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學生的不良行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我從事班主任工作10多年,又在政教處負責學生管理多年,在教育不良行為學生的問題上我有以下幾點體會和大家一起探討。一、用健康平和的心態去工作曾經聽某些老師有這樣的苦惱——“對學生的愛學生感受不到”“不領情”,我認為這種現象說明你的心態和愛的方式存在問題,做班主任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態,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做班主任工作你可能會付出很多。例如:時間、感情、金錢,但有時你卻得不到什么回報,甚至還會遭到學生的不解,這個時候一定要以一個平和健康的心態去對待工作,切記我們付出了不一定能得到回報,即使是這樣,我們還要繼續不求回報地付出,用一顆寬容的、無私的心去愛他們,這樣你才有可能和學生達到真正的零距離。二、以寬容換取理解同一個班級,學生的素質水平不同,甚至差異很大,“不良行為學生”是最讓老師頭疼的,擔任班主任期間,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將自己寬容的愛心傾注給這些學生。特別是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只要他們有了進步,哪怕是一點點也要加以肯定,及時提出表揚,對他們存在的問題要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并誠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但是,怎樣讓這些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呢?往往每一次接觸都會使你和學生更加親近,一次真誠的表揚,都會給他們一份自尊和自信。對一些“過分活躍”的學生來說,我們更應該付出比其他學生更多的寬容和關愛,讓他們時刻感覺到自己是班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班級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他們。在班級活動中,我會留給他們一展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對父母離異的學生,經常與他們交談,揭開他們心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給孩子的心理障礙盡量化解。對屢教不改的學生,我則寓愛于嚴,嚴中有愛。三、以耐心換取進步不良行為學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所以做這些學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簡單地認為通過一次談心他們就能徹底變好。遇到這些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要及時發現、及時抓住、及時引導,做到防微杜漸。當然,我們不僅要有耐心,而且要用心。我們班有幾位學生,在中學時就比較“出名”,家長對此也很頭疼,但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主動面對,不能放棄,更不能急于求成,那樣只會產生負面效果。應該允許學生有一個適應過程,這樣才能慢慢地趨于穩定,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耐心、細致地做工作,從而期待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四、正確處理嚴與愛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等。這是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然而,愛學生不僅僅是無微不至的呵護,更不是隨心所欲的嬌慣、是非不分的放縱,而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古人云:“教不嚴,師之過?!眹栏褚髮W生是愛的特殊表現,是教師責任感的體現,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在教育過程中,不能過分溺愛優生,對優生的過錯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而對范點小錯的“不良行為學生”則嚴而又嚴。這樣就會使優生弱化自控能力,品德滑坡,而不良行為學生則因為老師處理問題的不公平而產生反感、對抗情緒,從而對學習及各種活動失去信心。所以,我們要牢記“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對學生嚴愛相加。轉化不良行為學生,不是靠一劑靈丹妙藥就能解決的,既要針對不同情況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又要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在感情溝通的基礎上,把握好尺度與分寸。對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學校、家長和老師都不要急于求成,教育往往是需要時間的,同時也是有反復的,這要求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更需要無私地奉獻一顆真誠的、博大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