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兵
時下,中國正在掀起一場勢頭迅猛的反腐風暴,我想借此機會談點瑞典的反腐經(jīng)驗。
八年前,瑞典隆德大學提供一筆資金,邀我去訪學。這期間,我既不用講課,也不用做課題,只是被領著到處轉(zhuǎn)、到處看,感覺是在“混吃混喝”。臨別前,我頗內(nèi)疚地問東道主:“你們花這么多錢請我,卻不需要我做什么,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位教授告訴我:“我們想讓你了解瑞典的社會制度。”
只有1000萬人口、是個蕞爾小國的瑞典,何以有著如此強烈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據(jù)瑞典的一位檢察長介紹,她當檢察官32年,從未受理過一起官員腐敗案件。一位警察在講課時說,他從警20多年,只遇到過一個試圖向他行賄的人——那個東歐國家的旅行者因為違章駕駛被他攔住,駕駛員試圖給他500瑞典克朗擺平此事。這位警察說:“我一把將他揪進警車。他違章駕駛,依法不過是罰款,但他試圖賄賂警察,就會被判刑兩年!我根本不會考慮受賄,因為國家給我的工資足以讓我體面地生活?!?/p>
訪學期間,我旁聽過一起刑事案的審判。庭審結(jié)束后,我問一位陪審員:“你怎樣防止自己腐敗呢?”
他吃驚地反問:“我腐敗?這怎么可能?”
我說:“怎么不可能?”
他說:“怎么可能……”
幾個回合的反問后,他認真地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地說:“根本不可能——我上庭之前,不知道審誰;被告上庭之前,不知道誰審;庭審一結(jié)束,我們就形成了判決意見。他想行賄也沒機會了。”
瑞典官員不腐敗的社會背景是人民不貪財。
歸國之前,我到一家理發(fā)店理發(fā)。推門進去后,女理發(fā)師問:“您預約了嗎?”我郁悶地問:“理發(fā)還要預約?”她查了查小本子,說:“后天下午還有個名額,您那時再來吧?!崩戆l(fā)后我才知道,一次最簡單的理發(fā),收費竟然300多元。但縱使如此賺錢的買賣,人家到下午四點就收工,決不加班。
有一次,我和“文革”期間曾在中國工作很多年的隆德大學東方系主任閑聊。我說:“你們沃爾沃的老板應當很有錢???”
他說:“這家伙不道德。”
我吃驚地問:“為什么?”
他說:“他那么有錢,就是不道德。”
我這才明白,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的道德觀:太有錢就是不道德。我不知道他的道德觀是不是瑞典人普遍的道德觀,但瑞典人不愛財物愛自然,是普遍的社會感情。
大約一年前,我請瑞典大使館的一位外交官到中國政法大學講社會主義。一位叫馬延花的女工作人員和我聊天時說:“在瑞典開好車,像做賊似的,生怕被人看見。瑞典人換車,通常還是用以前的那個牌子和型號,這樣鄰居就往往看不出你換車了?!?/p>
瑞典“國民不愛財,官員不受賄”的民風能夠形成,在我看來應當有幾個主要原因。
其一,完備的社會福利和保險制度,使人民心中不慌、不怕。上學不要錢,養(yǎng)老不要錢,看病基本不要錢。人們不用為生老病死“備戰(zhàn)備荒”、拼死拼活。
其二,瑞典的稅賦達到40%多,重稅使國民失去了追逐財富的內(nèi)在動力。
其三,政務公開。瑞典的政務透明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官員財產(chǎn)公開更是理所當然,就連首相請客吃飯,菜單都需要在網(wǎng)上公開。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曾經(jīng)致電瑞典首相,指責反對加入歐元區(qū)的瑞典人。不料,此信被公開。希拉克非常生氣,再次致信瑞典首相,責問私信為何被公開?結(jié)果,此信又被公開。因為按照瑞典法律,這屬于政務公開的范疇。
其四,社會透明。不僅公務人員要公開財產(chǎn),企業(yè)高管也要公開財產(chǎn)。根據(jù)瑞典“不動產(chǎn)登記制度”,任何人在當?shù)刭I房子都必須刊登廣告,包括房屋所在地點、交易時間、買賣雙方的姓名、交易價格、房屋面積及修建情況等內(nèi)容。這樣的廣告沒有任何商業(yè)目的,只是以備有興趣了解購房者財產(chǎn)狀況的人查詢。
其五,民風樸素。瑞典民風不崇尚個人突出,崇尚自然樸素;企業(yè)不崇尚加班——一個經(jīng)常加班的人,會被視為別有用心。
在一個熱愛自然而不是熱愛財富的國家,官員腐敗干什么?反之,在那些金錢至上的國度,官員怎能不腐?。康踉幍氖牵@個不慌不忙、閑適自然的國家,竟然是國際競爭力最強的國家之一。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