大聯動的指導推進機制,并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多次深入基層進行專題調研和指導,有力地推動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各級黨委、政府對這項活動也十分重視,從組織領導、活動經費、工作條件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活動開展中,各級人大緊密結合實際,堅持分類指導,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崗位、不同身份、不同層級人大代表的特點和優勢,確定了不同的活動內容、方式和工作側重點,引導、鼓勵和支持各級人大代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所長,努力在活動實踐中辦實事、做好事,不斷豐富了活動內容,創新了活動載體。實踐證明,“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不僅為各級人大代表進一步加深對省情、市情、縣情和鄉情的認識,在會議期間更好地行權履職夯實了工作基礎,而且也為他們在閉會期間拓展活動內容和方式、更充分地發揮作用開辟了一條新路,搭建了一個有效的平臺和載體。
啟示和思考四:人大代表在行動是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途徑
人大代表與原選區選民或原選舉單位的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并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既是代表法賦予的一項重要義務,也是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的基本前提。人大代表具有來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點和優勢,與廣大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聯系,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拓寬聯系群眾渠道,了解和掌握群眾所需、所想、所盼、所愿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獨特優勢。我省現有各級人大代表83670名,占全省總人口0.3%。特別是縣鄉一級人大代表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分布在各行各業,代表著各層各界,他們長期生活工作在基層一線,廣接地氣,了解民情,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既為地方各級人大組織、也為各級黨委政府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開辟了有效途徑。在這一活動中,我們立足省情實際,著眼于扶貧開發,把行動方向定位在省委確定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上,把行動重點聚焦到了90個貧困村及40多萬特困戶,把行動參與對象覆蓋到全省8萬多各級人大代表。從實踐看,這樣做抓住了人大代表在行動的工作重點,起到了“一石多鳥”的綜合效果。在活動開展中,各級人大代表緊密結合各自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大力開展幫扶活動,有效地助推了扶貧發展。如,各級干部代表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既深入聯系村戶,宣傳惠農政策,走訪困難群眾,幫助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又千方百計積極爭取資金和項目,實實在在解難題、辦好事。企業家代表主動履行職責,真情回報社會,不僅慷慨解囊,出資捐物,建橋修路,而且著力提供就業崗位,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科技界、教育界、衛生界等方面的代表也都各顯神通,從不同層面、不同需要出發,為基層困難群眾提供了技術服務和幫扶支持。同時,全省各級人大代表不僅大力開展幫扶解困活動,而且及時掌握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據統計,自活動開展以來,代表反映群眾意見和要求達4萬多件,這些意見和要求都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分類處理。實踐啟示我們,地方人大要做好工作,必須把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自覺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大工作和各級人大代表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積極踐行群眾路線,切實在為民富民中轉變工作作風、在聯村聯戶中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堅持不懈地開展好人大代表在行動的活動。
啟示和思考五:人大代表在行動是各級人大和各級代表加強聯系的橋梁紐帶
根據憲法和法律有關精神,地方各級人大之間除了法律監督、業務指導、工作聯系外,在組織上沒有上下級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因而各級人大組織之間、各級人大代表之間往往缺乏緊密聯系。在這次“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中,我們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這一中心任務開展活動,不僅使人大工作更好地融入全省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也使全省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相互間加強了聯系,凝聚了力量,上下聯動,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堅持做到“四同”。一是思想同心。為切實開展好“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我們首先從思想動員抓起。活動一開始,我們就專門發出文件,并通過《甘肅日報》《人民之聲報》等新聞媒體向全省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發出號召倡議。對此,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認識明確,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很快在全省掀起了“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的熱潮。同時,我們還及時總結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并大力開展宣傳,從而使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逐步形成了上下一心、凝心聚力開展活動的生動局面。二是目標同向。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是省委立足甘肅實際,著眼于努力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所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在活動中我們牢牢把握目標方向,緊貼“雙聯”中心任務,堅持把“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作為全省人大系統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力來抓,既做到了思想同心,也做到了目標同向。三是工作同力。在“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中,我們注重把握著力重點,緊緊圍繞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等六項任務開展活動,充分調動各級人大代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著力在加快推進扶貧開發上做文章,在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上下工夫,在促進農民增收上見實效,取得了明顯成效。四是行動同步。“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開展以來,我們注重在組織上加強領導,在工作上統籌部署。各級人大都成立了協調領導小組,強化工作指導,多次召開專項會議,總結交流經驗,研究部署工作,推動活動有序有效開展。實踐證明,“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對于各級人大、各級代表加強聯系既是一個橋梁,也是一個紐帶。這項活動的開展不僅密切了各級人大和代表之間的聯系,而且也密切了人大與黨委政府之間的聯系,既形成了人大工作的整體合力,也提升了人大工作的整體水平。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將進一步探索實踐,努力使這項活動更富特色、更趨完善,逐步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長效機制,不斷在人大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方面取得新成果。
(作者系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