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水泉

感冒有多種類型
傷風、感冒,是老百姓對所有感冒的通常稱謂(俗稱)。醫學上將感冒分為多個類型,如:普通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等,包括甲型流感(如甲型H1N1流感、H729N流感)、乙型流感和丙型流感。
一般來說,普通感冒傳染性不大,病情相對輕,但也可以引起各種后遺癥:而各種流感容易流行傳播,病情重,并發癥多,有時還會危及生命。
警惕感冒并發癥
雖然感冒類型很多,但是它們所能引起的并發癥大多有類似之處。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些常見并發癥。
典型并發癥病例一:繼發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圓圓感冒3天后,發熱不退、黃(膿)鼻涕增多、咳嗽加重,還有黃色(膿)痰。
提示跡象:已經出現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處理方法: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由于由病毒引起,在無合并細菌感染情況下不宜使用抗生素。
典型并發癥病例二:繼發性細菌性肺炎
東東病后4天時,病情加重,熱度增高,甚至冷得發抖(寒戰),全身中毒癥狀加重,如咳嗽增劇、痰呈黏液膿性、胸痛,體檢時可見呼吸困難、發紺(身上皮膚、黏膜呈青紫色)、肺部有廣泛濕羅音,血液檢查呈白細胞總數與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
提示跡象:并發繼發性細菌性肺炎。
處理方法:應立即送大醫院治療,及時采用適當抗生素等藥物治療,效果較好。需特別指出的是,如果是流感病毒肺炎合并繼發細菌性肺炎,病情更重,預后更差。
典型并發癥病例三:病毒性心肌炎
恬恬感冒3周后,出現不能用一般原因解釋的重度乏力、胸悶、頭暈。醫生聽診發現心尖第一心音明顯減弱、有舒張期奔馬律、心包摩擦音、心臟擴大,出現心力衰竭癥狀等。心電圖檢查有異常發現,血化驗有心肌損害情況。
提示跡象:并發病毒性心肌炎。
處理方法:立即送醫療條件好的大醫院住院治療。積極配合醫生采取臥床休息、抗病毒、抗氧化自由基、調整機體免疫力、改善心肌有氧代謝等綜合治療,預防各種嚴重的心律失常,減少猝死和預防演變為繼發性擴張型心肌病。
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城鄉居民對感冒十分重視,原因就是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出現。一般在感冒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都采取住院治療。
典型并發癥病例四:急性喉炎
琳琳感冒后,先感覺喉嚨發癢有異物感,后出現聲音嘶啞,說不出話,繼而喉痛,喉分泌物增多,全身還有怕冷、發熱、疲倦、食欲減退等情況。醫生檢查喉部充血、紅腫等。
提示跡象:并發急性喉炎。
處理方法:應立即去大醫院進行治療。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其主要措施有:及早使用足量廣譜抗生素,充血腫脹顯著者加用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不要說話,讓聲帶充分休息;若仍無法減輕癥狀,或出現喉阻塞跡象,如病人極度煩躁不安、出汗、口唇發紺時,應接受氣管切開術或氣管插管。
典型并發癥病例五:急性鼻咽炎
楊揚感冒后,老是有鼻塞、流涕、頭痛及鼻咽部灼熱感、異物感。醫生檢查時發現鼻咽部黏膜急性充血水腫,并有多量黏液膿性分泌物附著,頸上部淋巴結腫大和壓痛。
提示跡象:出現了急性鼻咽炎并發癥。
處理方法:讓孩子臥床休息,多吃些新鮮果汁及溫熱飲料:病情嚴重者可上醫院靜脈滴注廣譜抗生素加適量激素:鼻塞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1%麻黃堿加抗生素滴鼻收斂鼻黏膜;對相應癥狀進行退熱和鎮靜處理;急性期過后可將鼻腔及鼻咽部分泌物抽吸干凈:若經常性出現咽扁桃體炎、膿腫、潰爛者,必要時可切除咽扁桃體。
典型并發癥病例六:分泌性中耳炎
東東感冒后聽力逐漸減退,并有耳痛、耳內悶脹感。醫生檢查發現有傳音性耳聾、高頻聽力損失(鼓室積液時)和假性感覺神經性耳聾(鼓室內有稠厚液體時)。
提示跡象:出現分泌性中耳炎并發癥。
處理方法: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暢,在醫生指導下可用1%的麻黃堿滴鼻,嚴重時可進行手術治療。
典型并發癥病例七:結膜炎
濤濤感冒后,眼結膜充血水腫、有出血點,并伴有水樣或黏性分泌物,同時伴有流淚、異物感,視力也受到影響,同側耳前淋巴結腫大,有壓痛。
提示跡象:出現急性結膜炎并發癥。
處理方法:在醫生指導下,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洗眼,清除分泌物,再滴入抗生素眼藥水。患眼不宜包扎。患病后,注意用眼衛生,如不用手揉眼、不與他人共用毛巾,不去游泳場所等,以防污染其他健康者。
各種流感會有更多更嚴重的并發癥,尤其是新出現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情重,容易并發嚴重肺炎、肺纖維化、呼吸衰竭等,不及時救治會危及生命,要高度警惕,出現可疑癥狀的,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我們認為,流感預防措施越簡單、越實用越有效。主要措施有以下十個部分:
1 每年在流感流行前,及時給孩子注射流感疫苗;
2 充足睡眠、勤于鍛煉、減少壓力、足夠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
3 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4 不接觸禽類(包括雞、鴨、鵝等家禽和各種鳥類)。萬一接觸了,要及時洗凈雙手,從正規渠道購買的雞、鴨等家禽肉煮熟煮透后再吃:
5 勤洗手(使用肥皂液、流水沖洗),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盡量避免臟手和不潔毛巾、紙巾等接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以免病毒通過這些途徑傳播,不隨地吐痰;
6 在家或學校,勤通風,呼吸新鮮空氣;可用酒精消毒日常用品,但不必過分給室內消毒,保持清潔即可:
7 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空氣質量差的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8 如果生病,請留在家中,并減少與其他人接觸,避免感染他人。外出時或去醫院看病應戴口罩;
9 飲食清淡,多吃燉煮,少吃燒烤類食品,堅決把好防控“上火”關,內熱不來,抵抗力自然提高了;
10 反對增減衣服,一般來說,外界氣溫下降10攝氏度,鼻黏膜抵御病毒的能力就明顯下降。
編輯/朱建平endprint