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豪
摘 要:數學課程的課堂練習向來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當堂內容并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通過對數學課堂練習的探討,旨在找到課堂練習的精髓,進一步促進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接收效果。
關鍵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思維訓練
課堂練習是對教學本身內容的補充和完善。合理、科學的課堂練習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加強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接收,同時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通過有效的課堂練習,教師能夠在教學中找到合理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新課標對數學教育方面做出了具體的要求,數學教育應當面向全體的學生,并且爭取人人學到的都是有價值的數學,獲得必須的數學等。這些要求和理念都進一步對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練習對當下新課標要求下的數學教學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和輔助作用,通過探究數學課堂練習的精髓,能夠進一步幫助教學者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
一、傳統教學中的問題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數學教學主要停留在對當堂知識的灌輸和大量的課后作業上,而對于課堂中所需要的、所涉及的及時的練習并沒有深入的涉獵。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掌握程度難以進行很好的判別,對學生成績進行的追蹤也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傳統教學中的問題越來越成為阻礙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
1.教學方式陳舊呆板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數學科目的教學主要集中在對課本知識的照本宣科上,對課堂練習的涉及程度較淺,甚而有些教師并不能按時進行課堂練習,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課堂知識的灌輸中,對學生的實際題目練習主要通過課后作業的形式來實現。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在課后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很好地溫習課堂內容,導致學生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課后作業并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同時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主要以傳統的照本宣科方式來進行,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反而造成了怠惰的情緒和排斥的學習心理。
2.教學內容缺乏新意
很多教學者都將教學內容理解為書本內容,這十分容易形成教學內容上缺乏新意、一潭死水的局面,也使學生產生了倦怠的心理,從而使學生獲得了枯燥乏味的課堂體驗。大部分教學者都按照既定的教學內容和章節規劃進行按部就班的講解,很少能夠突出課程內容的創新和關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對這樣的教學方式感到厭煩。
二、探討新突進,挖掘數學課堂練習精髓
1.注重新意的挖掘
注重課堂練習訓練,能夠最為及時有效地促進學生對當堂內容的理解和吸收。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應當注重的是新意的挖掘。課堂練習不應當一味地進行刻板的訓練,而應該通過提供新鮮的事物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注重題型的創新安排。在傳統的數學教材的設計中對每一個單元教學內容都安排了一定的題型教學,這些題型往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練習的具體形式是刻板單調的,學生對這樣的單元教學內容練習產生了倦怠的排斥心理。由此在課堂練習中應當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使學生在數學課堂練習中做到主動思考和主動參與,并在這個過程中感到樂趣。如并不是所有的數學問題都是刻板地進行思考和答題的,有一些數學問題是能夠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討論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思考、有辯論、有競爭。如在小學數學的四則運算教學中,不少一線的教師只注重對傳統的四則運算規律的教授及對固定的四則運算口訣及算法的安排識記,對理解的過程則相對疏忽。對這類問題,學生往往會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小學生,由于其還未成熟的思維體系,常常不能夠有效理解諸如乘法、除法等抽象的概念,倘若只死記硬背乘法口訣表,那么對諸如為何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的過程和道理就不甚明了。對這些疑問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現場試驗、學生分小組模擬等多種手法和富有新意的方式,促進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自己來探討出問題的答案并獲得一定的樂趣。
2.題材及思維的練習訓練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課堂練習的設計往往針對的是單一的答案的求證過程,尤其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素材的材料題,學生只能做到從材料中循序漸進地涉獵到有效的信息,對材料依托性過大,而不能發散自己的思維,通過靈性的思維來獲得更多的解題可能性。面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更好地設計材料及情境,調動學生思考的熱情,達到發散思維和探尋更多可能性的訓練效果。如在靈活性和發散性的訓練上,在進行幾何認識和幾何形體變換重組的問題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際的走動訓練,可以使學生作為“幾何代表”進行適當的走動和自我拼接,達到對問題理解的良好效果。在這樣的課堂練習訓練中學生對具體問題,如幾何變化的過程和方式,就有了親力親為的感受和具象的理解,從而在后半節課回歸問題本身進行解答時迅速調動之前積累的優秀的空間感和重組能力進行聯想解答,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在當下新課標的大背景下對數學教學的課堂練習更應當探尋到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和思維樂趣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明確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桎梏和問題現狀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探尋到在新的模式下、在新的途徑中對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教學與輔導。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夠從情感上、方法上雙向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練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麻劍生.淺談數學課堂練習[J].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2001(6).
[2]陳海琴.問題情境導入模式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2(2).
(作者單位 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通州鎮中心小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