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具德 徐虎勤
(江蘇省新沂市第一中學,江蘇 新沂 221400)
對于衛星(本文指的均是圓軌道衛星)其發射速度越大,穩定時其軌道離地面就越高,軌道半徑就越大,根據

即線速度就越小.但為什么發射速度越大,軌道越高,線速度越小?這可從兩個方面分析.
(1)利用引力勢能公式.
設地球質量為M,半徑為R,衛星質量為m,距地面高度為h,G為引力常量.取距地球球心無窮遠處引力勢能為0,則衛星在軌道上的勢能為

不計空氣阻力,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衛星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有

由(1)、(2)式可得

由(3)、(4)式可見,衛星發射速度越大,軌道越高,線速度越小.
由此也可看出發射高軌道衛星比發射低軌道衛星更為困難,從能量的角度來講:一方面考慮空氣阻力時,高度越大,火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越多;另一方面高度越大,火箭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也越多.
上述方法盡管嚴密,但是由于中學階段并未學習引力勢能公式,所以筆者再嘗試運用離心現象理論進行分析.
(2)利用離心現象理論.
假設衛星貼著地面上的A點沿切線被發射出去(如圖1),發射速度為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則萬有引力剛好提供衛星所需向心力,即


圖1
此時衛星正好做勻速圓周運動,且v發=v線=v1.
如果衛星以較大的發射速度v2(比如v2=9km/s)發射,由于地球對衛星提供的引力小于衛星所需的向心力,即它將做離心運動,繞地球運行的軌跡就不是圓,而是橢圓.要想使它的軌跡是圓,怎么辦?

顯然不能任其自由飛行,而應在衛星飛行到距地面某一適當高度位置(設為B點,高度為hB)改變飛行方向.因為衛星在初始離心飛行階段有

隨著衛星飛離地面越遠越高(h增大),其速度v2′逐漸減小,此時地球提供的引力和衛星所需的向心力雖然都在減小,但是衛星所需的向心力減小更快.根據


這時,改變衛星飛行方向如圖2,其飛行的軌跡就是圓了.

圖2

圖3
如果衛星的發射速度更大為v3(如v3=10km/s),它飛行到剛才B位置所在的高度(設速度為v3′)改變飛行方向就不行了.因為v3>v2,所以v3′>v2′.衛星仍離心.

仿上,衛星應在離比B更高的某一恰當位置(設為C)改變飛行方向才能使其軌跡變為圓,如圖3所示,其線速度更小.綜上,衛星發射速度越大,軌道越高,線速度越小.
以上只是為了分析問題方便而給出的衛星發射簡化模型.事實上衛星的發射并不像炮彈發射那樣一蹴而就,其發射速度是逐漸增大的,其飛行軌跡由橢圓變為圓也是極為復雜地加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