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珠 王 格 彭保進 鄭圓成
(浙江師范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現行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4教材中,對“光的衍射”這一節的處理往往是基于單縫衍射、圓孔衍射和圓盤衍射3個實驗,以此說明光發生明顯衍射的條件和現象,不具新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所需儀器昂貴、操作過程復雜、現象不明顯等原因,很多教師在課堂中往往不進行實驗演示,而是通過課件里的圖片進行說明、講解過程.另一方面,所列舉的衍射現象無非就是單縫衍射、泊松亮斑等,不具新意.
基于以上現象,本實驗利用光的衍射的原理及特點,設計出一種具體操作簡單方便、效果明顯、成本較低的教學演示儀用于課堂教學.與此同時,加深學生對光的衍射的理解,豐富課堂內容,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氣.
本實驗采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任何時刻波面上的每一點都可以作為次波的波源,各自發出球面次波;在以后的任何時刻,所有這些次波波面的包絡面形成整個波在該時刻的新波面,在障礙物外的光場中任一點的光振動為

其中C為比例系數,K(θ)為傾斜因子.
傳統衍射實驗一般都是讓激光器射出激光,照在表面被挖出形狀的擋板上,最后在接受屏上觀察現象.而本實驗用520~570nm激光筆代替傳統實驗的激光器,用針頭擠出的污水滴代替擋板,用墻代替接受屏.打開激光器后,激光將繞開污水滴發生菲涅耳衍射.由此,在接受屏(或墻)上就會出現明顯的衍射圖樣,甚至能看到微生物.

圖1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滑軌;(2)遠紅外石英管固定卡子;(3)激光指示器;(4)滑塊;(5)懸掛架;(6)針筒;(7)接收屛或墻.
將裝置按圖1所示固定,放置在光線較暗的教室里.用針筒吸入所需觀察的污水并放置于懸掛架上,輕推針筒推桿,使針筒頭部懸掛一滴體積最大的污水滴.調節針筒高度,使水滴和激光筆光路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打開激光筆,通過滑動裝置1(滑軌)調節裝置離光屏(或墻)的距離,直至成像效果最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