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明
摘 要:正如魏書生所說的“管理是集體的骨架”,班級作為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作為一個小的集體,它的管理工作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只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能有頭有緒,集體才能是一架井然有序運行的健康機器。而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引導者和掌舵者,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潛移默化又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引入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而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離不開管理者合理有效的組織。在筆者擔任初中班主任的三個年頭里,深感當班主任難,當初中生的班主任更難。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既不會像小學生那般乖巧、聽話,對于老師的話言聽計從,也不會像高中生那樣懂事、自律,為了自己的大學夢而努力奮斗;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青年的初期,教師、家長在他們心目中的權威性降低,依賴性逐漸減弱,他們渴望獨立,并不顧一切地嘗試獨立,同時又固執、偏激、叛逆,不易控制。初中生的特殊性也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那么,初中班主任應如何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呢?一、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在接班的起初,班主任有必要也必須要對班上的每一位學生有一把衡量學生學習情況、身心特點以及發展前景的標尺。因為大多數學生面對陌生的老師,都會顯露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這時,班主任只要留心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性格特征、學習基礎、興趣愛好等,并充分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對其進行特定的輔導延伸。在自己的心中留下每一位學生的最正確的“刻度”。之后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因材施教”,對不同“刻度”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輔導、教學和管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平衡發展,真正做到“不埋沒每一個人才,不放棄每一位學生”。此外,學生“刻度”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時變更的。二、制定規范,嚴格管理班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為班上的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并通過對班級學習常規的管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班級的規章制度、學生的行為規范、獎罰制度等,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班級管理制度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賞罰得當、嚴明,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從而向優秀的學生學習,摒棄不良習慣,促使班級集體進步。我始終相信馬卡連柯說的:“嚴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逼浯危龊冒嗉壍臏贤üぷ?。班主任要善于傾聽,聽各科老師對于學生的評價,聽學生對于每一位老師的意見。要求各科課代表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做好“通訊員”的工作,幫助任課老師制定合適的班級教學計劃。必要時,班主任也應出面進行良性的溝通,確保老師愉快授課,學生輕松學習。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老師相比于其他任課老師,需要更全面、更完善,更具備楷模的魅力,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全面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質。首先,“學高為師”。除了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之外,教師還應不斷學習,扎實自己的教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尤其是心理知識和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應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善于分析學生,掌握學生的整體情況,并能夠及時處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次,“身正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初中生好奇心強,他們對于新奇的事物特別關注,班主任的言行舉止都在他們的關注范圍之內,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要嚴格地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就要先做到,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為人師表。參考文獻:馬肅霜.走活初中班級管理六步棋[J].教學與管理,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